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78

78.惩罚和教导灵不

78.惩罚和教导灵不会靠近那些如在木星向其他人所行的那样自称圣徒和中保主的人(参看70节),因为他们不肯受教,也无法靠管教得以纠正。他们无可救药,因为他们受自我之爱驱使。灵人说,他们凭这些人的寒冷来识别他们,并且一感觉到冷,就离开他们。

属天的奥秘 #9093

9093.“平分它的

9093.“平分它的价银”表其真理将被驱散。这从“分”和“银”的含义清楚可知:“分”是指逐出并驱散(参看6360, 6361节);“银”是指真理(1551, 2048, 5658, 6112, 6914, 6917, 7999节)。“分”表示驱散的原因是,那些联系在一起的事物若被分开了,也会被分散;如一个人若分裂自己的心智,也会毁了它。因为人的心智是联系在一起的两个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被称为理解力,一部分被称为意愿。人若将这两部分分开了,就把属于每个部分的事物都分散了;因为这一部分必须从那一部分获得自己的生命,因此当这一部分灭亡时,那一部分也就灭亡了。当有人将真理与良善,或也可说,将信与仁分开时,情况也一样。凡如此行的人就毁灭了这二者。简言之,本应成为一个整体的一切事物若被分开,就会灭亡。
主在路加福音中的话就表示这种分开:
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路加福音16:13)
也就是说,既通过信主而事奉主,同时又通过爱世界而事奉世界,因而既承认真理,同时又行恶,这是不可能的。凡如此行的人都有一个分裂的心智,它由此而被毁。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分”表示驱散;这同样从马太福音明显看出来:
在料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把他分割了,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分。(马太福音24:50, 51)
此处“分割”表示从良善与真理中分离并移除(4424节),从而驱散它们。
摩西五经:
他们的怒气暴烈可咒;他们的烈怒坚硬可诅;我要把他们分散在雅各中,使他们散居在以色列。(创世记49:7)
这些话出现在以色列关于西缅和利未的预言中。“西缅”和“利未”在此代表那些沉浸于与仁分离之信的人(6352节);“雅各”和“以色列”代表外在教会和内在教会,以及外在人和内在人(4286, 4598, 5973, 6360, 6361节)。“使他们分散在雅各中”表示将他们从外在教会中逐出,“散居在以色列”表示从内在教会中逐出,因而表示驱散与他们同在的教会的良善和真理。
“分”就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也可从巴比伦王伯沙撒和他的大臣、皇后、妃嫔用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饮酒时,写在墙上的字(但以理书 5:2-4, 25-28)明显看出来。所写的是:“数算,数算,称一称,分开”,“分开”在此表示与王国分离。这段经文表明那时,一切事物如何具有代表性。它们描述了对良善和真理的亵渎,这亵渎由“巴比伦”来表示。“巴比伦”表示亵渎(参看1182, 1283, 1295, 1304-1308, 1321, 1322, 1326节);“金银器皿”表示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1551, 1552, 5658, 6914, 6917节)。用这些器皿饮酒,同时却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表示亵渎(如但以理书5:4所说的),它们表示一系列邪恶和虚假(4402e, 4544, 7873, 8941节)。这些器皿所来自的“耶路撒冷殿”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在代表意义上表示祂的国度和教会(3720节)。被分裂的伯沙撒的王国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驱散,他本人“当夜被杀”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生命的剥夺,也就是诅咒。因为“分裂”表示驱散;“王”表示良善之真理(1672,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王国”所表相同(1672, 2547, 4691节);“被杀”表示剥夺真理和良善的生命(3607, 6767, 8902节);他被杀的“当夜”表示邪恶和虚假的一种状态(2353, 7776, 7851, 7870, 7947节)。由此明显可知那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代表性。
我们在以下经文中读到:
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诗篇22:18)
马太福音:
他们拈阄分祂的衣服;好应验先知所说的话。(马太福音27:35)
以及约翰福音:
兵丁拿祂的衣服分为四份;又拿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从上头整片织成的。所以,他们就说,我们不要分开它,只要拈阄,看是谁的;好使圣经应验。(约翰福音19:23,24)
人若读了这些话,对圣言的内义一无所知,不会意识到这些话里面藏有什么奥秘;而事实上,每一个细节都含有一个神性奥秘。这奥秘就是:神性真理已经被犹太人驱散了。因为主就是神性真理,这就是为何祂被称为“圣言”(约翰福音1:1等)。“圣言”就是神性真理;祂的衣服代表外在形式的真理;祂的里衣代表内在形式的真理;分衣服代表犹太人对信之真理的驱散。“衣服”表示外在形式的真理(参看2576, 5248, 5954, 6918节);“里衣”(tunic)表内在形式的真理(4677节)。外在形式的真理就是诸如存在于圣言字义中的那类真理;而内在形式的真理则是诸如存在于圣言灵义中的那类真理。“把衣服分成四份”表示完全驱散,撒迦利亚书(14:4)和其它经文中的分裂也一样。殿中的幔子裂为两半(如马太福音27:51; 马可福音15:38所说的)具有同样的含义。那时,磐石崩裂(马太福音27:51)也代表对信的一切事物的驱散;因为“磐石”表示在信方面的主,因而表示从主所领受的信(8581节)。

属天的奥秘 #6393

6393.“便屈肩背

6393.“便屈肩背重”表然而,他却竭尽全力。这从“肩”和“背重”的含义清楚可知:“肩”是指全部能力,或一切努力(参看1085, 4931-4937节);“背重”是指为赚取功德而作工。因此,“屈肩背重”表示为了赚取功德而竭尽全力作工。这一切之所以被描述为“背重”,是因为他们行善不是出于对良善的情感,因而不是出于自由,而是出于自私的情感,也就是奴役(6390节)。
  至于那些因他们所完成的工作而想要回报的人,要知道,他们从不满足,如果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大的回报,就会愤愤不平;他们若看见别人比自己更蒙福,就会伤心、报怨。他们认为真正的赐福并不在于内在之物,而在于外在之物;也就是说,在于显赫,拥有统治权,被天使服侍,因而在于比天使优越,因此是天堂里的首领和大人物。而事实上,天堂的赐福并不在于想要拥有统治权,被别人服侍,而在于想去服侍别人,成为最小的;正如主所教导的: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要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要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不是要受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马可福音10:35-45)
  主在路加福音中教导,天堂属于那些不以回报为目的而行善的人: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回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1-14)
  “到义人复活的时候所得着的报答”就是从行善不思回报而来的内在幸福,当人们履行有用的服务,或发挥功用时,就会从主获得这种幸福。那些不思回报,只喜欢服务的人越喜欢行善,他们所履行的服务或所发挥的功用就越珍贵。事实上,他们比其他人更伟大、更有权柄。
  那些为了回报而行善的人也说,他们因从圣言知道他们要在天堂成为最小的;但那时他们想的是,通过如此说他们可以成为大的,所以他们还是有同样的目的。但那些行善不思回报的人是真的不想显赫、优越,只想着服务。
  可参看关于通过行为或工作赚取功德,以及在来世那些寻求功德之人性质的阐述和说明:他们看上去就像在劈柴、割草(1110, 1111, 4943节);这些人如何被代表(1774, 2027节);那些为了自我和世界而行善的人在来世不会因这善而得到任何回报(1835节);那些将功德置于行为或工作的人照字面朝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圣言,并嘲笑它的内在内容(1774, 1877节);真正的仁爱完全没有功德的追求(2371, 2373, 2380, 3816节);那些将信与仁分离的人认为他们所行的是配得功德的(2373e节);那些进入天堂的人抛弃了自己的东西和自己的任何功德(4007e节);大多数人以为当他们开始改造时,他们所行的良善源于他们自己,他们因这良善而配得功德;但随着他们重生,他们会抛弃这种信念(417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