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604.“我要将你所摔碎那先前的版上面的话写在这版上”表属于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的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也存在于这些外在事物中。这从“版”和“耶和华写在这版上的话”清楚可知:“版”是指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外在事物(参看10603节);“耶和华写在这版上的话”是指内层的神性事物,因而是构成内在意义的事物(参看10453, 10461节),这些事物被称为属天和属灵事物,因为它们出现在天上的天使面前,就在那里的光中。那里的属天事物就是爱的事物,属灵事物是源于爱的信的事物。由此明显可知,“我要将你所摔碎那先前的版上面的话写在这版上”表示属于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的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也存在于这些外在事物中。至于此处是何情形,可参看前面的说明。
由于如今世人完全不知道圣言包含一个内义,事实上甚至不知道圣言的内义是什么,所以必须在此以它作简要的说明。和世人的思维观念不同,天使的思维观念不是属世的,而是属灵的。不过,任何人都很难理解他们的属灵观念是何性质,除非他在一个更内在的层面上思考并反思自己思维的最初开始。它们没有所说的话语,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得知,它们具有这样的性质:一个人能在瞬间明白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话语所能表达的更多的东西。像这样的观念属于他的灵。但一个人所能理解并进入话语的观念是属世的,被学者称为物质的;而前者,也就是存在于一个更内在层面上的观念,被称为属灵的,被学者称为非物质的。人死后变成一个灵人时,就会进入这些观念,并通过这些观念与其他灵人交谈。这两种观念,即属灵观念和属世观念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此人说话时,属灵观念就会通过这种对应关系转化为属世观念。这个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没有停下来进行反思,并且除了那些在一个更内在的层面上进行思考的,也就是在从身体抽离出来的灵里思考的人外,没有人能反思这一点。感官人,也就是心智没有上升超越感官层的人,根本做不到。
由于属灵思维和属世思维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并且天使的思维是属灵的,所以天使在一个属灵层面上感知世人在一个属世层面上所感知到的东西;而且他们在一瞬间就能做到这一点,根本没有想到有什么不同。当一个人在阅读圣言,或出于圣言进行思考时,这种情况尤其会发生;因为圣言是以这种方式被写出来的:一种对应关系存在于每一个部分中,如当一个人读到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这些话时: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24:29, 30)
天使对这些话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的。他们将要变黑的“日头”理解为对主的爱,而不是太阳;将“月亮”理解为对主的信,而不是月亮;将“众星”理解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而不是星星;将“人子”理解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将“地上的众支派”理解为教会的一切真理;将“天上的云”理解为字义上的圣言;将“能力和荣耀”理解为内义上的圣言。当一个人读到这些话时,天使通过对应关系立刻获得对它们的这种理解。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人想的是太阳、月亮、星星、天上的云,以及其它一切事物。原因在于,天使的观念是属灵的,而属灵的观念具有这种特征:自然界的事物会转化为在天堂之光中所看到的真实事物,也就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
当一个人在阅读圣言时,天使以这种方式感知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天使与人同在,就住在他的情感中;而人就其灵而言,与灵人生活在一起,就其属灵的更内在的思维而言,与天堂的天使生活在一起。此人的思维能力也由此而来。提及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圣言的内义是什么,或何为被称为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层事物。
6193.由于灵人以这种方式占有形成一个人的思维和意愿的一切,天使则占有还要更内层的事物,以便此人与他们有最紧密的结合,所以这个人无法回避这样的觉知和感受:那在思考和意愿的,正是他自己。因为在来世,一切交流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在一个容纳相似灵人的社群,每个灵人都以为别人的东西是他自己的。因此,当善人进入天上的社群时,他们立刻进入该社群的一切聪明和智慧,并且进入得如此充分,以致他们只知道这些事物就存在于他们自己里面。一个人,以及与他同在的一个灵人也是如此。从来自地狱的灵人那里所流入的东西是邪恶与虚假,而从来自天堂的天使那里所流入的东西则是良善与真理。于是,通过这两种彼此对立的流注,人被保持在中间,从而处于自由。
由于从天使所流入的东西,都是经由人的更内层部分流入的,所以它们不像从恶灵所流入的东西那样容易被外在感觉辨识。此外,天使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从来不愿听见说,良善与真理是从他们自己那里流入的,只愿听见说,它们来自主。若有别的任何想法,他们就会愤慨,因为他们有一种非常清晰的觉知,即:这是事实。他们最喜欢的,莫过于他们的意愿和思维并非始于他们自己,而是始于主。另一方面,恶灵若被告知,他们的思维和意愿并非始于他们自己,就会恼怒,因为这种观念违背他们的爱之快乐。当被告知,生命并不在他们里面,而是流入他们时,他们更加愤怒。当这一点通过活生生的经历被展示给这些灵人,并且这种展示多次发生时,他们的确坦承这是事实,因为他们说不出违反经历的话来;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否认了这一点,而且不愿再通过经历来证明。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