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025.“说,你给我们带来的那希伯来仆人到我这里来”表那仆人或卑贱之物。这从前面的阐述(参看5013节)清楚可知。此处“那仆人或卑贱之物”表示在此由“约瑟”所代表的属灵的真理与良善;这真理与良善被非属灵的属世人视为一个仆人或某种卑贱之物。例如,属灵的真理与良善渴望人不要以显赫的职位或胜过别人的任何优越感为快乐,而是以为他的国家、社区(无论集体还是个体)所提供的服务为快乐,因而以重要职位所发挥的功用为快乐。纯属世人完全不知道这种快乐是什么,并否认它的存在。它虽然也能虚伪地说同样的话,然而却使得从为自我而存在的重要职位那里所获得的快乐成为主人,使得从为社区(无论集体还是个体)而存在的重要职位那里所获得的快乐成为仆人。因为他在他所行的一切事上都首先关注自己,在他自己之后才关注社区,并且仅在它们利益他的情况下才去利益它们。
再举一例。若有人说,功用和目的决定了某个事物是属灵的还是非属灵的,并且当功用和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教会和神的国度时,是属灵的;但当为自己及其家人、朋友的功用和目的胜过前一种功用和目的时,就不是属灵的;属世人口头上的确承认这一点,但心里却不承认。他由于通过其理解力所接受的教导而口头上承认,却由于被恶欲所毁灭的理解力而从心里否认。他出于这后者使得为自我的功用和目的成为主人,使得为公共利益、教会和神国度的功用和目的成为仆人。事实上,他从心里会说,人如何能由此而有什么不同?
简言之,凡属世人视为与自己分离之物,他都视之为一文不值,并弃之;凡他视为与自己结合之物,他都视之为宝贵,并且是可接受的。属世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要关注自己与处于良善的每个人(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结合,与陷入邪恶的每个人(无论认识与不认识)分离才是属灵的思维方式。因为当人的思维方式是这样时,他便与天堂里的人结合,与地狱里的人隔绝。但由于属世人因不接受任何属灵的流注而由此感受不到任何快乐,所以他视这种思维方式为某种令人完全讨厌和卑贱之物,因而与他所体验到快乐相比,简直一文不值;而他所体验到的快乐是通过身体感官和爱自己爱世界的恶欲流入的。这种快乐是死的,因为它来自地狱;而由属灵的流注所带来的快乐是活的,因为它经由天堂来自主。
10160.当被问及在他们的星球上,他们是否生活在族长或国王的统治之下时,他们回答说,他们不知道这种统治是什么,而是自我支配,分成宗族、家族和家庭。当被进一步问及他们这样是否安全时,他们说,他们很安全,因为家族之间从来不互相嫉妒,根本不想从对方那里夺走什么。他们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恼火,好像这些问题指控他们存有敌意,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对付强盗。他们说,除了衣食,因而知足、平安地居住,只受自己支配外,人还需要什么呢?
他们从来自我们地球的上古之人那里发觉,这些人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是如此生活的,那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出于爱自己向他人发号施令,什么叫出于爱世界累积超出生活所需的财富。他们还发觉,那时这些人既享有内在的平安,同时也享有外在的平安,天堂由此而与人类同住。所以这些时代被古代作家称为黄金时代,并以这些话来描述:人们出于写在他们心上的律法而行公义和公平。
在圣言中,“无门无闩,安然独居”(以西结书38:11)就描述了这些时代的生活状态。事实上,他们住在帐棚里,所以作为这个时代的纪念,帐棚被搭建起来当作神的殿,后来又设立住棚节或帐棚节,他们在这个节日要尽情欢乐。由于过这种生活的人没有为了自己而实施统治,为了世界而赚得世界的疯狂之爱,所以天堂降临在他们中间,许多人看见人形的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