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0.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说到来自木星的天使的性质。前面(73节)提到的那些造访其星球的居民、坐在他们头上的人并非其内在天堂的天使,而是天使灵,或其外在天堂的天使。这些天使的性质既已披露给我,我愿意把我蒙允许所知有关他们的事讲述出来。
有一个激发恐惧的木星灵贴近我胳膊肘之下的左侧,从那个位置和我说话。他的话很刺耳,并且这些话也不清晰,没有彼此分开,以致我不得不等很长时间才能明白他的意思。他在说话的时候,还间或将某种恐惧注入我。他警告我说,当天使来的时候,我也要好好接待他们。但我蒙允许回答说,这并不取决于我;我和他们自己一样欢迎所有人。
很快,来自木星的一些天使来了,我从他们与我交谈的方式就能发觉,他们和我们地球的天使截然不同。他们的言语不在口头话语中,而在观念里;这些观念通过我的内层朝各个方向扩散;他们还作用于我的脸,使它在每个细节上都赞同,从嘴唇开始,以各个方向朝周边扩散。取代话语的观念是离散的,但只是稍微离散。
后来,这些天使通过不怎么离散的观念与我交谈,以致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空隙。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包含在那些只关注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意义之人所说的话中的意义。这种言语对我来说比之前的更容易理解,并且包含更多东西。和之前的那种言语一样,它也流入我的脸,但这种言语的性质使得流注更为连续。不过,和前一种不同的是,它不是从嘴唇,而是从眼睛开始。
再后来,他们讲得更连续、更充分,以致我的脸无法通过合适的动作跟上。不过,我感觉一种流注作用于我的大脑,而大脑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作用。最后,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说话:他们的言语只落入我的内在理解力。它像稀薄的大气那样流动。我能感觉到这种流注,但无法区分它的细节。他们的言语类型更像是液体;第一种像流水,第二种像更稀薄的液体,第三种相对来说像空气,第四种像稀薄的大气。前面提到的在我左侧的那个灵人时不时地打断,尤其警告我对待他的天使要谦虚一点,因为一些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引入令人不悦的观念。他说,一开始,他并不明白天使们在说什么;后来贴近我的左耳才明白。那时,他的言语也不像之前那样刺耳了,而是和其他灵人的一样。
10137.“又用四分之一欣酒作为奠祭”表属灵真理,量足够结合所需。这从“酒”和“四分之一欣”的含义清楚可知。“酒”是指真理(参看1071, 1798, 6377节),在此是指与由“调和油的细面”所表示的源于属天良善的属灵良善(如刚才所述,10136节)相对应的属灵真理;因为在圣言中,凡论述良善的地方,也会论述真理,事实上论述与良善同属一个种类的真理;这是因为天堂和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都与良善或真理有关,与这二者有关是为了它能拥有真实的存在;事实上,没有真理的良善不是良善,没有良善的真理不是真理(参看9263, 9314节所提到的地方);这解释了为何当献上由饼所构成的素祭时,也会献上由酒所构成的奠祭;圣餐也是这样;正因如此,“酒的奠祭”在此表示与刚才论述的素祭所表示的良善相对应的真理。“四分之一欣”是指足够结合所需的量,如刚才所述(10136节)。
谁都能看出,由饼所构成的素祭和由酒所构成的奠祭不是指纯粹的饼和酒,而是指教会和天堂的某种东西,因而是指属天堂和教会的属灵和属天事物。若非如此,将饼和酒放在坛火上有什么意义呢?这怎会蒙耶和华悦纳?或如前所述,怎会作为安息的气味归与祂?这怎能为一个人作赎罪祭?凡以神圣方式思想圣言的人,怎能不思想,如此世俗的行为岂会蒙耶和华悦纳,除非它里面含有某种更深、更内在层次的神性之物。人若相信圣言是神性,处处都是属灵的,必然相信圣言的每个细节都有某个天堂的奥秘藏在它里面。但之所以至今没有人知道这种奥秘就藏在其中,是因为没有人知道属灵和神性的内义就存在于圣言的每一个细节里面;也没有人知道天使与每个人同在,当他阅读圣言时,他们察觉他的思维并以属灵的方式理解圣言;这时,神圣之物就通过他们从主流入他;因此,天堂通过这些天使与此人联结,主则通过天堂与他联结。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具有这种性质的一部圣言被赐予人类,圣言是主为人的救赎所提供的唯一手段。
由饼所构成的“素祭”表示爱之良善;由酒所构成的“奠祭”表示信之良善;这就是天使在它们里面所看到的,这一点从圣言中关于素祭和奠祭所说的一切可以看出来;如约珥书:
素祭和奠祭从耶和华的殿中断绝,祭司,就是事奉耶和华的,都悲哀。田毁坏,地悲哀,因为五谷毁坏,新酒干竭,油也缺乏。葡萄树枯干,无花果树衰残。事奉祭坛的啊,你们要哀号,因为素祭,和奠祭,从你们神的殿中断绝了。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这日来到,好像毁灭从沙代来到。(约珥书1:9-15)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的末期,这时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在教会不复存在,这一点由“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好像毁灭从沙代来到”来表示。
由此明显可知,“素祭和奠祭从耶和华的殿中断绝”、“田毁坏,地悲哀”、“五谷毁坏,新酒干竭,油也缺乏。葡萄树枯干,无花果树衰残”表示诸如属于教会和天堂的那类事物;然而,内义教导它们表示什么。从内义明显可知:“田”表示就对真理的接受而言的教会(参看3766, 4982, 7502, 7571, 9295节);“地”表示就对良善的接受而言的教会(参看9325节所提到的地方);“五谷”表示教会所拥有的一切良善(5295, 5410, 5959节);“新酒”表示教会所拥有的一切真理(3580节);“油”表示爱之良善(4582, 4638, 9780节);“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的内层良善(5113, 6376, 9277节);“无花果树”表示它的外层良善(217, 4231, 5113节)。由此明显可知,“素祭”和“奠祭”表示源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敬拜。
玛拉基书:
我不从你们手中收纳素祭;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必在列族中为大。在各处都有人向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素祭。(玛拉基书1:10, 11)
在这段经文中,很明显,“素祭”不是指素祭,“香”也不是指香,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外邦民族当中的教会,然而他们中间并没有素祭。因为经上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必在列族中为大,在各处都有洁净的素祭和香”,“香”表示源于信之真理的崇拜(参看9475节)。
类似的事出现在诗篇:
愿我的祷告如香在你面前蒙接纳;愿我举手祈求,如献晚祭。(诗篇141:2)
“晚祭”表示外在人中的爱之良善。
以赛亚书:
你们在各青翠树下的诸神中间欲火焚烧;你也向他们浇了奠祭、献了供物。你以油为供物献给王,又多加香料;自卑自贱直到阴间。(以赛亚书57:5, 6, 9)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基于来自地狱的邪恶与虚假的敬拜;“诸神”在内义上是指虚假,因为尽管那些别神的人按名称呼他们,但他们所拜的,仍是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在圣言中,“外邦神(经上或译为假神、别神、外方神)”表示虚假(参看4402e, 8941节);“青翠树”表示对虚假的一切觉察、认识和证实(2722, 2972, 4552, 7692节);“青”是指一种感官领悟(参看7691节)。“欲火焚烧”表示敬拜的热烈;因为造成这种热烈的“火”是指两方面意义上的爱(5215, 6832, 7575节)。“浇奠祭”是指源于邪恶之虚假的敬拜;“以油为供物献给王”是指源于邪恶的撒旦的敬拜;“油的供物”是一种素祭;“加多香料”是指加增香祭,以此表示崇拜(9475节);所以经上又说“自卑自贱直到阴间”。
由此可见,由饼构成的素祭和由酒构成的奠祭表示诸如属于教会和天堂的那类事物,即天上的食物和饮料,圣餐中的饼和酒所表相同,原因如前所述,即为了天堂能通过圣言与人联结,因而为了主能通过圣言经由天堂与人联结。由于圣言的神性在于这类事物,所以它不仅滋养世人的心智,还滋养天使的心智,使天堂和世界成为一体。
由此也清楚看出,在圣言中,经上关于素祭和奠祭,或饼和酒所阐述和吩咐的一切事,无一例外,都包含神性奥秘在里面。例如,素祭要由上面有油和乳香的细面制成,都要用盐调和,不可发酵或有酵;当献一只绵羊羔为祭时,对调和物的比例有一个要求;当祭牲是一只公绵羊时,对比例有另一个要求;当祭牲是一只小公牛时,也有不同的要求;在罪愆祭和赎罪祭中同样有不同的要求;而在其它祭祀中的比例又是不同的;奠祭中酒的比例同样各不相同。除非这些具体要求或每个细节都含有天堂的奥秘,否则经上永远不会吩咐涉及各类敬拜行为的这些事。
为使这些不同要求并排呈现出来,在此按它们自己的顺序把它们呈现出来。如在感恩祭和燔祭中,要为每只绵羊羔预备调和油一欣四分之一的细面一伊法的十分之一为素祭;一同预备酒一欣四分之一为奠祭。为每只公绵羊预备细面十分之二和油一欣三分之一为素祭,又预备酒一欣三分之一为奠祭。为每只小公牛预备调和油半欣的细面十分之三的素祭,又预备酒半欣作为奠祭(民数记15:4-12; 28:10-29; 29:3-37)。为羊羔所预备的细面、油和酒的比例之所以不同于为公绵羊或小公牛的,是因为“羊羔”表示纯真的至内在良善,“公绵羊”表示纯真的中间良善,“小公牛”表示纯真的最低或外在良善。事实上,天堂有三层,即至内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纯真之良善由此也有三个层级。细面、油和酒的比例增加表示它从头到尾的增加。要知道,纯真之良善是天堂的真正灵魂,因为唯独这良善是构成众天堂的爱、仁和信的接受者。“羔羊或羊羔”表示纯真的至内在良善(参看3994, 10132节);“公绵羊”表示纯真的中间或内层良善(参看10042节);“小公牛”表示纯真的最低或外在良善(参看9391, 9990节)。
然而在感恩祭中有调油的无酵饼和抹油的无酵薄饼,并用油调匀细面作的糕饼制成的素祭,此外还有发酵的饼糕(利未记7:11, 12);在罪愆祭和赎罪祭中有细面一伊法十分之一,但没有油和乳香的素祭(利未记5:11)。罪愆祭和赎罪祭的素祭上面之所以不放油和乳香,是因为“油”表示爱之良善,“乳香”表示伴随这良善的真理,赎罪祭和罪愆祭表示从邪恶和这邪恶所产生的虚假中洁净和赎罪,因此,它们不可与良善或源于这良善的真理混和。
此外还有在亚伦和他儿子受膏那一天献上的素祭(参看利未记6:13-15);收割的初熟之物的素祭(2:14, 15; 23:10, 12, 13, 17);拿细耳人的素祭(民数记6[:13-21]章);妒忌(经上译为疑妻不贞)的素祭(民数记5[:11-31]章);从大麻风中洁净之人的素祭(利未记14[:1-32]章);以及炉中所烤的素祭,铁鏊上所预备的素祭和煎盘所烹的素祭(利未记2:4-7)。素祭都不可有一点酵,也不可有一点蜜,素祭都要用盐调和(利未记2:11, 13)。素祭中之所以不可有一点酵,也不可有一点蜜,是因为就灵义而言,“酵”表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蜜”表示与属于爱世界的快乐大量搀杂的外在快乐,天堂的良善和真理也通过这些快乐而发酵,由此被瓦解。而它们之所以都要用盐调和,是因为“盐”表示渴望良善、因而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的真理。“酵”表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参看2342, 7906, 8051, 9992节);“蜜”表示外在快乐,因而表示两种意义上的爱之快乐(5620节);“盐”表示渴望良善的真理(9207节)。
8148.“他带着六百辆特选的战车”表在自己秩序中的、支持属于分离之信的虚假的一切和每个教义事物。这从“六百”和“战车”的含义清楚可知:“六百”是指集为一体的信之真理和良善的每一个和一切方面,因而在反面意义上是指与仁分离之信的虚假和邪恶的每一个和一切方面(“六百”的这种含义从前面关于数字“六十万”说明可以看出来7973节);“战车”是指信之教义事物,在此是指分离之信的教义事物(参看8146节)。“特选的战车”表示这信的主要教义事物,其余的皆从属于它们。从属或服务于它们的教义事物由接着六百辆特选的战车所提到的“埃及的战车”,就是接着提到的六百来表示。
要知道,此处“法老的军队、百姓”,以及他的“战车、马匹和马兵”所表示的这些虚假尤指那些陷入说服性信仰的人,也就是说服自己相信他们所在的教会教义事物是真的,然而却过着邪恶生活之人的虚假。和得救之信不同,这种说服性信仰是与生活的邪恶同在的;因为说服性信仰是一种说服,即人们说服自己相信属教会教义的一切都是真的,然而他们如此相信不是为了真理,或生活,甚至不是为了得救(他们几乎不信这一点),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就是为了获得重要地位、财富和由这些所带来的名声。他们学习教义事物是为了获得这些利益,因而不是为了他们能服务于教会和灵魂的拯救,而是为了服务于他们自己和属他们的人。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教义事物是真是假都一样,没什么区别。他们对此毫不关心,更不用说去费心探求发现了;因为他们没有为了真理而对真理的情感。无论它们是哪种教义事物,他们都赞同;当赞同它们时,他们就会说服自己说,它们是真的,却想不到虚假能和真理一样被认可或确认(4741, 5033, 6865, 7012, 7680, 7950节)。
这就是说服性信仰的起源。这种信仰因不视邻舍和邻舍的良善,因而不视主为目标,只以自我和世界,也就是重要地位和物质利益为目的,故与生活的邪恶结合,而不是与生活的良善结合。因为信在与这良善结合时,就是得救之信。这种信是由主赐下的,而另一种信则来源于人自己。主所赐下的信存到永远,而另一种则在来世消散,甚至如果他们不能因这信获得什么,在世上就会消散。不过,只要人们能从中得利,他们就会为它而战,如同为天堂本身而战,尽管事实上,他们如此行不是为了那信,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因为属于信,也就是教义的事物对这些人来说,只是达到目的,也就是获得显赫和富足的手段。在世上,持守这种信的人与持守得救之信的人难以区分,因为他们也出于一种激情说话和讲道;这种激情似乎属于真正的热情,但它是由爱自己爱世界所激发的激情。
他们就是“法老和埃及人”尤其所表示的人,在来世,他们会经历这种信的荒凉。当这种信彻底荒凉时,他们就会沉浸于邪恶所生的纯粹虚假,因为那时虚假从恶人身上爆发出来。虚假之所以爆发出来,是因为每种邪恶都伴有自己的虚假;事实上,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当这些人置身于其生活的邪恶时,这些虚假就会显现。那时,这邪恶就像一团火,而虚假则像这团火发出的光。这种邪恶和它所产生的虚假,完全不同于其它邪恶和衍生的虚假。它比其它一切邪恶都更可憎,因为它违背信之良善和真理;因此,这种邪恶含有亵渎在里面。亵渎就是承认真理和良善,然而却又过着违背它们的生活(593, 1008, 1010, 1059, 2051, 3398, 3898, 4289, 4601, 6959, 6963, 697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