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0

80.到目前为止,我

80.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说到来自木星的天使的性质。前面(73)提到的那些造访其星球的居民、坐在他们头上的人并非其内在天堂的天使,而是天使灵,或其外在天堂的天使。这些天使的性质既已披露给我,我愿意把我蒙允许所知有关他们的事讲述出来。

有一个激发恐惧的木星灵贴近我胳膊肘之下的左侧,从那个位置和我说话。他的话很刺耳,并且这些话也不清晰,没有彼此分开,以致我不得不等很长时间才能明白他的意思。他在说话的时候,还间或将某种恐惧注入我。他警告我说,当天使来的时候,我也要好好接待他们。但我蒙允许回答说,这并不取决于我;我和他们自己一样欢迎所有人。

很快,来自木星的一些天使来了,我从他们与我交谈的方式就能发觉,他们和我们地球的天使截然不同。他们的言语不在口头话语中,而在观念里;这些观念通过我的内层朝各个方向扩散;他们还作用于我的脸,使它在每个细节上都赞同,从嘴唇开始,以各个方向朝周边扩散。取代话语的观念是离散的,但只是稍微离散。

后来,这些天使通过不怎么离散的观念与我交谈,以致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空隙。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包含在那些只关注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意义之人所说的话中的意义。这种言语对我来说比之前的更容易理解,并且包含更多东西。和之前的那种言语一样,它也流入我的脸,但这种言语的性质使得流注更为连续。不过,和前一种不同的是,它不是从嘴唇,而是从眼睛开始。

再后来,他们讲得更连续、更充分,以致我的脸无法通过合适的动作跟上。不过,我感觉一种流注作用于我的大脑,而大脑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作用。最后,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说话:他们的言语只落入我的内在理解力。它像稀薄的大气那样流动。我能感觉到这种流注,但无法区分它的细节。他们的言语类型更像是液体;第一种像流水,第二种像更稀薄的液体,第三种相对来说像空气,第四种像稀薄的大气。前面提到的在我左侧的那个灵人时不时地打断,尤其警告我对待他的天使要谦虚一点,因为一些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引入令人不悦的观念。他说,一开始,他并不明白天使们在说什么;后来贴近我的左耳才明白。那时,他的言语也不像之前那样刺耳了,而是和其他灵人的一样。

属天的奥秘 #4489

4489.“岂不都归

4489.“岂不都归我们吗”表这两种良善与真理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这从整个思路清楚可知,其实质是:上古教会的良善与真理在某种程度上仍存留在哈抹和示剑及其家族中,它们将出自古教会并存在于雅各后代当中的良善与真理取得一致。因为设立在雅各后代当中的宗教仪式无非代表并表示上古教会的内在事物的外在事物。因此“岂不都归我们吗”或属于他们表示它们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
举例说明这一点。他们用来献祭的祭坛是耶和华的主要代表(921, 2777, 2811节);它因此也成为被称为“希伯来教会”的古教会敬拜的基础,故建造祭坛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具有代表性,如祭坛的尺寸,即高、宽、长;祭坛的石头、祭坛的青铜华盖、坛角,以及坛上常常烧着的火,除此之外还有祭物和燔祭。它们所代表的是属于主并出自主的真理与良善。这些都是敬拜的内在事物,它们因表现在外在事物中,故与上古教会的真理并良善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形式。
它的尺寸,即高、宽、长,一般表示良善、真理和源于这些的神圣(参看650, 1613, 3433, 3434, 4482节);它的石头尤表低级真理(1298, 3720节);制成祭坛周围华盖的青铜表示属世良善(425, 1551节);坛角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之能力(2832节);坛上的火表示爱(934节);祭物和燔祭照其各个种类而表示属天和属天事物(922, 1823, 2180, 2805, 2807, 2830, 3519节)。由此明显可知,内在事物就包含在这些外在事物里面,就内在事物而言,这两个教会是一样的;这同样适用于敬拜的所有其它仪式。
但那些属上古教会的人对这些外在事物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是内在人,主在他们中间经由内在途径流入进来,并教导他们何为良善。对他们来说,良善的变化和不同就是真理,他们由此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在主的国度中都代表什么;因为整个世界或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国度的舞台(2758, 3483节)。但那些属古教会的人并非内在人,而是外在人;因此,主无法在他们中间经由内在途径流入进来,只能经由外在途径流入,教导他们何为良善。一开始,主通过诸如系代表和有意义符号的那类事物流入并教导他们,代表教会由此产生;后来则通过被代表并表示的良善与真理的教义事物流入,基督教会由此产生。就其内在形式而言,基督教会本质上和代表教会是一样的;但代表教会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自主降世后就被废除了,因为每一个事物都代表祂自己,因而代表其国度的事物;事实上,这些源于祂,可以就是祂自己。
但上古教会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差别,就像白天的阳光与夜晚的月光、星光之间的差别那样大。因为从内在或在先的途径来看良善,就像白天在阳光下看一样;而从外在或在后的途径来看良善,则像晚上在月光或星光下看一样。上古教会与古教会之间的差别差不多也是这样,只是那些属基督教会的人若承认内在事物,或相信并行出主所教导的真理与良善,就能住在更充足的光中。良善本身在这二者里面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在光明中看良善,一个在模糊中看良善。那些在光明中看良善的人能看见无数奥秘,几乎和天上的天使差不多,也会被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打动;而那些在模糊中看良善的人,几乎看不到任何没有疑问的东西,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会与夜晚的阴影混在一起,也就是说,与虚假混在一起,并且无法从内在打动任何人。由于良善在这两个教会中是一样的,所以真理也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何“岂不都归我们吗”这句话表示这两种良善与真理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因为如前所述,哈抹和示剑是上古教会的余留,而雅各的后代属于被称为“希伯来教会”的古教会,尽管他们只对该教会的外在事物感兴趣。但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因接受割礼而犯下大罪,这一事实可见于下文(4493节)。

属天的奥秘 #941

941.在欣嫩子谷或

941.在欣嫩子谷或火坑右侧,或欣嫩子谷和湖之间还有一座城市,住在那里的犹太人似乎好一点。然而,对他们来说,这座城市会照着他们的幻想而发生变化,有时变成乡村,有时变成湖,有时又变回城市。其居民非常害怕强盗,但只要在这城里,他们就安全了。这两座城之间似乎有一片幽暗的三角区,那里有强盗。这些强盗也是犹太人,不过是最坏的那种;他们残忍折磨他们所遇见的任何人。出于恐惧,犹太人称这些强盗为“主人”,称他们所住的荒漠为“圣地”。为了自保,免遭强盗袭击,他们从右侧进入这座城市,那里有一个善灵驻扎在遥远的角落,他接待所有到这里来的人。他们到达后,就在他面前俯伏在地,从他的脚下进入;这是他们进入该城之前的仪式。有一个灵人突然靠近我,我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他正在逃避他所害怕的强盗,因为他们杀人,把人剁碎、焚烧、煮沸,他问他在哪里可以得到安全。我问他来自何处,哪个地区。他吓得不敢回答,只说那是主人的地,因为他们称荒漠为“圣地”,称强盗为“主人”。
后来,一些强盗出现了。他们非常黑,说话的声音像巨人一样深沉。说来奇怪,他们无论在哪里出现,都会造成极大的恐惧和惊恐感。我问他们是谁?他们说,他们在寻求掠夺。我问他们打算把赃物存放在哪里,难道不知道他们是灵人,因此无法带走或堆积脏物,这些东西都是邪恶的幻觉吗?他们回答说,他们正在荒漠中寻求战利品,并折磨凡他们所遇见的人。当与我同在时,他们最终承认他们是灵人,但仍无法被说服相信他们并非活在肉体。那些以这种方式四处游荡的人是犹太人,他们威胁要把凡他们所遇见的人都杀死、剁碎、焚烧、煮沸,即便受害者是犹太人或他们的朋友。这使得其他人认识到他们的本性,尽管在世时,他们不敢泄露。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