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854.“耶和华见”表主的预见和提供。这从“见”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主时,“见”是指预见和提供,如下面关于流便那一节所论述的,他因“看见”而得名。“耶和华”就是主(参看1343, 1736, 1793, 2156, 2329, 2921, 3023, 3035节)。
至于预见和提供,一般来说,预见更多地涉及人,而提供更多地涉及主。主自永恒就预见人类未来是什么样,人类的每个成员又是什么样,并且邪恶不断增长,直到最后人凭自己只会一头扎入地狱。正因如此,主不仅提供了使人能转离地狱、被引向天堂的方法,还通过祂的提供不断转移并引领他。主也预见,任何良善若不扎根于人的自由,就不可能扎根于人,因为凡不扎根于自由的,一有邪恶和试探的迹象,就会被驱散。主预见了这一点,还预见了这一事实:人凭自己或出于他自己的自由会倾向于最深的地狱。因此,主规定,人若不肯在自由中被引向天堂,仍能被折向中间的地狱;不过,他若肯在自由中被引向良善,就能被引向天堂。这一切表明何为预见,何为提供,以及为所预见的事而作出适当规定。
由此可见,若有人以为主没有预见并看到属于人的最小个体事物,或在这些最小个体事物中预见并引领,那他错得就太离谱了。然事实上,主的预见和提供就存在于涉及人的最小个体事物的最细微的细节中,并且这些细节如此微小,以致其百万分之一都不可能以任何思维方式来理解。因为人生命的每一个最微小的瞬间都涉及一系列延到永恒的后果。实际上,每一时刻相对于接下来的时刻而言,就像一个新的开始,因而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无论其认知的生命还是其意愿的生命,都是一个新的开始。由于主自永恒就预见人未来是什么样,永恒又是什么样,故显而易见,祂的提供存在于最小个体事物中,并且如前所述,还管理和转移他,以便他能成为那个样子;这一切通过不断重塑他的自由而实现。不过,蒙主的神圣怜悯,这个主题容后再述。
6397.“必判断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表它是以色列支派所代表的总体上的真理之一。这从“判断”、“民”和“以色列支派”的含义清楚可知:“判断”是指行使其功能的真理,如下文所述;“民”是指那些处于真理的人(1259, 1260, 2928, 3295, 3581, 4619节),在此是指那些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的人,因为他们是“但”,也就是“但”的人民(6396节);“以色列支派”是指总体上信的全部真理和良善(参看3858, 3926, 3939, 4060, 6335节)。因此,“必判断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表示“但”所代表的这真理是“以色列支派”所代表的总体真理之一。“必判断他的民”之所以表示行使其适当功能的真理,是因为“以色列支派”代表总体上的全部真理,这一点从前面引用的经文可以看出来;施行审判的是真理,因此“判断他的民”表示行使其功能的真理。
在圣言中,我们读到:二十四位长老要坐在宝座上审判列族和列民;十二使徒同样要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不知道圣言内义的人可能以为这种事真的会发生。但当人从内义知道“二十四位长老”、“十二使徒”、“宝座”表示什么,即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真理,审判便照着这些真理实现,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些描述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审判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在此所表相同。并不是说他们,或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长老会进行审判;而是说他们所表示的真理会进行审判;因此,唯独主进行审判,因为一切真理皆从祂发出。论到要坐在宝座上进行审判的二十四位长老,经上在启示录如此记着说:
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宝座;我看见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启示录4:4; 11:16)
又:
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他们坐在上面,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启示录20:4)
论到十二使徒,经上在马太福音如此记着说:
耶稣却对他们说,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重生的时候,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马太福音19:28)
路加福音:
我将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路加福音22:29, 30)
在这些经文中,所指的并不是二十四位长老,也不是十二使徒,而是总体上的全部真理与良善;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没有哪个人,甚至没有哪位天使能审判任何人;因为没有人能知道一个人的内在是什么样,或将来、直到永远是什么样,唯独主知道。至于“十二使徒”,他们和“十二支派”意思一样,即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真理和良善(参看2129, 2553, 3488, 3858e节)。由此明显可知,“但审判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表示“但”所代表的真理是藉以实现审判的总体真理之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