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2.我蒙允许看到木星灵预备好后,如何被带上天堂,变成天使。在这种时候会有马车和马出现,它们如同着了火那样闪闪发光,就像载送以利亚的火车火马。如同着了火那样的闪闪发光的马车和马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由此可以代表:他们已经接受教导,并预备进入天堂。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发光的马表示被启示的理解力。
注: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AC 2761, 5321, 8215)。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 8381)。《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以利亚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圣言(AC2762, 5247)。由于教会的一切教义,以及对它的理解都来自圣言,故以利亚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AC 2762)。所以,他乘火车火马被提升(AC 2762, 8029)。
2913.“对赫的儿子们说话,说”表示那些一个新的属灵教会即将在其中的人,这从“赫”和“赫人”的含义清楚可知。迦南地有许多居民,他们在圣言的各处被一一列出来,其中就有赫人(参看创世记15:20; 出埃及记3:8, 17; 13:5; 23:23; 申命记7:1; 20:17; 约书亚记3:10; 11:1, 3; 12:8; 24:11; 列王纪上9:20; 以及其它地方)。这些居民大部分来自古教会,古教会遍及许多地方,包括迦南地(参看1238, 2385节)。凡属于古教会的人都承认仁爱是首要或最重要的事物,他们的一切教义都与仁爱或生活有关。那些精心培育、制作信之教义的人被称为“迦南人”,并与迦南地的其他居民分开(民数记13:29;参看1062-1063, 1076节)。
在迦南地的居民当中,赫人算是比较好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即:亚伯拉罕住在他们中间,后来以撒和雅各也住在他们中间,并在那里获得他们的埋葬地;他们对待亚伯拉罕极为敬重,彬彬有礼,这从本章(尤其23:5-6, 10-11, 14-15)对他们的记载很清楚地看出来。赫人是一个正直的民族,所以代表并表示属灵教会或该教会的真理。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属于古教会的其他所有人一样,他们从仁爱或信之良善中衰退了;这解释了为何后来他们表示教会的虚假(如以西结书16:3, 45等)。然而,赫人仍是更尊贵的民族之一,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即:有赫人与大卫在一起,如亚比米勒(撒母耳记上26:6), 还有赫人乌利亚(撒母耳记下11:3, 6, 17, 21),他的妻子就是给大卫生所罗门的拔示巴(撒母耳记下12:24)。“赫”表示与生活有关的表面知识或外在认知,这些知识或认知构成属灵教会的外在真理(参看1203节)。
本节经文论述的主题是当前教会逝去时,主重新建立的新教会;接下来的几节经文论述的主题是在这些人当中,对信的接受。所论述的主题不是赫的儿子们当中的某个具体教会,而是在前教会逝去,或走到尽头后,主总体上对属灵教会的兴起。赫的儿子们只是那些代表并表示这个教会的人。关于这些教会,请参看前面的阐述,即: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教会逐渐萎缩并被玷污(494, 501, 1327, 2422节)。它远离仁爱,并制造邪恶和虚假(1834, 1835节);那时,可以说教会被荒废,变得荒凉(407-411, 2243节)。一个教会在外邦人当中重新建立,为什么(1366节)。在一个正在被摧毁的教会中,教会的某种东西总是作为核心被保存下来(468, 637, 931, 2422节)。除非世上有一个教会,否则人类必灭亡(468, 637, 931, 2422节)。教会在大身体,也就是人类中如同心和肺(637, 931, 2054, 2853节)。属灵教会的性质(765, 2669节)。构成教会的是仁,而非与仁分离之信(809, 916节)。如果所有人都拥有仁爱,那么教会必为一,即便他们拥有不同的教义事物和不同的敬拜形式(1285, 1316, 1798, 1799, 1834, 1844, 2385节)。地上所有属于主教会的人虽分散在世界各地,但可以说仍构成一个整体,如在天上那样(2853节)。每个教会都有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两者一起构成一个教会(409, 1083, 1098, 1100, 1242节)。如果没有内在教会,外在教会什么都不是(1795节)。教会被比作日升日落,还被比作一年四季和一日四时(1837节)。最后的审判就是教会的末期(900, 931, 1850, 2117, 2118节)。
916.“一切野兽、一切爬行物”表示他的良善:“野兽”表示内在人的良善,“爬行物”表示外在人的良善;“一切飞鸟,和爬在地上的一切”表示真理:“飞鸟”表示内在人的真理,“爬在地上的一切”表示外在人的真理。这从前一节关于“野兽”、“飞鸟”、“爬行物”的阐述和说明清楚可知,那里提到“爬行的爬行物”,因为“爬行物”和“爬物”(creeping thing and that which creeps)表示外在人的良善和真理。由于本节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所以加上了该教会的这些属性,也就是它的真理和良善。它们也表明了这个教会的性质,即:它是一个属灵教会,并且因变得属灵而是一个以仁爱或良善为主的教会。这就是为何此处先提及“野兽和爬行物”,然后提及“飞鸟”和“爬物”。
当教会出于仁爱,或仁之良善行动时,它就称为属灵的;而当它声称它拥有无仁之信时,永远不会称为属灵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甚至算不上一个教会。除了仁之教义外,信之教义算什么呢?除了人要行出信之教义外,这教义还有其它目的吗?仅仅知道并思想它的教导是无效的,只有行出它的教导才是有效的。因此,当出于仁,也就是真正的信之教义行动时,属灵教会才开始成为一个教会,或也可说,教会成员才开始成为一个教会。同样,诫命是为了什么呢?不仅仅为了让人知道,还为了让他照诫命生活。当如此行时,他就拥有主的国在自己里面,因为主的国只在于相爱及其幸福。
那些将信与仁分离,把救赎置于没有仁之善行的信之人,就是杀死兄弟亚伯,也就是仁爱的“该隐”。他们就像盘旋在尸体周围的鸟,因为这种信就像一只鸟,而缺乏仁爱的人则像一具尸体。在基督教界,众所周知,他们还获得一种假良心,即:他们可以活得像魔鬼,可以仇恨和迫害邻舍,可以终生通奸,却仍能得救。还有比听说并说服自己相信,即便活得像野兽,他也能得救更讨人喜欢的吗?就连外邦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谎言,其中许多人因看到基督徒的生活而憎恶他们的教义。从以下事实也能清楚看出这种信的真正性质,即:没有哪个地方的生活比基督教界的更令人憎恶的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