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2.我蒙允许看到木星灵预备好后,如何被带上天堂,变成天使。在这种时候会有马车和马出现,它们如同着了火那样闪闪发光,就像载送以利亚的火车火马。如同着了火那样的闪闪发光的马车和马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由此可以代表:他们已经接受教导,并预备进入天堂。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发光的马表示被启示的理解力。
注: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AC 2761, 5321, 8215)。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 8381)。《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以利亚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圣言(AC2762, 5247)。由于教会的一切教义,以及对它的理解都来自圣言,故以利亚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AC 2762)。所以,他乘火车火马被提升(AC 2762, 8029)。
3705.“你躺卧其上之地,我要将它赐给你”表示祂自己就是祂所处或停靠于其上的良善之源头。这从“地”、“你躺卧其上”和“赐给你”的含义清楚可知:“地”在此是指属世层的良善,如下文所述;“你躺卧其上”是指祂所处或停靠于其上的东西;“赐给你”是指来自祂自己的东西,或说在源头上是祂自己的,如下文所述。“地”之所以表示此后由雅各来代表的属世层的良善,是因为“迦南地”表示主的国度(参看1413, 1437, 1585, 1607, 1866节)。它因表示主的国度而在至高意义上也表示主(参看3038节),因为主是其国度全部中的全部,凡那里不来自祂,并且不关注祂的东西都不是其国度的一部分。在圣言中,主的国度还由“天与地”来表示(1733, 1850, 2117, 2118e节);但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内层由“天”来表示,它的外层由“地”来表示(82, 1411, 1733, 3355e节)。因此,就至高意义而言,“天”表示神性理性层方面的主,“地”表示神性属世层方面(的主)。故此处“你躺卧其上之地”表示祂所处或停靠于其上,并将由“雅各”来代表的属世层的良善。“雅各”代表神性属世层方面的主,如前面频繁所述。
此外,“地”具有各种含义(参看620, 636, 1066, 2571, 3368, 3379节);原因在于,被称为圣地的迦南一般表示主的国度;当经上一起提到“天与地”时,在这种情况下,如前所述,“天”表示内层,“地”表示外层。正因如此,它也表示主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并且它因具有这种含义还表示一个系主国度或教会的人。因此,对这样一个人来说,“天”表示内层,“地”表示外层;或也可说,“天”表示理性层,“地”表示属世层;因为对人来说,理性层是内层,属世层是外层。“地”因具有这些含义,故也表示使人成为主的国度,也就是来自神性的爱之良善的东西。由此明显可知,“地”在圣言中的含义如何各不相同。
“我要将它赐给你”表示它来自祂自己的东西,或在源头上是祂自己的。这一点从圣言中当论及主时,“赐给”的含义可以看出来,因为如前所示,主是神性良善,也是神性真理;前者就是那被称为“父”的,后者就是那被称为“子”的。神性良善属于祂,因而是祂自己的,由此可知,当由耶和华来说,并论及主时,“赐给你”表示它来自祂自己的东西,或在源头上是祂自己的。这表明主经常所说的那句话,即父“赐给”祂在内义上表示什么,也就是说,祂自己赐给自己;如约翰福音:
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正如你曾赐给祂权柄,管理所有肉体,叫祂将永生赐给凡你所赐给祂的人。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交给我作的工,我已经完成了。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如今他们知道,凡你所赐给我的,都是从你那里来的;因为你所赐给我的话,我已经赐给他们。我为你所赐给我的人祈求,因他们本是你的。凡是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 2, 4, 6-10)
此处,父“赐给”表示它们来源于属于祂的神性良善,因而来源于祂自己的东西。
由此明显可知,主所说的每句话里面隐藏着何等深的奥秘;以及字义与内义,尤其与至高意义有多大的不同。主以这种方式说话,是为了让那时对任何神性真理都一无所知的人类可以仍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圣言,从而接受它;而天使则以他们的方式来理解并接受,因为天使知道耶和华与祂为一,并且“父”是指神性良善。因此,他们也知道,当祂说,父“赐给”祂时,意思是说祂自己把它赐给祂自己,因此它来自祂自己的东西,或说祂自己就是源头。
6125.“换了他们的马”表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这从“马”的含义清楚可知,“马”是指形成理解力的观念(2760-2762, 3217, 5321节);由于它们论及埃及,而埃及表示记忆知识,故“马”在此表示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此处有必要阐述一下何为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人的心智中有一个理解力部分和一个意愿部分,这些不仅在他的内在人中,还在他的外在人中。人的理解力从幼年到成年都在发展和成长,它就在于洞察从经验和记忆知识中所获得的事物,还在于从结果洞察原因,以及从一系列原因洞察后果。因此,理解力部分在于领悟并觉知诸如属于文明道德生活的那类事物。来自天堂的光之流注带来它的存在;因此,每个人的理解力都能变得更完善。理解力照着各人努力利用他所知道的,以及他的生活和个性而被赐予各人;只要头脑健全,没有人缺乏它。它被赐予人,是为了叫他能拥有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能自由选择良善或邪恶。人若没有像刚才所描述的这样一种理解力,就没有自己的能力去作出这种选择,因而没有任何东西能变成人自己的。
要进一步知道,接受属灵之物的,正是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因此,它就是属灵真理与良善的接受者。因为若人没有这理解力部分,良善,即仁,和真理,即信,根本不可能被灌输给他;相反,它们照着他的理解力而被灌输。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个人只有到了成年拥有理解力之后才被主重生。在此之前,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就像种子落在了极贫瘠的地里。不过,一旦一个人已经重生,他的理解力就发挥看见并明白何为良善,由此看见并明白何为真理的功能。因为理解力会将属于天堂之光的那些事物转换为属于自然界之光的事物;前者由此显现在后者里面,犹如人的内心情感在没有伪装的情况显现在他的脸上一样。正因理解力发挥这种功能,所以在圣言中,许多经文在论述教会的属灵一面时,也论述教会的理解力;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别处论述这个问题。
由此明显可知从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是什么意思,即:它们是用来支持人以其理解力所领悟并觉知之物的记忆知识,无论这些事物是恶的还是善的。在圣言中,“埃及的马”就表示这些记忆知识;如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帮助的,是因仗赖马匹,倚靠甚多的车辆,并倚靠强壮的马兵,却不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也不求问耶和华。埃及不过是人,并不是神;他的马不过是血肉,并不是灵。(以赛亚书31:1, 3)
此处“埃及的马匹”表示从败坏的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
以西结书:
他却背叛巴比伦王,打发使者往埃及去,要他们给他马匹和多民。他岂能亨通呢?行这样事的人岂能逃脱呢?(以西结书17:15)
“埃及的马匹”也表示从败坏的理解力所提供的记忆知识,在信的事务上人们便求助于这些知识,若不凭这些知识,就不信圣言,也就是不信主。因此,信仰根本不存在,因为一种否定态度在败坏的理解力里面占据主导地位。
法老的马匹和战车被淹没在红海中就代表这类记忆知识被毁灭;由于“马匹”表示这些知识,“战车”表示虚假的教义事物,故“马匹和战车”经常在圣言中被提及(参看出埃及记14:17, 18, 23, 26, 28)。此后摩西和米利暗所唱的歌中也包含这些话:
法老的马匹、战车和马兵下到海中,耶和华使海水回流到他们身上。你们要歌颂耶和华,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出埃及记15:19, 21)
在摩西五经中,为管理以色列的王所规定的事也表示类似的记忆知识:
如果他们想要一个王,要从弟兄中立一个王来管理你;只是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使他加添马匹。(申命记17:15, 16)
“一个王”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789, 4966, 5044, 5068节),因而代表聪明方面的主,因为这聪明若为纯正,就来自神性真理。要获得聪明必须通过圣言,也就是神性真理,而不能通过取自人自己的理解力的记忆知识,这一点由以下禁令来表示:王“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为要使他加添马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