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2

82.我蒙允许看到木

82.我蒙允许看到木星灵预备好后,如何被带上天堂,变成天使。在这种时候会有马车和马出现,它们如同着了火那样闪闪发光,就像载送以利亚的火车火马。如同着了火那样的闪闪发光的马车和马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由此可以代表:他们已经接受教导,并预备进入天堂。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发光的马表示被启示的理解力。

注: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AC 2761, 5321, 8215)。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 8381)。《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以利亚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圣言(AC2762, 5247)。由于教会的一切教义,以及对它的理解都来自圣言,故以利亚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AC 2762)。所以,他乘火车火马被提升(AC 2762, 8029)

属天的奥秘 #4031

4031.“只是在后

4031.“只是在后聚集起来的羊群眼前不插枝子”表强迫的事物。这从“后聚集起来”的含义清楚可知。“先聚集起来”表自发或自由的事物,如前所示(4029节)。由此明显可知,“后聚集起来”表示强迫或不自由的事物。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此处没有像论及先聚集起来的羊群那样提到“发热”;因为“发热”表示情感,在这种情况下表示一种强烈的渴望。凡非始于情感的,都不是自发的或自由的,自发或自由的一切事物皆与人的情感或爱一致(2870节)。这一点同样从原文中这个词的衍生意义明显看出来,即意思是缺乏;因为若缺乏强烈的渴望,一切自由的感觉就会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所行的,可以说不是自由的,最终可以说是强迫的。
从前面(4029节)所引用的章节可以看出,真理与良善的一切结合,因而一切改造和重生都是在自由中实现的,也就是说,都是自发的结果。所以,若缺乏自由,也就是通过强迫,真理与良善的结合,因而重生是不可能实现的。至于何为自由及其来源,可参看前文(2870-2893节),那里论述了人的自由。凡在推理关于主的圣治,人的得救,许多人的永恒诅咒时没有意识到真理与良善的结合,或使这些成为自己的,因而重生若不在人的自由状态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人就将自己投入纯粹的阴暗中,因而陷入严重的错误。因为他以为,主若愿意,就能拯救每个人,并且通过无数方法来这样做,如通过神迹,死人复活,直接启示,让天使将世人从邪恶中拉回来并强力将他们驱入良善,通过人被引入并悔改所在的许多状态,以及其它许多方法。
殊不知,所有这些方法都包含强迫,没有人能通过强迫被改造。因为凡强迫人的事物都不会赋予他任何情感;或即便它具有这样的性质,即它能赋予一种情感,它也会将自己弯向对邪恶的情感。诚然,它似乎流入,也的确注入了某种神性事物;但当此人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他又回到先前的情感,即邪恶与虚假中;这时,神圣事物便与邪恶并虚假结合,沦为亵渎,然后就具有诸如将他引入最糟糕地狱这样的性质。因为此人首先承认和相信,也拥有对神圣之物的情感,但后来又否认,甚至厌恶它。亵渎者指的是那些曾发自内心承认,后来又否认的人,而不是那些没有发自内心承认的人(301-303, 571, 582, 593, 1001, 1008, 1010, 1059, 1327, 1328, 2051, 2426, 3398, 3399, 3402, 3898节)。因此,如今不再发生明显的神迹,只发生一些不太明显或不引人注目的神迹,这些神迹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不会强力激发神圣感,或夺走人的自由。这就是为何死人不再复活,为何没有人通过直接的启示,或通过天使远离罪恶,或简单的使用武力被引向良善。
主在人的自由中作工,并通过自由使他转回。因为一切自由都属于他的爱或情感,因而属于他的意愿(3158节)。若人不在自由中接受良善与真理,这良善与真理就不可能归给他,或变成他自己的。因为对人来说,凡被迫的事,都不是他的,而是属于进行强迫之人的,哪怕这事是他所做的,他也不是凭自己做的。表面上看,有时人似乎被迫向善,如在试探和属灵的争战中,但这时他所拥有的自由比其它任何时候都要大(参看1937, 1947, 2881节)。当人强迫自己行善时,似乎他也是被迫行善;但自我强迫是一回事,被(别人)强迫则是另一回事。对任何人来说,自我强迫是出于他里面的自由,而被(别人)强迫则不是出于自由。既然如此,那么明显可知,那些推理主的圣治、人的得救,许多人的永恒诅咒,却不知道主通过自由,绝非通过强迫作工之人陷入何等的阴暗,因而陷入何等的错误。因为具有神圣性质的事若不是自由地被接受,强迫是危险的。

属天的奥秘 #5319

5319.“给他穿上

5319.“给他穿上细麻衣”表一个外在标志,表示属灵层的属天层,“细麻衣”是指从神性发出的真理。这从“衣”的含义清楚可知,“衣”是指真理(参看1073, 2576, 4545, 4763, 5248节)。“细麻衣”之所以指从神性发出的真理,是因为由细麻制成的衣服绝对纯白,同时又闪闪发光;从神性发出的真理就由这种洁白光亮的衣服来代表。原因在于,天堂的亮白和光辉就来自从主所流出的光,这光就是神性真理本身(1053, 1521-1533, 1619-1632, 2776, 3195, 3222, 3339, 3485, 3636, 3643, 3862, 4415, 4419, 4526, 5219节)。这解释了为何当主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形像时,祂的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马可福音9:3);“衣服洁白放光”(路加福音9:29)。以这种方式所代表的,正是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本身。然而,衣服的亮白代表的是外层真理,而脸上的明亮和光辉代表的是内层事物。这就是为何“给他穿上细麻衣”在此是指一个外在标志,表示从属灵层的属天层发出的真理,因为这就是那时构成主之神性的东西。
  在圣言的其它地方,“细麻”和“细麻衣”也表示从神性发出的真理,如以西结书:
  我也使你身穿刺绣的衣服,脚穿海狗皮鞋,并用细麻给你束腰,用丝绸为衣披在你身上。这样,你就有金银的妆饰,你的衣服是细麻和丝绸并刺绣的。(以西结书16:10, 13)
  这论及耶路撒冷,在这几节里,耶路撒冷表示古教会。“细麻和丝绸并刺绣的衣服”,以及“金银的妆饰”描述了该教会的真理。“刺绣”表示作为记忆知识存在的真理;“细麻”表示属世真理;“丝绸”表示属灵真理。
  又:
  你的篷帆是用埃及刺绣的细麻布做的,可以作你的大旗;你的凉棚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以西结书27:7)
  这论及推罗,推罗也表示古教会,不过表示在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方面的古教会;“它的篷帆是用埃及刺绣的细麻布做的”表示从作为该教会外在标志的记忆知识那里所获得的真理。
  启示录:
  地上的客商也都为巴比伦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各样象牙的器皿,各样极宝贵的木头和铜,铁,大理石的器皿。(启示录18:11-12)
  这段经文所提到的所有具体物品皆表示诸如与教会有关,因而与真理并良善有关的那类事物;但此处因论及巴比伦,故是从反面意义上来说的。谁都能看出,若非每种事物里面含有某种天上的事物,从天上降下来的圣言永远不会列举这类事物;因为在论述表示一个亵渎教会的巴比伦时,为何要提及世俗物品呢?
  又:
  祸哉,祸哉,这大城阿,素常穿着细麻,紫色,朱红色,嵌有金子,宝石,和珍珠的衣服。(启示录18:16)
  此处每个细节都表示某种天上的神性事物,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启示录中论到细麻衣的地方,即“细麻衣”就是“圣徒的义行”:
  羔羊的婚期到了,祂的妻子也自己预备好了。并且得赏赐,可以披上明亮洁净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的义行。(启示录19:7-8)
  “细麻衣就是圣徒的义行”,这是因为凡处于从神性所得来的真理之人都披上主的公义;事实上,他们的衣服因从主流出的光而洁白发光。因此,在天堂,“亮白”代表真理本身(3301, 3993, 4007节)。也正因如此,从消磨的状态被提升到天堂的人看似穿着亮白的衣服,因为那时他们脱下自己公义的袍子,披上了主公义的袍子。
  为叫来自神性的真理能在犹太教会被代表,他们被吩咐用绵布或细麻布作亚伦的圣衣,以及约柜周围的幔子,如我们在摩西五经中所读到的:
  你要杂色细麻线织内袍,用细麻布作冠冕。(出埃及记28:39)
  他们用织成的细麻布为亚伦和他的儿子作内袍。(出埃及记39:27)
  你要用十幅幔子作帐幕。这些幔子要用捻的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出埃及记26:1;36:8)
  你要作帐幕的院子,要用捻的细麻作院子的帷子。(出埃及记27:9, 18; 38:9)
  院子的门帘是以绣花的手工,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的。(出埃及记38:18)
  之所以要用细麻,是因为约柜及其周围的一切事物,以及亚伦圣衣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灵和属天事物的代表。这表明人若不知道这类事物代表什么,对圣言的理解少得可怜;若以为除了字面上的东西外,圣言再无其它神圣,则几乎不理解。
  处于来自神性的真理的天使看似穿着细麻衣,也就是亮白的衣服,这从启示录中提及“白马”的地方明显看出来:
  骑在白马上的穿着溅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启示录19:13-14)
  这些话清清楚楚表明,“细麻衣”是从神性发出的真理的一个外在标志;因为“骑在白马上的”是指圣言方面的主;事实上,这些话明确说明祂就是圣言。圣言就是从神性所得来的真理,“白马”是指圣言的内义(参看2760-2762节)。因此,“白马”是指从神性所得来的真理,因为这类真理构成圣言的整个内义。这就为何会看到祂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