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2.我蒙允许看到木星灵预备好后,如何被带上天堂,变成天使。在这种时候会有马车和马出现,它们如同着了火那样闪闪发光,就像载送以利亚的火车火马。如同着了火那样的闪闪发光的马车和马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由此可以代表:他们已经接受教导,并预备进入天堂。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发光的马表示被启示的理解力。
注: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AC 2761, 5321, 8215)。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 8381)。《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以利亚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圣言(AC2762, 5247)。由于教会的一切教义,以及对它的理解都来自圣言,故以利亚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AC 2762)。所以,他乘火车火马被提升(AC 2762, 8029)。
4471.创世记34:18-24.他们的话在哈抹的眼中和他儿子示剑的眼中看为美。那少年人行这话并不迟延,因为他喜爱雅各的女儿。他在他父亲全家族中也是最受尊重的。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到本城的门口,对本城的人讲说:这些人与我们和睦,不如许他们在这地居住,做买卖;看哪,这地在他们面前也宽阔。我们可以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也可以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们。惟有一个条件,这些人才肯应允和我们同住,成为一样的人民;就是我们中间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和他们受割礼一样。他们的群畜、货财和一切的牲口岂不都归我们吗?只要我们依从他们,他们就与我们同住。凡出他城门的人,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于是,他们就给凡出他城门的所有男丁都行了割礼。
“他们的话在哈抹的眼中看为美”表在生活上的俯就。“和他儿子示剑的眼中”表在教义上。“那少年人行这话并不迟延”表强烈的接受渴望。“因为他喜爱雅各的女儿”表这个教会的宗教表象。“他在他父亲全家族中也是最受尊重的”表这个教会的真理在古人当中是首要的。“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到本城的门口”表在那些属古人当中的教会之人的教义里面的良善与真理。“对本城的人讲说”表劝说。“这些人与我们和睦”表一致。“不如许他们在这地居住”表在生活上。“做买卖”表在教义上。“看哪,这地在他们面前也宽阔”表延伸。“我们可以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也可以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们”表联结。“惟有一个条件,这些人才肯应允和我们同住”表他们将在生活上取得一致。“成为一样的人民”表在教义上。“就是我们中间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和他们受割礼一样”表只要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唯独在外在方面被引入他们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他们的群畜、货财”表他们的真理。“和一切的牲口”表他们的良善。“岂不都归我们吗”表这两种良善与真理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只要我们依从他们,他们就与我们同住”表若我们俯就。“(他们)就都听从哈抹和他儿子示剑的话”表同意。“凡出他城门的人”表他们将背离古人当中的教会教义。“于是,他们就给凡出他城门的所有男丁都行了割礼”表对外在事物的接受。
5323.“有人在他前面喊着:跪下”表经由信而来的承认,以及崇拜。这从“喊”和“跪下”的含义清楚可知:“喊”是指经由信而来的承认,如下文所述;“跪下”是指崇拜,因为在原文,“跪下”表示“屈膝”,而屈膝就是崇拜。事实上,属于意愿,因而属于爱或情感,随之属于生命的一切内在努力都有与它们相对应的外在行为或举止。这些行为和举止都是从外在事物与内在事物的实际对应关系中流出的。带来谦卑,并由此带来崇拜的神性敬畏,也有相对应的行为或举止,即屈膝,向前屈膝下跪,以及身体俯伏在地。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崇拜出自真正的谦卑,如果谦卑出自真正的神圣敬畏,就会有一种灵人的缺席,这会导致属灵层与属世层联结、因而膝盖所在的边界或中间区域处的关节的下跌。因为膝盖以下的部位对应于属世事物,而膝盖以上的部位则对应于属灵事物。正因如此,屈膝是代表崇拜的一种标志。对属天人来说,这种行为是自发的;但对属灵人来说,这是他们意愿的有意行为。
在以前的年代里,当国王乘战车经过时,人们会在他们面前屈膝下跪,因为国王代表主的神性真理,而“战车”表示祂的圣言。当人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时,这种崇拜的仪式就开始了;那时,国王并不认为这种崇拜是给他们本人的,而是给他们的王权;这王权不同于他们本人,只是附在他们身上。附在他们身上的王权是律法,由于律法来源于神性真理,所以只要国王是律法的守护者,这律法就附在这个王身上而受崇拜。因此,国王除了将守护律法的职责归给自己外,并不将任何王权归给自己。他越是远离这守护的职责,就越远离王权,因为他知道,除了律法以外,基于任何其它理由或来自任何其它源头的崇拜,即律法本身所受的崇拜之外的任何其它崇拜都是偶像崇拜。王权表示神性真理(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81, 4966, 5044, 5068节),因而王权是律法,律法本身就是一国居民所要照之生活的真理。由此可见,“跪下”或“屈膝下跪”表示崇拜。
由于“喊”也是一种对应于信所产生的一种活的称谢或承认的行为,所以当需要作出这种称谢或承认的外在标志时,喊也是古人所遵循的习俗。因此,在圣言的各个地方,当与信所产生的称谢和承认有关时,经上就会提到“喊”或“呼喊”。如经上论到施洗约翰说:
约翰为耶稣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来在我以前。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的。(约翰福音1:15, 23)
同一福音书:
他们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祂,喊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翰福音12:13)
路加福音:
耶稣对法利赛人说,若是这些人不作声,这些石头也会喊起来。(路加福音19:40)
由于“喊”表示信所产生的承认,因而表示由这承认所产生的接受,所以关于主,我们有时会读到,祂“喊着说”,如约翰福音(7:28,37;12:44);还有以赛亚书:
耶和华必像勇士出去,必像战士激动热心,要喊叫,大声呐喊。(以赛亚书42:13)
“喊”在反面意义上表示缺乏承认,因而表示厌恶(参看5016, 5018; 5027节);这种用法与虚假有关(2240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