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2.我蒙允许看到木星灵预备好后,如何被带上天堂,变成天使。在这种时候会有马车和马出现,它们如同着了火那样闪闪发光,就像载送以利亚的火车火马。如同着了火那样的闪闪发光的马车和马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由此可以代表:他们已经接受教导,并预备进入天堂。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发光的马表示被启示的理解力。
注: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AC 2761, 5321, 8215)。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 8381)。《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以利亚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圣言(AC2762, 5247)。由于教会的一切教义,以及对它的理解都来自圣言,故以利亚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AC 2762)。所以,他乘火车火马被提升(AC 2762, 8029)。
关于与大人的对应关系(续)
此处关于手、臂、脚、腰与大人的关系
4931.前面早已说明,整个天堂都与一个人及其各个器官、肢体、脏腑有相似之处。还说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堂与主有关;事实上,主是天堂全部中的全部,以致严格来说,天堂本质上是从主所接受的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因此,天堂划分众多区域,可以说和人的脏腑、器官、肢体一样多,并与这些也有一种对应关系。除非人与天堂,并通过天堂与主具有这样一种对应关系,否则人片刻不能存活。所有这些事物都通过流注彼此保持联系。
不过,所有这些区域都与两个国度有关,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属天国度是大人里面心脏的国度,属灵国度是肺脏的国度。和在人里面一样,这心脏和肺脏在大人的每一个部分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两个国度以神奇的方式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体现在人里面心脏与肺脏的结合,以及它们在各个肢体和内脏的运作的结合中。
当人还是一个胚胎,或尚在子宫里时,他处于心脏的国度。不过,一旦从子宫里挣扎出来,他就进入肺脏的国度。然后,他若通过信之真理肯让自己被引入爱之良善,那么就会从大人里面的肺脏国度返回到心脏国度。因为他由此第二次进入子宫,并再生。这时,这两个国度会再次在他里面结合,不过次序却是颠倒的。因为之前,他里面的心脏国度在肺脏的控制之下,但现在肺脏国度在心脏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一开始信之真理在他里面掌权,但后来仁之良善在他里面掌权。因为心脏对应于爱之良善,肺脏对应于信之真理(3635, 3883-3896节)。
921.“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表示主的一个代表。这从刚才的阐述清楚可知。古教会的所有宗教仪式都是主的代表,犹太教会也是如此。但在后来的时代,主要代表是祭坛和燔祭;祭牲因是洁净的牲畜和洁净的鸟,故照它们的象征意义而拥有其代表:洁净的牲畜表示仁之良善,洁净的鸟表示信之真理。当古教会成员献上这些东西时,就表示他们正在向主献上这些良善或真理的礼物。只有将这些东西献给主才会讨祂喜悦。而他们的后代,如外邦人,还有犹太人,却败坏了这些供物,甚至不知道它们具有这样的意义。他们将敬拜仅仅局限于外在事物。
祭坛是主的主要代表,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在其它仪式设立,约柜和圣殿被造之前,就连外邦人当中也有祭坛。这一事实从亚伯兰明显看出来,如他来到伯特利东边的山上,在那里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后来他被吩咐把以撒作为燔祭献在坛上(创世记22:2, 9);所以雅各在路斯,就是伯特利筑了一座坛(创世记35:6-7);摩西在西乃山下筑了一座坛,并献祭(出埃及记24:4-6)。所有这些事都发生在犹太人的祭祀制度和约柜被造之前,后来他们在旷野约柜的周围举行敬拜。外邦人当中也有祭坛,这一事实从巴兰明显看出来,巴兰对巴勒说,他要筑七座坛,预备七只公牛和七只公羊(民数记23:1-7, 15-18, 29-30);这一事实也可从经上吩咐拆毁列族的祭坛明显看出来(申命记7:5; 士师记2:2)。因此,以祭坛和祭物来举行神性敬拜并不是犹太人创立的新鲜事。事实上,人们在意识到把小公牛和其它动物烧在坛上之前,就已经筑祭坛了,尤其是用来纪念的祭坛。
“祭坛”表示主的一个代表,“献燔祭”由此表示对祂的敬拜,这一点从先知书很清楚地看出来,如在摩西五经,当论述祭司职分所属的利未人时,经上说: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要把香放在你鼻孔里,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申命记33:10)
这表示整个敬拜;因为“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表示内在敬拜,而“把香放在你鼻孔里,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表示相应的外在敬拜;所以这节经文表示整个敬拜。以赛亚书: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的主,他的眼目必注视以色列的圣者。他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以赛亚书17:7-8)
此处“仰望祭坛”明显表示将要被废除的一般的代表性敬拜。又:
当那日,在埃及陆地中间必有一座祭坛献给耶和华,在埃及的边界上必有一根柱献给耶和华。(以赛亚书19:19)
此处“祭坛”也表示外在敬拜。
耶利米哀歌:
主抛弃自己的祭坛,憎恶自己的圣所。(耶利米哀歌2:7)
“祭坛”表示沦为偶像崇拜的代表性敬拜。何西阿书:
以法莲为罪增添祭坛,它们对于他却成了犯罪的祭坛。(何西阿书8:11)
此处“祭坛”表示与内在分离的一切代表性敬拜,因而表示偶像崇拜。又:
伯亚文的高地,就是以色列的罪恶,必被毁灭;棘刺和蓟草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何西阿书10:8)
此处“祭坛”也表示偶像崇拜。阿摩司书:
我为以色列的过犯而察罚以色列的日子, 我也必察罚伯特利的祭坛,坛角必被砍下。(阿摩司书3:14)
此处“祭坛”同样表示已沦为偶像崇拜的代表性敬拜。
诗篇:
求你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进到神的祭坛前,到我欢喜快乐的神那里。(诗篇43:3-4)
此处“祭坛”明显表示主。因此,在古代和犹太教会,筑坛表示主的一个代表。由于对主的敬拜主要通过燔祭和祭物来进行,因而这些事物表示主要的代表性敬拜,所以很明显,祭坛本身表示这种代表性敬拜本身。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