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2.我蒙允许看到木星灵预备好后,如何被带上天堂,变成天使。在这种时候会有马车和马出现,它们如同着了火那样闪闪发光,就像载送以利亚的火车火马。如同着了火那样的闪闪发光的马车和马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由此可以代表:他们已经接受教导,并预备进入天堂。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发光的马表示被启示的理解力。
注: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AC 2761, 5321, 8215)。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 8381)。《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以利亚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圣言(AC2762, 5247)。由于教会的一切教义,以及对它的理解都来自圣言,故以利亚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AC 2762)。所以,他乘火车火马被提升(AC 2762, 8029)。
5573.有一个灵人曾出现在我的头上,却是看不见的。我被引导从烧焦的角或骨头的臭味和牙齿的恶臭察觉到他的存在。此后,一大群像乌云一样的人从下面朝我背后的一个较高位置上来。这些人也是看不见的,在我头顶上停了下来。我以为他们不可见是由于他们自己的聪明。然而,我被告知,他们在所获得的属灵气场那里是看不见的,但在所获得的属世气场那里是可见的。因此,他们被称为“看不见的属世灵人”。关于这些灵人,我所披露的第一件事是,他们以最勤奋、最狡猾和最熟练的方式努力避免暴露有关他们的任何事。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如何夺走别人所拥有的观念,并以不同的观念来取代它们,他们利用这些不同观念来防止暴露自己。他们的这种努力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由此得以明白,这些灵人活在肉身时就是那种不想叫自己的行为或思维得以暴露的人;他们通过换上一副表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达到这个目的。然而,他们没有利用这种伪装来来撒谎和骗人。
我发觉与我同在的这些灵人在肉身生活中曾是商人;然而,他们是那种其生命的快乐在于买卖本身,不怎么在于财富的商人,因此买卖本身可以说就是他们内在的驱动力,或说他们的灵魂。于是,我就把这一点告诉他们,并被引导说,做买卖决不会妨碍他们上天堂,天堂里的富人并不比穷人少。谁知他们却反对这种说法,声称他们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他们若要得救,就必须放弃买卖,把他们所有的都捐给穷人,使自己陷入悲惨境地。我被引导回答说,他们所说的不是真的,他们中间那些在天堂里的人既是善良的基督徒,也很富有;其中有些人极其富有,他们就不这么想。这些人以公众利益和对邻之爱为他们的目的;从事商业活动完全是为了服务于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财富上。他们自己之所以在下面,是因为他们纯粹是属世的,因而不信死后的生命,也不信地狱和天堂,甚至不信任何灵;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毫不犹豫地掠夺别人的财物,无情地看整个家庭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灭亡;并因此嘲笑凡向他们谈论属灵生命的人。
我也被指示他们对于死后生命、天堂和地狱拥有哪种信。有一个从左向右被提入天堂的人出现了。我被告知,这是一个新近死去,立刻被天使带往天堂的人。接着就有一场关于这个人的讨论。不过,尽管这些灵人也看见了这一幕,但他们拥有极强烈的不信的气场,并向周围散发,以致他们想使自己和其他人不去相信他们所看见的。由于他们的不信如此之大,所以我被引导告诉他们说,假如他们在世时偶然目睹一个躺在棺材里死去的人复活了,他们首先会说,他们不会相信,除非他们看见许多死人复活;他们若看见许多死人复活,仍会将这事归因于自然原因。此后,当这些灵人离开思考了一会儿后,他们说,一开始他们会认为他们所看到的是一个诡计。不过,他们补充说,当证明这不是诡计时,他们会相信这个死人的灵魂与使他复活的人有一种秘密的交流;最后相信有某种他们不理解的秘密,因为自然界有太多无法理解的事了。因此,他们无法被引导相信这种事的发生是由于自然界之上的某种力量。这揭示了他们信仰的性质,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绝无可能引导他们相信死后生命,或地狱、天堂的信仰。因此,这表明他们是完全属世的。当这样的灵人在天堂之光中显现时,他们似乎也没有脸,取而代之的是浓密的毛发。?
5247.“他就剃头,刮胡子”表就外层属世层的覆盖物而言的抛弃和所作的改变。这从“剃头,刮胡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剃头,刮胡子”是指抛弃外层属世层的覆盖物;因为所剃的“头发”表示外层属世层(参看3301节)。毛发,无论头上的,还是胡须上的,在大人中对应于外层属世层。这解释了为何在天堂之光中,感官人,即那些除了属世之物外什么也不信,也不想去明白除了他们能用感官觉知的东西外,更内在或更纯粹的事物如何会存在的人在来世显得多毛。他们看上去毛烘烘的,以致他们的脸除了胡须外,几乎什么都不是。我经常看见这种满是毛发的脸。但理性人,也就是属灵人,因属世层在他们里面处于恰当的从属地位,故看似有整洁的头发。事实上,在来世,凭头发就能知道灵人在属世层方面的品质或性质。灵人头上之所以出现头发,是因为在来世,灵人看上去和世人一模一样。正因如此,圣言有时也描述人们所看见的天使的头发。
综上所述,明显可知“剃头,刮胡子”表示什么,如以西结书:
祭司利未人撒督的子孙当脱下供职的衣服,放在圣屋内,穿上别的衣服,免得因他们的衣服使民成圣。不可剃头,也不可留长发,只可剪头发。(以西结书44:15,19-20)
这论及新殿和新祭司职分,也就是新教会。“穿上别的衣服”表示神圣真理;“不可剃头,也不可留长发,只可剪头发”表示不抛弃属世层,只采取措施使它变得和谐一致,从而使它变得顺从。凡相信圣言神圣的人都能看出,先知所提到的描述新地、新城、新殿和新祭司职分的这些和其它所有细节都不可照字面来理解。如祭司利未人撒督的子孙当脱下供职的衣服,穿上别的衣服,只可剪头发就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相反,先知所给出的每一个和一切细节都表示诸如属于一个新教会的那类事物。
在摩西五经中,关于大祭司、亚伦的子孙和利未人的条例若不包含神圣之物在里面,也不会被制定:
在弟兄中作大祭司,头上倒了膏油,又承接圣职,穿了圣衣的,不可剃头,也不可撕裂衣服。(利未记21:10)
亚伦的子孙不可使头光秃,不可剃除胡须的周围;要归他们的神为圣,不可亵渎他们神的名。(利未记21:5-6)
你洁净利未人当这样行。用除罪水弹在他们身上,又叫他们用剃头刀刮全身,洗衣服,洁净自己。(民数记8:7)
这些条例若非含有神圣观念在里面,永远不会被赋予。在这些条例中(即大祭司不可剃头,也不可撕裂衣服;亚伦的子孙不可使头光秃,不可剃除胡须的周围;洁净利未人要叫他们用剃头刀刮全身)能有什么神圣之物,或教会之物呢?确切地说,拥有顺从内在人或属灵人的外在人或属世人,进而拥有顺从神性的这二者,就是这些条例里面的神圣观念;也是当世人阅读这些圣言经文时,天使所觉察到的。
这也适用于归耶和华为圣的拿细耳人:
若在他旁边忽然有人碰巧死了,以致沾染了他离俗的头,他要在得洁净的日子剃头,就是在第七日剃头。离俗的日子满了,拿细耳人要在会幕门口剃离俗的头;把头发放在平安祭下的火上。(民数记6:9,13,18)
至于何为拿细耳人,他代表哪方面的神圣,可参看前文(3301节)。若不藉着对应知道“头发”是什么意思,因而知道拿细耳人的头发对应于哪方面的神圣,没有人能理解为何神圣之物居于他的头发。同样,谁也不明白参孙力气的源头如何在他的头发中;在以下描述中,参孙将其告诉了大利拉:
剃头刀向来就没有上过我的头,因为我自出母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若我剃了,我的力气就离开我,我便软弱像别人一样。大利拉叫了一个人来剃除他头上的七条发绺,他的力气就离开他了。后来他的头发被剃之后,又开始渐渐长起来了,力气便又回到他身上。(士师记16:17, 19, 22)
若没有对应的任何知识,谁能明白主的神性属世层由拿细耳人代表,或“离俗”没有其它含义,参孙的力气是由于这种代表?
不知道圣言拥有一个内义,字义用来代表包含在内义中的真实事物之人,尤其不相信的人,几乎不承认这些事物有任何神圣之物;而事实上,最神圣之物就在它们里面。人若不知道,尤其不相信圣言拥有神圣的内义,就不可能知道以下经文里面包含什么,如耶利米书:
真理已经灭绝,从他们的口中剪除。要剪掉你离俗的头发,把它扔掉!(耶利米书7:28-29)
以赛亚书:
到那日,主必用大河外赁的剃头刀,就是亚述王,剃头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以赛亚书7:20)
弥迦书:
你使头光秃,为你所喜爱的儿女剪除你的头发,你要剃头,要大大地光秃,如同秃鹰,因为他们都必流亡而离开你。(弥迦书1:16)
他不知道有何神圣包含在有关以利亚的记载中,因为以利亚是长满毛发的人,腰束皮带(列王纪下1:8);也不知道为何戏笑以利沙秃头的童子被林中出来的母熊撕裂(列王纪下2:23,24)。
以利亚和以利沙都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因而代表圣言本身,尤其代表先知部分(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2762节)。“长满毛发”和“皮带”表示字义,“长满毛发的人”表示就真理而言的字义,腰间的“皮带”表示就良善而言的字义。事实上,圣言的字义就是它的属世意义,因为它采用的观念是由世上的事物形成的;而内义是属灵意义,因为它采用的观念是由天上的事物形成的。这两种意义就像人的内在与外在那样彼此关联。不过,由于内在离了外在无法存在,因为外在是内在持续存在所在的次序最后和最低层级,所以戏笑以利沙“秃头”是对圣言的毁谤,暗示它缺乏外在,因而圣言没有适合人理解的那层意义。
由此可见,圣言的一切细节都是神圣的。然而,没有人能发现圣言里面的这种神圣,除非他熟悉内义;然而,它的一点迹象会从天堂流入相信圣言为神圣的人。这种流注通过天使所知的内义实现;这内义虽然不能被人理解,却仍在他里面激发一种情感,因为知道内义的天使所感受到的情感会传给他。由此也明显可知,圣言已被赋予世人,以便他能与天堂交流,并且天堂里的神性真理能通过流入他而在他里面激发情感。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