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3

83.他们被带入的天

83.他们被带入的天堂出现在他们星球的右边,因而与我们地球天使的天堂隔离。这个天堂的天使身穿点缀着小金星的闪亮蓝衣。这是因为他们在世时就喜欢这种颜色。他们还认为,这是最为属天的颜色,主要因为他们处于对应于这个颜色的爱之良善。略带红色或火焰色的蓝色对应于属天之爱的良善;略带白色或闪光的蓝色对应于属灵之爱的良善(AC 9868)。

属天的奥秘 #2967

2967.“商人通用

2967.“商人通用”表示适合他们的状态,这从“商人”、因而“商人通用”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商人”表示那些拥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的人,而“货物”或“商品”表示那些知识或认知本身。因此,“商人通用的银子”表示一个人所能接受的真理的量,换句话说,适合各人的状态和能力的真理。谁都能看出,加上去的这个短语包含某种奥秘。
下面会说明“商人”和“货物”的具体含义,但整个短语的大体含义是这样:凡正在被改造和重生的人都被主赋予仁和信,但各人照自己的能力和状态来接受。因为人从幼年起所吸收的邪恶和虚假使得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和别人一样接受被赋予的东西。在一个人能被重生之前,这些邪恶和虚假必须先经历荒废,或被剥离。荒废或剥离后剩余的属天和属灵生命的量就决定了剩下的东西能被真理光照,并富有良善的程度。那时获得生命的,正是余剩,也就是被储存在一个人里面的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这些良善和真理是人从童年早期甚至直到改造时所获得的,并且这个人可能获得的多一些,那个人可能获得的少一些。它们被保存在他的内在人里面,无法被带出来,除非他的外在人被带入与内在人相对应的状态,这主要通过试探和多种多样的荒废实现。事实上,违背良善和真理的肉体欲望(就是诸如爱自己和爱世界的那类欲望)必须先沉寂下来,或处于休眠状态。在此之前,属于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的属天和属灵事物或渴望无法流进来。这就是为何各人都照自己的状态和能力被改造。主也以关于往国外去的人的比喻教导了这一点:
他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财产托付给他们;一个给了五个他连得(talents,希腊文,他连得),一个给了二个,一个给了一个,各照各自的才干。那领五个他连得的拿它们做买卖,另外赚了五个;那领二个的,也照样另赚了二个。(马太福音25:14-17等)
这样的教导也出现在关于十个仆人的比喻中,他交给仆人们十锭银子去作生意(路加福音19:12-13等)。
“商人”表示那些拥有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的人,“货物”表示这些知识或认知本身,这一点从刚才所引用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的经文,以及接下来的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西结书:
对推罗说,推罗啊,你是住在海口的人,是众民的交易者,交易通到许多海岛。他施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就作你的客商,拿银、铁、锡、铅兑换你的货物。雅完、土巴、米设都与你交易;他们用人的灵魂和铜器兑换你的货物。底但与你交易;许多海岛作你手下的市场。亚兰因你的手工品很多,就作你的客商;犹大和以色列地都与你交易;他们用米匿的麦子、饼、蜜、油、止痛香膏兑换你的货物。大马色因你的手工品很多,又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因黑本酒和察哈尔羊毛,就作你的客商。但和雅完拿纺成的线兑换你的货物。底但人用战车的敞篷与你交易。阿拉伯人和基达的一切首领因羊羔,公绵羊,公山羊,就作你的客商,他们因这些就作你的客商。示巴和拉玛的商人,他们以各类上好的香料与你交易。哈兰人、干尼人、伊甸人、示巴的商人,亚述人、基抹人与你交易。这些商人以美好的货物与你交易。(以西结书27:3, 12-13, 15-24)
这几节经文论及推罗,“推罗”表示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参看1201节),这从包含在这几节经文中的具体细节清楚看出来。此处提到的“交易”、“兑换”和“货物”没有其它含义,仅仅是指这些知识或认知;因此,推罗被称为“住在海口的人”;“水”表示知识或认知,“海”表示这些知识或认知的汇集(参看28节)。推罗还被称为“众民的交易者,交易通到许多海岛”,也就是说,甚至通到那些敬拜离真正的敬拜更遥远的人,“海岛”表示更遥远的敬拜形式(参看1158节)。至于“他施”表示什么,这在前面已经解释了(1156节)。他施的“银、铁、锡、铅”表示处于自己适当次序中的真理的不同层级,直到最外在或最后的那种,也就是感官真理。至于“银子”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1551, 2048节),“铁”表示什么(425-426节),以及“雅完、土巴、米设人”表示什么(1151-1153, 1155节)。来自这些地方的“人的灵魂”和“铜器”表示与属世生命有关的事物:“灵魂”表示来自主的一切生命(参看1000, 1040, 1436, 1742节);“铜器”表示从那生命所获得的属世良善(425, 1551节)。前面解释了“底但”表示什么(参看1172节),“亚兰”(Syria,即叙利亚)表示什么(参看1232, 1234节)。“犹大和以色列地用米匿的麦子、饼、蜜、油、止痛香膏与你交易”表示来自圣言的属天和属灵事物。所提到的其他民族及其货物则表示真理和良善的各种属和种,因而表示“推罗”所指的那些人拥有的知识或认知。
以西结书以下面这些话很清楚地表明,这些知识或认知是智慧和聪明的源头:
人子啊,你要对推罗的君王说,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得了财富,你得了金银收入你的宝库。你靠自己的丰富智慧和贸易增加你的财富,因你的财富,心里就高傲。所以,看哪,我必使外人,就是列族中的强暴人临到你这里。(以西结书28:2, 4-7)
此处显而易见,他们交易的货物表示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因为智慧和聪明的源头就是这些知识或认知,而不是其它的。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你靠自己的智慧聪明得了财富,你得了金银收入你的宝库。”但当知识或认知是为了自我,为了获得显赫和名声,或财富时,它们就没有任何生命可言;那些获得它们的人会完全丧失它们。活在肉身时,他们因信奉虚假而非真理,信奉邪恶而非良善而丧失它们,在来世甚至会完全丧失那些真实事物。这就是为何经上说:“因你的财富,心里就高傲。所以,看哪,我必使外人(即虚假),就是列族中的强暴人(即邪恶)临到你这里。”
在以西结书的另一处:
推罗就像从海中间被剪除的一座城;你的货物由海上运出时,你就使许多人民满足;你以众多财富、货物,使地上的君王丰富。如今你在水的深处被海打破;你的货物和你中间所有的同伴都沉下去了;列民中的客商都向你发嘶声。(以西结书27:32-34, 36)
以赛亚书:
论推罗的预言。海岛的居民,就是航海的西顿商人哪,当静默无言;他们充满了你;在大水之上,西曷的种、尼罗河的庄稼是她的进项,你是列族的商埠。谁策划这事来攻击推罗呢?他是赐自己冠冕的,他的商人是王子。(以赛亚书23:2-3, 8)
这论及推罗的荒废。
启示录说,巴比伦也有“交易”和“货物”,但它们是被玷污的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和被歪曲的真理的知识或认知:
巴比伦使列族喝她邪淫烈怒的酒,地上的君王素来与她行淫,地上的客商因她极度奢华就发了财。地上的客商也都为她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朱红色料。这些物件的客商藉着她发了财,因怕她的折磨,就远远地站着哭泣悲哀。(启示录18:3, 11-12, 15)
“巴比伦”表示敬拜,这敬拜的外在看似神圣,但内在却是亵渎(参看1182, 1283, 1295, 1304, 1306, 1326节)。由此明显可知它的“交易”和“货物”是什么。
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表明,“商人”表示一个为自己获取真理和良善的知识或认知,并由此获得聪明和智慧的人:
天国又好像商人寻找好珍珠,发现一颗重价珍珠,就去卖掉他所有的一切,买了它。(马太福音13:45-46)
“好珍珠”是指仁爱,或信之良善。
以赛亚书表明,良善和真理的一切知识或认知都来自主:
耶和华如此说,埃及劳碌得来的,古实和西巴人,就是身量高大之人的货物必过来归你,也要属你。他们必随从你,带着锁链过来向你下拜,祈求你说,神只在你们中间,此外再没有别神。(以赛亚书45:14)
这论及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
由此可见“交易”,也就是买卖,是什么意思,即:为自己获取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并通过它们获得良善本身。以赛亚书表明,这良善唯独从主那里获得:
凡口渴的,都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以赛亚书55:1-2)
此处“买”表示为自己获取,“酒”表示属灵真理(1071, 1798节),“奶”表示属灵良善(2184节)。谁都能看出,“就近水来”在此不是指到水这里来,“买”不是指购买,“银子”不是指银子,“酒和奶”也不是指酒和奶。相反,它们表示可以说在内义上对应于它们的那种事物。因为圣言是神性,它的一切词语虽来自自然界和人的感官印象,但都有与它们相对应的神性属灵和属天事物。圣言只以这种方式而为神启的。

属天的奥秘 #920

920.本节描述了古

920.本节描述了古教会总体上的敬拜,并且是以“祭坛和燔祭”来描述的,“祭坛和燔祭”是一切代表性敬拜的主要元素。然而,我们首先要描述一下上古教会的敬拜是何性质,由此表明通过代表敬拜主是如何兴起的。上古教会成员只有内在敬拜,就是天上所献的那种,因为在他们当中,天堂与人交流,以至于他们成为一体。这种交流就是感知,前面频繁提到过这种感知。因此,他们因是天使般的人,故是内在人。他们的确感觉到属肉体和世界的外在事物,但却不关心它们。他们在每个感官对象中都感知到某种神性和天堂之物。例如,当看到一座高山时,他们感知到的不是一座山的概念,而是高的概念,并从高而感知天堂和主。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主住在至高处,并被称为“至高至上者”(Most High and Lofty One);又为何后来对主的敬拜在山上举行。这同样适用于其它一切对象。如,当观察早晨时,他们不会感知一天的早晨,而是感知天堂之物;它就像人们心智中的早晨和黎明,主由此被称为“早晨”、“东方”和“黎明”。同样,当看到一棵树及其果和叶时,他们并不关心这些,而是仿佛看到以它们来代表的人。他们在果实中看到爱和仁,在叶子中看到信。教会成员由此不仅被比作一棵树、一个园林,他里面的东西则被比作果和叶,甚至还被如此称呼。这就是那些拥有天堂和天使般的观念之人的性质。
谁都能知道,一个总体观念掌管一切细节,因而掌管一切感官对象,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以至于人不会注意到这些对象,除非它们流入他的总体观念。因此,对内心快乐的人来说,他所听到和看到的一切似乎都洋溢着欢声笑语;而对内心悲伤的人来说,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忧伤难过。这同样适用于其它情况,因为总体情感就存在于一切细节里面,并使细节在总体情感中被看到和听到;而其它一切事物甚至都不显现,仿佛不存在或微不足道。上古教会成员就是这种情况。他眼中看到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如天堂一般;因此,对他来说,一切事物可以说都是活的。由此清楚可知上古教会的神性敬拜是何性质,即:它是内在的,决不是外在的。
然而,当教会衰落,如在其后代当中的情形,这种感知或与天堂的交流开始消失时,一种不同的情况开始出现。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感官对象中感知到任何天堂之物,只感知到世俗之物。他们对世俗之物的感知越多,他们的感知就越少。最终,大洪水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代在这些物体中只看到世俗、肉体和尘世之物。天堂就这样与人类分离,并且只能以一种极其遥远的方式与人类交流。现在与地狱的交流向人打开,他从地狱获得其总体观念;如前所述,一切细节观念都源于这总体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天堂观念临到他们时,这观念对他们来说一文不值。最后,他们甚至不愿承认任何属灵或属天之物的存在。人的状态就这样被改变和颠倒。
主因预见人类的状态会变成这样,故规定信之教义事物要得以保存并可获得,好叫人们能知道属天之物和属灵之物。前面提到的那些被称为“该隐”的人和那些被称为“以诺”的人从上古教会成员那里搜集了这些教义事物。这就是为何经上论到该隐说,给他立一个记号,免得人杀他(参看创世记4:15,393, 394节);论到以诺说,神将他取去(创世记5:24)。这些教义事物完全由符号语言,因而由看似神秘之物构成。也就是说,它们由地面上各种具有属灵意义的物体构成,如:山,它们表示天上的事物和主;早晨和东方,它们也表示天上的事物和主;各种树及其果实,它们表示人及其天堂事物;等等。诸如此类的事物构成他们的教义事物,这一切都是从上古教会的符号和象征中搜集而来的。因此,他们的著作也具有这种性质。由于他们仰慕这些代表或教义事物中的神性和天堂之物,并且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它们,还由于这些教义事物的古老性,所以他们开始并被允许将这类事物作为其敬拜的基础。这就是他们在山上、小树林和各树木中间举行敬拜的起源,也是他们露天的柱子或雕像,以及后来祭坛和燔祭的起源;祭坛和燔祭最终成为一切敬拜的主要特征。这种敬拜始于古教会,又从古教会传给他们的后代和周边所有民族。蒙主的神性怜悯,这些和其它许多事容后再述(1238, 1241, 2180: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