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3

83.他们被带入的天

83.他们被带入的天堂出现在他们星球的右边,因而与我们地球天使的天堂隔离。这个天堂的天使身穿点缀着小金星的闪亮蓝衣。这是因为他们在世时就喜欢这种颜色。他们还认为,这是最为属天的颜色,主要因为他们处于对应于这个颜色的爱之良善。略带红色或火焰色的蓝色对应于属天之爱的良善;略带白色或闪光的蓝色对应于属灵之爱的良善(AC 9868)。

属天的奥秘 #3597

3597.创世记27

3597.创世记27:34-40.以扫听了他父亲的话,就大声痛哭,对他父亲说,我父啊,也给我吧,给我祝福吧。以撒说,你兄弟已经带着诡计来将你的福分夺去了。以扫说,他不是名叫雅各吗?他取代了我两次;他从前夺了我长子的名分;看哪,他现在又夺了我的福分。以扫又说,你没有给我保留个祝福吗?以撒回答以扫说,看哪,我已立他为你的主,使他的众弟兄都给他作仆人,并用五谷新酒供养了他。我儿,我还能为你作什么呢?以扫对他父亲说,我父啊,难道你只有这一个祝福吗?我父啊,也给我吧,给我祝福吧。以扫就放声而哭。他父亲以撒回答他说,看哪,你的住处必有地上的肥土,天上的甘露。你必靠着你的剑生活,又必服侍你的兄弟;到你向他掌权的时候,你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他的轭。
“以扫听了他父亲的话”表示从神性良善洞察属世良善;“就大声痛哭”表示伴随状态颠倒的巨大变化;“对他父亲说,我父啊,也给我吧,给我祝福吧”表示属世良善渴望与神性良善结合,即便真理已经通过它被结合;“以撒说,你兄弟已经带着诡计来”表示秩序的颠倒;“将你的福分夺去了”表示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结合。
“以扫说,他不是名叫雅各吗”表示属世真理的性质;“他取代了我两次”表示它颠倒了秩序;“他从前夺了我长子的名分”表示丧失优先权;“看哪,他现在又夺了我的福分”表示丧失结合;“以扫又说,你没有给我保留个祝福吗”表示在以前的状态下,属世良善难道不能以任何方式结合吗?
“以撒回答以扫说”表示教导或告知;“看哪,我已立他为你的主”表示在那种状态下,属世真理要统治属世良善;“使他的众弟兄都给他作仆人”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对良善的情感表面上要从属于对真理的情感;“并用五谷新酒供养了他”表示它的良善和真理,和前面一样(3580节);“我儿,我还能为你作什么呢”表示在那种状态下,良善没有别的东西了。
“以扫对他父亲说”表示属世良善的洞察;“我父啊,难道你只有这一个祝福吗”表示在那种情况下,属世良善难道就没有任何东西能与它联合吗?“我父啊,也给我吧,给我祝福吧”表示它渴望结合,即便真理已经通过它被结合;“以扫就放声而哭”表示变化的一个进一步的状态。
“他父亲以撒回答他说”表示对属世良善的感知,即它要变成神性;“看哪,你的住处必有地上的肥土”表示从神性良善获得的生命;“天上的甘露”表示它来自神性真理。
“你必靠着你的剑生活,又必服侍你的兄弟”表示只要真理正在与良善结合,那么良善表面上就占据较低位置;“到你向他掌权的时候”表示它要占据优先位置;“你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他的轭”表示这时,结合将通过良善实现,或说良善将成为实现结合的手段,真理将成为良善之真理。

属天的奥秘 #4489

4489.“岂不都归

4489.“岂不都归我们吗”表这两种良善与真理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这从整个思路清楚可知,其实质是:上古教会的良善与真理在某种程度上仍存留在哈抹和示剑及其家族中,它们将出自古教会并存在于雅各后代当中的良善与真理取得一致。因为设立在雅各后代当中的宗教仪式无非代表并表示上古教会的内在事物的外在事物。因此“岂不都归我们吗”或属于他们表示它们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
举例说明这一点。他们用来献祭的祭坛是耶和华的主要代表(921, 2777, 2811节);它因此也成为被称为“希伯来教会”的古教会敬拜的基础,故建造祭坛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具有代表性,如祭坛的尺寸,即高、宽、长;祭坛的石头、祭坛的青铜华盖、坛角,以及坛上常常烧着的火,除此之外还有祭物和燔祭。它们所代表的是属于主并出自主的真理与良善。这些都是敬拜的内在事物,它们因表现在外在事物中,故与上古教会的真理并良善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形式。
它的尺寸,即高、宽、长,一般表示良善、真理和源于这些的神圣(参看650, 1613, 3433, 3434, 4482节);它的石头尤表低级真理(1298, 3720节);制成祭坛周围华盖的青铜表示属世良善(425, 1551节);坛角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之能力(2832节);坛上的火表示爱(934节);祭物和燔祭照其各个种类而表示属天和属天事物(922, 1823, 2180, 2805, 2807, 2830, 3519节)。由此明显可知,内在事物就包含在这些外在事物里面,就内在事物而言,这两个教会是一样的;这同样适用于敬拜的所有其它仪式。
但那些属上古教会的人对这些外在事物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是内在人,主在他们中间经由内在途径流入进来,并教导他们何为良善。对他们来说,良善的变化和不同就是真理,他们由此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在主的国度中都代表什么;因为整个世界或整个自然界就是代表主国度的舞台(2758, 3483节)。但那些属古教会的人并非内在人,而是外在人;因此,主无法在他们中间经由内在途径流入进来,只能经由外在途径流入,教导他们何为良善。一开始,主通过诸如系代表和有意义符号的那类事物流入并教导他们,代表教会由此产生;后来则通过被代表并表示的良善与真理的教义事物流入,基督教会由此产生。就其内在形式而言,基督教会本质上和代表教会是一样的;但代表教会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自主降世后就被废除了,因为每一个事物都代表祂自己,因而代表其国度的事物;事实上,这些源于祂,可以就是祂自己。
但上古教会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差别,就像白天的阳光与夜晚的月光、星光之间的差别那样大。因为从内在或在先的途径来看良善,就像白天在阳光下看一样;而从外在或在后的途径来看良善,则像晚上在月光或星光下看一样。上古教会与古教会之间的差别差不多也是这样,只是那些属基督教会的人若承认内在事物,或相信并行出主所教导的真理与良善,就能住在更充足的光中。良善本身在这二者里面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在光明中看良善,一个在模糊中看良善。那些在光明中看良善的人能看见无数奥秘,几乎和天上的天使差不多,也会被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打动;而那些在模糊中看良善的人,几乎看不到任何没有疑问的东西,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会与夜晚的阴影混在一起,也就是说,与虚假混在一起,并且无法从内在打动任何人。由于良善在这两个教会中是一样的,所以真理也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何“岂不都归我们吗”这句话表示这两种良善与真理将是一样的,并具有相同的形式。因为如前所述,哈抹和示剑是上古教会的余留,而雅各的后代属于被称为“希伯来教会”的古教会,尽管他们只对该教会的外在事物感兴趣。但哈抹和他儿子示剑因接受割礼而犯下大罪,这一事实可见于下文(449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