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603.“你必从你颈项上折断他的轭”表示这时,结合将通过良善实现,或说良善将成为实现结合的手段,真理将成为良善之真理。这从“从颈项上折断轭”的含义清楚可知,“从颈项上折断轭”是指释放。因为“颈项”表示流注和联系,因而表示结合;而“颈项上的轭”表示阻塞和切断(参看3542节);因此,“从颈项上折断轭”表示从这种阻塞和切断中释放,因而表示通过良善结合。它还表示真理成为良善之真理,因为当不再有任何阻塞和切断时,良善就会流入,并与真理结合。
至于此处是什么情况,这从目前为止的阐述和说明可以看出来。但很少有人明白真理表面的优势和在此期间良善暂时的劣势是什么意思,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反思这些问题,甚至不反思这一事实:良善不同于真理(此处会给出一些解释)。此外,那些过着爱自己和爱世界的生活之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良善,因为除了来自这个源头或这种生活的良善外,他们不相信任何良善的存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良善,故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理,因为真理是良善的伴侣,或说真理是从良善生长出来的。诚然,他们从启示中知道良善在于爱神和爱邻,真理在于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但他们没有照之生活,所以对这良善和真理没有感知,只有脱离感知的知识。事实上,那些正在重生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良善,直到他们完成重生。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以为真理就是良善,照真理而行就是良善;而事实上,那时他们所行的并不是良善,而是真理。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就处于以“雅各”和赋予他的“祝福”来描述的状态。但当他到达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行善的状态时,也就是说,当他完成重生时,就到达以赋予以扫的祝福来描述的状态。
这一点可通过一个处于生命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之后处于第三和第四个阶段的人所遇到的那些事来说明。在第一个阶段,人仅凭记忆知道包含在圣言中的事物,同样知道信之教义事物。在这个阶段,他还相信,当他从圣言和教义知道许多东西,并能将其中一些应用于其他人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生活时,自己就是良善的。在第二个阶段,当他长大,更加成熟时,就不满足于仅凭记忆知道包含在圣言和教义中的事物,而是开始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反思它们;他越从自己的思维往这些事物上添加东西,就越高兴。于是,他便出于一种世俗的爱而处于对真理的情感;这种世俗的爱也是他进一步学习否则就会被他忽略的许多东西的一种手段。在第三个阶段,他若在那些能够重生的人之列,就开始思想功用,并反思他为了功用而在圣言中读到,并从教义中吸收的东西。当他处于这种状态时,秩序就反转过来了;也就是说,真理不再那么被置于首位。但在第四个阶段,就是当他重生的阶段到来时,由于现在的状态是完满的(参看2636节),所以他为了生活的良善而热爱圣言和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也就是真理),因而出于生活的良善而热爱它们。因此,直到此刻一直看似占据第二位的良善现在占据第一位。
良善之所以看似占据第二位,是因为它从至内层隐藏在他的一切情感中。它也不能显现,因为它被在它外面诸如与它不一致的那类事物包围,也就是说,被诸如构成自我荣耀和世界荣耀的那类空虚和毫无价值的事物包围。但这个人重生之后,这些事物就会退去;而从至内层隐藏起来的良善可以说从牢里出来,并进入那些在外面的事物,把真理变成它自己的,也就是使它们成为良善之真理,以这种方式显现。
在此期间,人里面的良善就是某种可以说他并非有意识地意愿,但却存在于他的意愿里面,存在于他思维的一切细节里面,因而存在于他所做的一切事里面的东西。他没有意识到他拥有这种他并非有意识地意愿的东西,因为他感知不到自己里面不是他自己的,也就是不是他所意愿的任何东西。不是他所意愿的东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东西;另一方面是经由天堂从主那里流入的东西。随着一个人逐渐长大,如果他是那种不允许自己重生的人,那么他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东西就会越来越表现出来,因为他从他的遗传中汲取邪恶,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或使它们适合自己。但对那些正在重生的人来说,并非有意识地意愿,然而却经由天堂从主流入的东西会在成年显现;在此期间,这种活动安排并掌管他们的思维,以及意愿的每一个细节,尽管这种活动是看不见的。
9863.“你要给它镶上镶石头”表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真理本身,都源于同一种良善。这从胸牌和“镶石头”的含义清楚可知:此处“它”所指的胸牌是指从主的神性良善闪耀出来的神性真理(参看9823节);“镶石头”是指在其适当次序中的真理。因为胸牌照着以色列人的名字镶满宝石;“石头”在一般意义上表示在次序最低层的真理(114, 643, 1298, 3720, 6426, 8609节);“宝石”,如胸牌上的那种,表示从良善闪耀出来的真理(9476节)。之所以说“源于同一种良善”,是因为一切真理只源于一种良善。该良善就是主里面的爱之良善,因而是主自己;所以它是来自主的爱之良善,也就是主里面的爱之良善或对主之爱的良善。因为从主流入并与世人、灵人或天使同住的良善表面上看,好像是他们的;正因如此,主里面的爱或对主之爱就是从主所获得的爱。这良善就是一切真理所源于的那独一良善,真理之间的次序也始于这良善,因为真理就是良善的外在形式。
胸牌中的宝石表示源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宝石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约翰所写的启示录:
新耶路撒冷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橄榄石,第八是绿柱石,第九是黄玉,第十是绿玉,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启示录21:19, 20)
这些宝石表示教会的真理,就是神之真理,这一点从“新耶路撒冷城”、“城墙”和“城墙的根基”的含义明显看出来:“新耶路撒冷城”表示将要取代我们当今教会的新教会;因为启示录论述了现在教会的状态,甚至直到它的结局;然后论述了一个新教会,就是从天而降的圣耶路撒冷;“城墙”表示捍卫它的信之真理;“城墙的根基”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那里按名所提到的宝石标明了在其适当次序中的这些真理本身。谁能看出,耶路撒冷不会从天而降,关于它所说的其它事也不会照字面上所描述的那样发生;相反,这段描述在每个细节上都表示诸如与教会有关的那类事物。“城墙的根基”表示信之真理,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这些真理是保卫教会免受一切攻击的,如同城墙保卫一座城那样。“耶路撒冷”是指教会(参看2117, 9166节);“城墙”是指保卫教会的信之真理(6419节);“根基”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9643节)。
以西结书:
人子啊,你为推罗王作起哀歌,对他说,主耶和华如此说:你智慧充足,全然美丽。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就是红宝石、红璧玺、金钢石、水苍玉、红玛瑙、碧玉、蓝宝石、绿宝石、红玉和黄金。你在神的圣山上,行走火石中间。(以西结书28:12-14)
此处“宝石”也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因为就内在代表意义而言,“推罗”是指一个拥有由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所生的聪明和智慧的人(1201节)。这就是为何经上论到它的王说:他“智慧充足,全然美丽”;“智慧”论及良善,“美丽”论及真理;因为天上的一切智慧皆来自良善,一切美丽皆来自源于良善的真理。“伊甸园”表示由良善构成的聪明(100节),“园”表示聪明本身(100, 108, 2702节)。由此明显可知那里按名所提到的“石头”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从下文可以清楚看出,胸牌上的每样宝石究竟表示哪些源于良善的真理。它们表示整体上一切真理和良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宝石有十二种,它们上面刻着以色列人,也就是各支派的名字;因为“十二支派”表示整体上天堂和教会的良善和真理(3858, 3926, 3939, 4060, 6335, 6337, 6397节);由此表示天使和那里的一切社群(7836, 7891, 7996, 7997节);十二支派的含义照着圣言中提及它们的顺序而各不相同(3862, 3926, 3939, 4603, 6337, 6640节);“十二”表示全部或一切(3272, 3858, 797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