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3

83.他们被带入的天

83.他们被带入的天堂出现在他们星球的右边,因而与我们地球天使的天堂隔离。这个天堂的天使身穿点缀着小金星的闪亮蓝衣。这是因为他们在世时就喜欢这种颜色。他们还认为,这是最为属天的颜色,主要因为他们处于对应于这个颜色的爱之良善。略带红色或火焰色的蓝色对应于属天之爱的良善;略带白色或闪光的蓝色对应于属灵之爱的良善(AC 9868)。

属天的奥秘 #4592

4592.“他父亲却

4592.“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表示属天层的属灵层的性质。这从“便雅悯”的代表清楚可知,“便雅悯”是指属天层的属灵层。这在前面(参看4585节)已经解释过了,也就是说,它是存在于属灵层与属天层,或属灵人与属天人之间的居间部分。在原文,“便雅悯”表示“右手之子”;而“右手之子”表示源于属天良善的属灵真理,因而表示能力,因为良善通过真理拥有能力(3563节)。“儿子”表示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3373节),“手”表示能力(878, 3091, 3563节);因此,“右手”表示至高能力。由此可见“坐在神的右手边”表示什么,即从源于良善的真理那里所得来能力状态(3387节);当论及主时,这句话表示全能,以及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如诗篇110:1;马太福音22:44; 26:63, 64;马可福音14:61, 62; 16:19;路加福音22:69)。由于它表示神性能力,故经上说“神能力(或美德)的右手边”,是指全能。
由此明显可知,“便雅悯”在真正意义上表示什么,即表示源于“约瑟”所表属天良善的属灵真理。因此,这二者一起构成属灵人和属天人之间的居间部分,如前所述(4585节)。但这良善与这真理不同于“犹大”所代表的属天层,和“以色列”所代表的属灵层;前者更高或更内在,而后者更低或更外在,因为如前所述,它们是一个居间物,或构成居间物。不过,除了被天堂之光启示的人外,没有人能对“约瑟”所代表的良善和“便雅悯”所代表的真理拥有任何概念。天使对它们拥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因为形成其思维的一切观念都是出自主的天堂之光的产物,他们在这光中看到觉察到无穷无尽的人所不能理解,更不能说出的事物。
以下列内容为例。所有人生来都是属世的,无一例外,却都具有要么变得属天、要么变得属灵的能力;而唯独主生来属灵-属天。正因如此,主出生在伯利恒,就是便雅悯地的边界所在之地,因为“伯利恒”表示属天层的属灵层,“便雅悯”代表属天层的属灵层。之所以唯独主生来是属灵-属天的,是因为神性在祂里面。凡未居于天堂之光的人绝无可能理解这些事,因为居于尘世之光,由此拥有觉知的人几乎不知道何为真理,何为良善,更不知道什么叫逐层上升到真理与良善的更内层,因而完全不知道每个层级中真理与良善的无数事物,这些无数事物如在正午之光中那样显现在天使面前。由此明显可知,与世人的智慧相比,天使的智慧是何性质。
有六个名字经常出现在论述教会的先知书中,即:“犹大”,“约瑟”,“便雅悯”,“以法莲”,“以色列”和“雅各”。凡不知道这些名字在内义上各自表示教会良善与真理的哪个方面之人,绝无可能知道那里圣言的一个神性奥秘。他也不可能知道所指的是教会的哪个方面,除非他知道何为“犹大”所表示的属天层;何为“约瑟”所表示的属灵层的属天层;何为“便雅悯”所表示的属天层的属灵层;何为“以法莲”所表示的教会聪慧的那一面;何为“以色列”所表示的内在属灵层;何为“雅各”所表示的外在属灵层。
尤其是“便雅悯”,他代表属天层的属灵层,“约瑟”代表属灵层的属天层,因此这二者一起代表属天人与属灵人之间的居间部分。正因如此,他们联结得极其紧密,由于这个原因,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结在关于约瑟的历史中以下列细节来描述:
约瑟吩咐他的兄弟,叫他们必须把他们最小的弟弟带来,免得他们死。(创世记42:20)
当他们带着便雅悯回来,约瑟看见他的弟弟便雅悯时,他说,这就是你们最小的弟弟吗?又说,我儿啊,愿神赐恩给你。约瑟爱弟之情发动,就急忙寻找可哭之地,进入自己的屋里,在那里哭了一场。(创世记43:29-30)
他分给便雅悯的那份食物,比所有人的份都多五倍。(创世记43:34)
后来,他与他的弟兄们相认,伏在他弟弟便雅悯的颈项上,哭起来了;便雅悯也伏在约瑟的颈项上哭。(创世记45:14)
约瑟又给他们各人一套衣服,惟独给便雅悯三百锭银子和五套衣服。(创世记45:22)
由此明显可知,约瑟和便雅悯联结得最紧密,非因他们同出一母,乃因他们代表存在于“约瑟”所表良善与“便雅悯”所表真理之间的属灵联结;还因这二者是属天人与属灵人之间的居间物,或构成居间物。因此,约瑟无法与他的哥哥们联结起来,也无法与他的父亲联结起来,除非通过便雅悯;因为没有一个居间物,联结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何约瑟没有过早地透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原因。
此外,在圣言的其它地方,尤其先知部分,“便雅悯”表示属于教会的属灵真理,如摩西关于以色列儿子的预言:
论便雅悯说,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同耶和华安然居住;耶和华终日遮蔽他,也住在他两肩之间。(申命记33:12)
“耶和华所亲爱的”表示源于属天良善的属灵真理。经上论到这良善说,它与那真理“安然居住”,“终日遮蔽它”,“也住在他两肩之间”,因为就内义而言,“肩”表示一切能力(1085节),良善凭真理而拥有其一切能力(3563节)。
耶利米书:
便雅悯人哪!你们要从耶路撒冷中间逃出,用号角发声,在葡萄园的房子上发预言;因为有灾祸与大毁灭从北方张望。(耶利米书6:1)
“便雅悯人”表示源于属天之物的属灵真理;“耶路撒冷”表示属灵教会;“葡萄园的房子”或“伯哈基琳”所表相同;“灾祸从北方”表示人的感官觉知和他的由此获得的记忆知识。又:
你们只以安息日为圣日,他们必从犹大城邑和耶路撒冷四围的各处,从便雅悯地、高原、山地,并南地而来,都带燔祭、平安祭、素祭和乳香,并感谢祭,到耶和华的殿去。(耶利米书17:24, 26)
别处:
在山地的城邑,高原的城邑,南地的城邑,便雅悯地,耶路撒冷四围的各处和犹大的城邑,必再有羊群从数点它们的人手下经过。(耶利米书33:13)
此处“便雅悯地”也表示教会的属灵真理,因为构成教会的一切事物,从第一级到最后一级,由“犹大的城邑”、“耶路撒冷四围的各处”、“便雅悯地”、“高原”、“山地”和“南地”来表示。
何西阿书:
你们当在基比亚吹角,在拉玛吹号,在伯亚文吹出大声;便雅悯哪,在责罚的日子,在你之后,以法莲必变为荒场。(何西阿书5:8,9)
“基比亚”、“拉玛”和“伯亚文”表示“便雅悯”所表源于属天层的属灵真理的事物,因为“基比亚”是便雅悯的一部分(士师记19:14),拉玛(约书亚记18:25)和伯亚文(约书亚记18:12)也是;“吹角和吹号”,以及“大声”表示宣告“以法莲”所表示的教会聪慧的那一面已经被摧毁。
俄巴底亚书:
雅各家必成为大火,约瑟家必为火焰,以扫家必如碎秸;南地的人,必得以扫山为业;高原的人,必得非利士人之地;也得以法莲的田野和撒玛利亚的田野;便雅悯人必得基列。(俄巴底亚书1:18-19)
显而易见,此处和别处一样,名字表示属灵实物,因为若不知道“雅各家”、“约瑟家”、“以扫家”、“以扫山”、“非利士人”、“以法莲的田野”、“撒玛利亚的田野”、“便雅悯”、“基列”,以及“家”、“高原”、“山”、“田野”分别表示什么,永远不可能理解此处的任何事物。此处所描述的细节也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凡知道每句话的意思之人都会发现天上的奥秘就在其中。此处“便雅悯”也是指源于属天之物的属灵之物。
撒迦利亚书中的这些话也一样:
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祂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全地,从迦巴直到临门,都要变成平原;她仍居本位,就是从便雅悯门到第一门之处,又到角门;并从哈楠业塔楼,直到王的酒醡。(撒迦利亚书14:9,10)
诗篇:
领约瑟如领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啊!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侧耳听哦!在以法莲、便雅悯、玛拿西前面施展你的大能,来救我们。(诗篇80:1, 2)
在关于底波拉和巴拉的预言也是如此:
耶和华必为我在能干中间掌权;他们出自以法莲,他们的根在亚玛力人之地;便雅悯在民中跟随你;有掌权的从玛吉下来。有持杖检点民数的从西布伦出来。(士师记5:13, 14)
启示录:
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有十四万四千。西布伦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约瑟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便雅悯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启示录7:4, 8)
此处“以色列支派”表示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因而在主国度中的人;因为“支派”和“十二”,或也可说,“一万二千”表示爱与信的全部事物,或良善与真理的全部事物(577, 2089, 2129, 2130, 3272, 3858, 3913, 3926, 3939, 4060节)。在《启示录》的这一章,各支派被分成四组,最后一组由西布伦支派中受印的一万二千、约瑟支派中受印的一万二千;便雅悯支派中受印的一万二千组成,因为“西布伦支派”表示天上的婚姻(3960, 3961节),天堂,因而全部事物都在于该婚姻;“约瑟”在此表示属灵层的属天层,或真理之良善;“便雅悯”表示该良善的真理,或属天层的属灵层。这些都出自天堂所在的婚姻,故这三个支派最后被提及。
由于“便雅悯”代表教会中属天层的属灵层,或良善之真理,也就是属天良善和属灵真理之间的居间部分,故耶路撒冷可以成为便雅悯人的产业;因为在锡安在那里建立之前,“耶路撒冷”表示总体上的教会。至于耶路撒冷归于便雅悯,可参看相关经文(约书亚记18:28;以及士师记1:21)。

属天的奥秘 #5608

5608.“并我们的

5608.“并我们的小孩子”表甚至更内在的事物。这从“小孩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小孩子”是指更内在的事物(参看5604节)。“小孩子”和“童子或大点的孩子”之所以表示更内在的事物,是因为这二者表示纯真,纯真是某种至内在的事物。天上的情形是这样: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由那些处于纯真的人组成,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由于主是纯真本身,所以那里的人因处于对主之爱而处于纯真。尽管他们在众天堂是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其他人看来却像小孩子。由于这个原因,还由于小孩子处于纯真,故在圣言中,“小孩子”表示纯真。
  由于天堂的至内在是纯真,所以纯真必从内在存在于天上所有人中间。这就像连续事物相对于同时存在的事物,或像以不同的层级彼此分开存在的事物相对于从它们存在的事物。因为同时存在的一切事物皆源于连续事物。当前者从后者存在,即同时的事物从连续的事物产生时,它们就按着诸如它们起初被划分为不同层级时所在的次序摆列自己。以目的、原因和结果为例来说明。这些连续存在,彼此有别而又相互分离。当它们同时存在时,便以同样的次序来摆列自己;也就是说,目的占据至内在的位置,原因占据之后的位置,结果占据最后的位置。结果与其它二者共存;因为若非原因存在于结果中,目的存在于原因中,结果是不存在的。你若将原因从结果当中除去,就会摧毁结果;若将目的从原因当中除去,更是如此。目的使得原因成为原因,原因使得结果成为结果。
  在灵界也是如此:正如目的、原因和结果彼此有别而又互相分离,在灵界,对主之爱、对邻之仁和仁爱的行为同样如此。当这三者成为一体或同时共存时,第一个必在第二个里面,第二个必在第三个里面。在仁爱行为里面同样如此:若非从情感或内心所流出的仁爱在这些行为里面,它们就不是仁爱行为;若非对主之爱在仁爱里面,它就不是仁爱。因此,若你拿走内在实质,外在形式就会消失;因为外层从它有序的内层而存在并持续存在。纯真同样如此。纯真与对主之爱构成一体。若非纯真在仁爱里面,它就不是仁爱。因此,若非拥有纯真在里面的仁爱在仁爱的行为中,它们就不是仁爱的行为。正因如此,纯真必在天上所有人里面。
  这一事实,以及“小孩子”表示纯真的事实明显可见于马可福音:
  耶稣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神的国正是这样的人的。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10:14-16;路加福音18:15-17;马太福音18:3)
  此处“小孩子”明显表示纯真,因为纯真居于小孩子中间,还因为纯真之人在天堂看似小孩子。
  没有人能进入天堂,除非他有某种程度的纯真(参看4797节);更重要的是,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充满纯真的天使管教;孩子还不能独立行动,像成人那样凭自己的判断力和意愿进行自我管理。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天使管教,这一事实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0)
  若不凭着纯真,没有人能“见神的面”。
  在以下经文中,纯真也由“婴孩或小孩子”来表示。马太福音:
  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马太福音21:16;诗篇8:2)
  又:
  你将这些事向智慧聪明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马太福音11:25;路加福音10:21)
  “婴孩”所表示的纯真是智慧本身,因为真正的纯真居于智慧(2305-2306, 4797节)。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以及这些事“向婴孩就显出来”。
  以赛亚书:
  牛必与熊同食,它们的崽必一同躺卧;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以赛亚书11:7-8)
  这论及主的国,尤其论及那里平安或纯真的状态。“吃奶的”表示纯真;“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表示祸事不会临到纯真的人身上;“虺蛇”是指最为诡诈的人。这一章明显论及主。约珥书:
  你们要在锡安吹号角,要聚集人民,使会众分别为圣;招聚老者,聚集孩童和吃奶的。(约珥书2:15-16)
  “老者”表示智慧人;“孩童和吃奶的”表示纯真的人。
  在以下经文中,“婴孩或小孩子”也表示纯真,但此处表示已被摧毁的纯真。耶利米书:
  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使你们的男人、妇女、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剪除,不留一人呢?(耶利米书44:7)
  又:
  你的小孩子在各街头受饿发昏,你要为他们的性命向主举手。(耶利米哀歌2:19)
  以西结书:
  走遍耶路撒冷城,以行击杀。你们的眼不要顾惜,也不要可怜。要将老年人、少年人,并处女和小孩子全都杀尽。(以西结书9:5-6)
  弥迦书:
  你们将我民中的妇人从各人的快乐家中赶出,又将我的荣耀从她们的小孩子永远夺去。(弥迦书2:9)
  至于小孩子的纯真,这种纯真仅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它因不是内在的,故无法与任何智慧联结,与它共存。但天使的纯真,尤其第三层天堂的天使的纯真是内在的纯真,因而能与智慧联结(2305, 2306, 3494, 4563, 4797节)。人如此受造,以致当他年老,变得像一个小孩子时,智慧的纯真就与他尚是一个小孩子时所拥有的那种无知的纯真联结;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小孩子进入来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