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141.“土地也不至荒凉”表心智必用教会的记忆知识来培养。这从“土地”和“荒凉”的含义清楚可知:“土地”是指真理的容器(参看6135-6137节),容器本身是心智,在此是指属世心智,因为这是埃及的土地;“荒凉”是指没有可见的真理,在此是指没有教会的记忆知识,因为“埃及人”表示教会的记忆知识(4749, 4964, 4966, 6004节),这些知识也是存在于属世层中的真理。“埃及地”是指记忆知识所在的属世心智(参看5276, 5278, 5280, 5288, 5301节),因此“埃及的土地”尤表该心智。这解释了为何“土地也不至荒凉”表示心智必用教会的记忆知识来培养。
4789.“给法老的内臣波提乏”表更内在的那种记忆知识。这从“内臣”的含义和“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内臣”是指更内在的事物,如下文所述;“法老”是指记忆知识,因为“埃及”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如前所示(1164, 1165, 1186, 1462节),“法老”所表相同,因为在圣言中,一块地或一个民族所表示的,也由它的王来表示,王是这个民族的首领。“法老的内臣”之所以表示更内在的那种记忆知识,是因为内臣与王的内在事务有关,属于王的更亲密的助手;事实上,他们是王更亲密的朝臣和更高级别的官员,这一点从原文中所用这个词的含义也可以明显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