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4

84.我看到一个秃头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属天的奥秘 #2819

2819.关于主总体

2819.关于主总体上的试探,有些试探更外在,有些更内在;它们越内在,就越严厉。福音书描述了主最内在的试探(马太福音26:37-39, 42, 44; 27:46; 马可福音14:33-36; 15:34; 路加福音22:42-44)。关于主的试探,可参看前面的阐述,即以下内容:主在争战中的武器,首先是看似良善和真理的良善和真理,也就是系良善和真理之表象的良善和真理(1661节)。祂出于对整个人类的神性之爱与爱自己和爱世界的邪恶争战(1690节, 1691e节, 1789, 1812-1813, 1820节)。唯独祂出于神性之爱争战(1812, 1813节)。所有地狱都与主的爱,就是整个人类的救赎争战(1820节)。主承受了最严厉的试探(1663, 1668, 1787节)。主凭自己的能力通过试探和胜利成为公义(1813, 2025节)。主通过试探和胜利实现人身或人性本质和神性本质的合一(1737, 1813, 1921, 2025, 2026节)。也可参看前面关于总体上的试探的说明(59, 63, 227, 847节)。试探是权力之战,决定了要掌权的是良善还是邪恶,是真理还是虚假(1923节)。试探期间会出现愤慨和其它许多情感(1917节)。试探有属天的,属灵的和属世的(847节)。在试探期间,邪恶的魔鬼和灵人会攻击人所爱的事物,因而攻击构成其生命的事物(847, 1820节)。试探产生的效果(1692开头, 1717, 1740节)。因此,试探的目的是制伏肉体事物(857节)。一个正在重生之人里面的邪恶和虚假通过试探被制伏,但没有被清除(868节)。真理首先进行争战(1685节)。人通过知识或认知所获得的良善和真理是他争战所用的武器,尽管它们本身并不是良善和真理(1661节)。邪恶的灵人和魔鬼激起人里面的虚假和邪恶,这导致试探(741, 751, 761节)。在试探期间,人以为主不在场;而事实上,那时祂更同在(840节)。人凭自己决不能承受试探的争战,因为它们与所有地狱争战(1692e节)。唯独主在人里面争战(1661, 1692节)。通过试探,邪恶的魔鬼和灵人被剥夺在人里面实行邪恶和激发虚假的能力(1695, 1717节)。试探发生在那些拥有良心的人里面,在那些拥有感知的人里面则更激烈(1668节)。如今试探很少发生,取而代之的是焦虑;而焦虑是某种不同的东西,并且有一个不同的来源(762节)。在属灵方面死亡的人不能忍受试探的争战(270节)。一切试探都伴随着对目的绝望(1787, 1820节)。试探过后会出现摇摆(848, 857节)。通过试探,善人获知他们无非是邪恶,一切事物都是出于怜悯(2334节)。通过试探,良善与真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272节)。如果人们在试探中屈服,或认为他们通过试探获得功德,他们的试探就无法拯救他们(2273节)。一切试探都包含自由在里面,并且这自由比试探之外的自由更大(1937节)。

属天的奥秘 #4217

4217.“拉班就离

4217.“拉班就离开,回自己的地方去了”表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这从“回自己的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回自己的地方”是指回到以前的状态。“地方”是指状态(参看2625, 2837, 3356, 3387, 3404节)。所以,这句话表示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所说明的这一切清楚表明,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内在事物,内在事物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适合与人同在的天使来理解。例如: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天使想到的是属灵的饼或饭或粮,而不是物质的饼或饭或粮;因此他们将饼或饭或粮理解为主,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6:33, 35)所教导的那样,祂是生命的粮。他们因理解为主,故理解为源于祂的事物,因而理解为祂对全人类的爱;同时理解为人回以主的爱;因为这两种爱会在一个思维和情感的观念中交织在一起。
以神圣状态接受圣餐之饼的人之思维与此无异;事实上,那时他想到的是主及其仁慈,是构成对祂的爱和对邻之仁的事物,而不是饼,因为他正在思想悔改和修正生活。然而,人们思想这些事的方式却因不仅存在于其思维,还存在于其情感中的神圣程度而各异。由此明显可知,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呈现给天使的不是饼或饭或粮的概念,而是爱和关乎爱的无数事物之概念。当酒在圣言中被提及,以及在圣餐中被领受时,情况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天使根本不会思想酒,而是思想对邻之仁。正因如此,还由于人以这种方式与天堂相联,并通过天堂与主相联,故饼和酒就成了象征,将过着神圣生活的人与天堂联结起来,并通过天堂与主联结起来。
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圣言是联结人与主的媒介或手段。如果这样的联结媒介或手段,天堂不可能流到人那里;因为没有一个媒介或手段,联结是不可能的;相反,天堂会远离人;如果天堂远离了,任何人就再也不能被引入良善,甚至被引入物质和世俗的良善了;而是一切约束,包括外在的约束,都将被废除。因为主通过内在约束,也就是良知的约束来掌管处于良善的人;唯独通过外在约束掌管陷入邪恶的人。如果这些约束都被废除了,凡唯独被外在约束掌管的人都就会变得疯狂,就像不惧怕法律、自己的生命,也不惧怕丧失地位和利益,因而名声(这些都是外在约束)的人那样发疯,人类将因此灭亡。这解释了为何圣言存在,以及圣言的真正性质。拥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心与肺,没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从心肺获得生命的其它内在器官(参看637, 931, 2054, 2853节)。
关于大人和对应关系(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