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第48章
创世记48:1-22
1.这些事以后,有人对约瑟说,看哪,你的父亲病了。他就带着两个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同去。
2.有人告诉雅各说,看哪,你儿子约瑟到你这里来了。以色列就勉强在床上坐起来。
3.雅各对约瑟说,沙代神曾在迦南地的路斯向我显现,祝福了我,
4.祂对我说,看哪,我必使你繁殖,使你增多,使你成为万民的会众;又要把这地赐给你以后的种,作为永远的产业。
5.我未到埃及你那里之前,你在埃及地所生的这两个儿子,现在他们是我的;以法莲和玛拿西跟流便和西缅一样,他们是我的。
6.你在他们以后所生的后裔就是你的,他们可称在自己兄弟的名下得他们的产业。
7.至于我,我从巴旦来的时候,拉结就死在我身边,在迦南地,在路上,那里到以法他还有几里地;我在那里把她葬在以法他的路上;以法他就是伯利恒。
8.以色列看见约瑟的两个儿子,就说,这些是谁的?
9.约瑟对他父亲说,这些是我的儿子,是神在这里赐给我的。他说,请你领他们到我跟前,我要给他们祝福。
10.以色列年纪老迈,眼睛昏花,不能看见。约瑟领他们到他跟前,他就亲吻他们,拥抱他们。
11.以色列对约瑟说,我想不到得见你的面,看哪,神还让我看见你的种。
12.约瑟把他们从以色列两腿中领出来,自己就脸伏于地下拜。
13.约瑟又拉着他们两个,以法莲在他的右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左手;玛拿西在他的左手里,对着以色列的右手,领他们到以色列跟前。
14.以色列伸出右手来,按在以法莲的头上,以法莲乃是年幼的;左手按在玛拿西的头上,他的双手交叉着;玛拿西原是长子。
15.他就给约瑟祝福说,愿我祖亚伯拉罕和以撒所行走于面前的神,就是有了我以来就牧养我直到今日的神。
16.救赎我脱离一切邪恶的那使者,赐福与这两个童子。愿他们称为我名下,也在我祖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名下;又愿他们在地的中间生养众多。
17.约瑟看见他父亲把右手按在了以法莲的头上,这在他眼里不对,便抓住他父亲的手,要从以法莲头上挪到玛拿西的头上。
18.约瑟对他父亲说,我父,不是这样,这本是长子,求你把右手按在他的头上。
19.他父亲不肯,说,我知道!我儿,我知道!他也必成为一个人民,而且也要为大;只是他的弟弟将来比他还大,他的种要充满列族。
20.当日就给他们祝福说,以色列要指着你祝福说,愿神使你如以法莲、玛拿西一样。于是,他立以法莲在玛拿西之前。
21.以色列又对约瑟说,看哪,我快要死了,但神必与你们同在,领你们回到你们列祖之地。
22.并且我从前用剑用弓从亚摩利人手中所夺的,我都赐给你,比众弟兄多得一分。
概览
6216.本章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教会的理解力和意愿,其理解力是由真理构成的,其意愿是由良善构成的。教会的理解力是“以法莲”,教会的意愿是“玛拿西”。
9938.“这圣物是以色列人在一切的圣礼物上所分别为圣的”表代表除罪的敬拜行为。这从“礼物”或“供物”的含义清楚可知。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礼物”或“供物”主要是燔祭、祭物和素祭;它们是指敬拜行为的内层事物,因为这些内层事物就是这些敬拜行为所代表的。敬拜的内层事物就是爱与信的事物,因此是罪的赦免,也就是除罪,因为罪通过信和爱被主除去。事实上,爱与信的良善进入到何等程度,或也可说,天堂进入到何等程度,罪就在何等程度上被除去,也就是说,地狱在何等程度上被除去,包括在人里面的地狱,以及在人外面的地狱。由此明显可知他们所分别为圣,也就是献上的礼物表示什么。礼物被称为圣,并且给予或献上它们被称为将它们“分别为圣”,是因为它们代表圣物。事实上,献上它们是为了给百姓赎罪,因而为了给他们除罪,这一切通过从主所获得的对主之信和爱实现。
它们被称为献给耶和华的礼物和供物,尽管耶和华,就是主不接受任何礼物或供物,而是将它们白白地赐给每个人。即便如此,祂的意愿是,这些事物要来自人,如同来自他自己,只要他承认它们并非真的来自他自己,而是来自主。因为主赐下出于爱而对实行良善的情感,出于信而对讲述真理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本身是从主流入的,然而却看似天生就在此人里面,因而看似从此人流出。事实上,凡一个人出于属爱的情感所行的,都是出于他的生命而行的,因为爱就是那构成每个人生命的东西。由此明显可知,被称为一个人献给耶和华的礼物和供物的东西,本质上是主赐给一个人的礼物和供物;它们被称为“礼物和供物”是由于表象。凡心里有智慧的人都能认识到这种表象,但简单人则不然。然而,他们的礼物和供物仍是可悦纳的,只要它们是出于含有纯真在里面的无知而献上的。纯真就是对神之爱的良善,住在无知里面,尤其与心有智慧者同住。那些心里有智慧的人知道并发觉,他们自己里面没有丝毫源于他们自己的智慧;相反,一切智慧都归于主,或说来自主,也就是说,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都归于主,或说来自主;因此,即便与智慧人同在的纯真也住在无知之中。由此明显可知,承认,尤其察觉这一事实构成智慧的纯真。
犹太教会中所献上的礼物主要是燔祭,祭物和素祭,它们也被称为“赎罪祭”,因为它们是为了罪得赦免,也就是除罪而献上的。属犹太教会的人也以为他们的罪通过这些供物而得赦免;事实上完全被除去;因为经上说,他们献上这些东西后,“必蒙赦免”(参看利未记4:26, 31, 35; 5:6, 10, 13, 16, 18; 9:7, 15, 30)。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这些供物代表内层事物,因而代表诸如一个人出于从主所获得的爱和信所行的那类事;这些才是赎罪,也就是除罪的东西;它们被除去后,就看似完全被除去或逐出了,如本段和前一段所示。这个民族的敬拜是代表性的,因而是缺乏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之物;在那个时代,天堂正是通过这种敬拜而与人类联结的(参看9320e, 9380节所提到的地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