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4

84.我看到一个秃头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属天的奥秘 #6388

6388.“以萨迦”

6388.“以萨迦”表从行为或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这从“以萨迦”的代表清楚可知,“以萨迦”是指作为“工价”或回报所赚取的相爱(3956, 3957节),在此是指从行为或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这一点从关于以萨迦的这段预言在内义上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此外,在原文,“以萨迦”表示“工价”或回报。“以萨迦”之所以在此表示从行为或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而之前却表示相爱,是因为“以萨迦”在此表示那些处于某种表面相爱,也就是某种表面的对邻之仁的人。但他们想要因他们所做的善行而获得回报;因此,他们不仅玷污,还扭曲了真正的相爱,或仁爱;因为处于真正相爱的人在向邻舍行善时,便进入他们的快乐和赐福中;他们再没有更多渴求。这种快乐和赐福本身就是回报;在来世,它会变成天上的喜乐和幸福,从而变成他们的天堂本身。因为当天上那些处于这爱的人履行有用的服务或发挥功用,向他行善时,就会感受到如此充分的喜乐和幸福,以致他们觉得那时自己第一次身处天堂。这种感觉是主赐给他们的;祂照各人所履行的有用服务或所发挥的功用而将它赏赐给各人。
  不过,他们一思想回报,哪怕思想他们早已获得的真正回报,也会使得这爱变得不洁,并败坏它。原因在于,那时他们想的是自己,而不是邻舍,也就是说,想的是如何使自己幸福,而不是如何使他人幸福,除非他们自己能从中受益。因此,他们将对邻之爱转变为对自己的爱;他们越是这样做,出于天堂的喜乐和幸福就越无法传给他们,因为他们将来自天堂的幸福流注集中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转给他人。他们就像不反射光线,而是吸收光线的物体。反射光线的物体会照亮、发光;而吸收光线的物体则不透明,根本不发光。因此,像这样的人会从天使社群那里被分离出去,和那些与天堂无份的人一样;他们就是此处被描述为“以萨迦”的人。
  

属天的奥秘 #4322

4322.今天的人们

4322.今天的人们都以为人是通过精子和卵子自然产生的。这精子自创造之初就具有以这种形式将自身产出的能力在里面,先是在卵子中,接着在子宫里,然后自行存在,不再需要神性帮助将它产出。如今有这种信仰的原因在于,没有人知道从天堂,也就是经由天堂从主而来的任何流注;这是因为,没有人想知道天堂的存在。学者们无论私下还是公开聚会时,还在彼此讨论到底有没有地狱,因而有没有天堂。由于对天堂心存怀疑,所以他们也无法接受有关从主经由天堂而来的流注的任何观念。然而,这流注却产生了地上三个王国的一切事物,尤其动物王国的事物,特别是人里面的事物,并把它们以取决于其功用的形式联结起来。因此,他们也无法得知天堂与人存在任何对应关系;更不知道这种对应关系具有这样的性质:他里面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个最小细节皆通过这流注而存在,也通过它而持续存在。因为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因而保持联系和形式就是不断创造。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