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4

84.我看到一个秃头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属天的奥秘 #8226

8226.“到了天一

8226.“到了天一亮,海水回到原流的分量”表由于主的同在,邪恶所生的虚假流回到他们身上。这从“回到”、“海”、“天一亮”和“原流的分量”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红海的水”所表示的邪恶所生的虚假时,“回到”是指流回或返回到他们身上,如刚才所述(8223节);“海”,此处即海水,是指存在于地狱中的邪恶所生的虚假(6346, 7307, 8137节);“天一亮”是指主的同在,如下文所述;“原流的分量”是指照着存在于地狱中的正常状态和秩序。因为和天堂一样,地狱也有秩序;在地狱,灵人照着不同种类的邪恶而彼此联系在一起生活,就像天使照着不同形式的良善而彼此联系一起一样;只是地狱里的联系就像强盗间的联系。“天一亮”表示主的同在,这一点从前面(8211节)关于早晨的说明可以看出来,即:“早晨”对恶人来说,是一种黑暗和毁灭的状态,对善人来说是一种启示和得救的状态,这些状态仅仅由主的同在(7989, 8137, 8138, 8188节),也就是其神性人身的同在(8159节)带来的
与此处论及“埃及人”的话相类似的话也论及耶利米书中的“巴比伦”:
祂是形成万有的,尤其是祂产业的支派,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你是我的棒槌和战器;我要用你打散列族,用你毁灭列国,用你打散马和骑马的,用你打散战车和坐在其上的。我必在你们眼前报复巴比伦人和迦勒底所有居民在锡安所行的诸恶。(耶利米书51:19-21, 24)
此处“巴比伦”表示那些属于教会,亵渎良善的人;“迦勒底”表示那些亵渎真理的人;“马”、“战车”和“坐在其上的”也表示其理解力部分和随之而来的教义事物,以及推理;它们被“打散”表示荒凉。神性人身方面的主,他们因其同在而被打散,由这些话来表示:“祂是形成万有的,尤其是祂产业的支派,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你是我的棒槌和战器;我要用你打散列族,用你毁灭列国”;“列族”表示邪恶,“列国”表示虚假。由此也明显可知,他们对别人所行的邪恶会流回或返回到他们自己身上;因为经上说,他们的邪恶必报复在他们身上,在圣言的各处还说,到降罚或追讨的日子,要报仇,必有报复。

属天的奥秘 #8890

8890.“你和你的

8890.“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门里的寄居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表那时,天堂及其幸福就存在于一个人的每一个部分中,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这从“无论何工都不可作”、“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门里的寄居者”的含义清楚可知:“无论何工都不可作”是指安息和平安,因而是指天堂,因为当人在天堂中时,他就摆脱了一切忧虑、不安和焦虑,当摆脱这些东西时,他就有了幸福;“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门里的寄居者”是指一个人的每一个部分,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因为“你”表示这个人自己,“儿(子)”表示他的理解力,“女(儿)”表示他的意愿,这二者都居于他的内在人。“仆”表示真理方面的属世层,“婢”表示良善方面的属世层,因此这二者都居于外在人;而“牲畜”表示总体上的情感,“城门里的寄居者”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因此所表示的是每一个部分。“儿子”之所以表示他的理解力,是因为“儿子”表示真理,真理构成理解力;“女儿”之所以表示他的意愿,是因为“女儿”表示良善,良善构成意愿。“儿子”表示真理,因而表示理解力(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2803, 2813, 3373, 3704, 4227节),“女儿”表示良善,因而表示意愿(489-491, 2362, 3024节);“仆”表示真理方面的属世层(3019, 3020, 3409, 5305, 7998节),“婢”表示良善方面的属世层(2567, 3835, 3849节);“牲畜”表示总体上的情感(45, 46, 142, 143, 246, 714, 715, 2179, 2180, 3218, 5198, 7523, 7872节);“寄居者”表示在教会的真理上接受教导的人(1463, 4444, 8007, 8013节),因此,“城门里的寄居者”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因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在城门里,也就是在进入教会所拥有的真理的入口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