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4

84.我看到一个秃头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属天的奥秘 #9096

9096.“牛主竟不

9096.“牛主竟不把牛拴好”表并且如果它没有被束缚。这从“拴好”的含义清楚可知,“拴好”是指束缚,也就是说,束缚属世人中对邪恶的情感,否则,这情感就会伤害信之真理。“拴好”之所以表示束缚,是因为“知道”表示进入理解力(参看9095节),理解力就是那看见邪恶的。凡被看见的东西就能被约束和束缚;但不是被理解力,而是被主通过理解力约束和束缚;因为主流入人里面的那些为他所知的事物,但不流入那些他所不知的事物。束缚(Holding in bonds)表示阻止并约束,“束缚”(bonds)在灵义上无非表示属于爱的情感,因为它们就是那引导并约束一个人的东西。如果对邪恶的情感引导他,那么就必有源于良善的对真理的情感来约束他。人里面的内在束缚是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这些情感也被称为良知的束缚。但外在束缚是属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情感,因为这些情感在外在事物上引导一个人。后一种情感若是从内在束缚,也就是对真理和良善的情感那里降下来的,就是好的,因为这时,此人爱自己爱世界不是为了自己和世界,而是为了他自己和世界所履行的良善功用或服务(7819, 7820, 8995节)。不过,这些情感若不是从内在束缚那里降下来的,就是坏的,被称为恶欲,因为这时,此人为了自己而爱自己,为了世界而爱世界。
由此可知经常提到的内在束缚和外在束缚是什么意思。但被如此称呼的束缚除非与对立面有关,否则就不是束缚。因为当属于良善之爱的一种情感驱使一个人去做某事时,他就是在自由中行事;但当属于邪恶之爱的一种情感驱使一个人时,他觉得自己似乎在自由中行事,其实并非在自由中行事,因为他被来自地狱的恶欲驱使。只有拥有对良善的情感之人才是自由的,因为他被主引导。这也是主在约翰福音中所教导的:
你们若住在我的话里面,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翰福音8:31, 32, 34, 36)
“自由”在于被主引导,“奴役”在于被来自地狱的恶欲引导(参看 892, 905, 2870-2893, 6205, 6477, 8209节);因为主赐给人的是对良善的情感,对邪恶的憎恶;因此对那人来说,行善是自由,作恶则是完全的奴役。凡以为基督徒的自由超出这些界限的人都大错特错了。

属天的奥秘 #922

922.“拿各类洁净

922.“拿各类洁净的牲畜、各类洁净的飞鸟”表示仁之良善和信之真理。这在前面已经说明:“牲畜”表示仁之良善(45, 46, 142, 143, 246节),“飞鸟”表示信之真理(40, 776节)。燔祭是由牛、羔羊和山羊,以及斑鸠和雏鸽制成的(利未记1:2-17; 民数记15:2-15; 28)。这些是洁净的牲畜,它们各自都表示某种特定的天堂属性。由于它们表示古教会中的这些事物,并在随后的教会中代表它们,所以很明显,燔祭和祭物只是内在敬拜的代表;当与内在敬拜分离时,它们就论为偶像崇拜。凡精神正常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点,因为祭坛不就是石头制成的东西吗?燔祭和祭物不就是宰杀的动物吗?敬拜若要成为神性,就必须代表敬拜者所知道并承认的某种天堂事物,他们出于这种事物而敬拜它们所代表的那一位。
这些事物是主的代表,没有人不能知道这一点,除非他不愿意去理解关于主的事。正是通过内在事物,也就是仁和源于仁的信才会看到、承认并相信被代表的那一位,这一点从先知书很清楚地看出来,如耶利米书:
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们将燔祭加在你们的祭物上,吃肉吧!因为我将你们列祖从埃及陆地领出来的那日,燔祭和祭物的事我并没有向他们提说,也没有吩咐他们。我只吩咐他们这一件,说,当听从我的声音(voice),我就作你们的神。(耶利米书7:21-23)
“听从”或顺从祂的“声音”(voice)是指顺从律法,而律法的全部都集中在这一条诫命上:要爱神高于一切,并爱邻如己,因为律法和先知都依赖于这条诫命(马太福音22:37-40; 7:12)。诗篇:
耶和华啊,祭物和供物,你不喜悦;燔祭和赎罪祭非你所要。我的神啊,我乐意遵行你的旨意,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篇40:6, 8)
在撒母耳记,撒母耳对扫罗说:
耶和华喜悦燔祭和祭物,岂如喜悦听从耶和华的声音(voice)呢?看哪,顺从胜于祭物,听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记上15:22)
“听从祂的声音(voice)”表示什么,这明显可见于弥迦书:
我朝见耶和华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人哪,祂已指示你何为善;耶和华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平,好怜悯,谦卑地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6-8)
这就是“拿洁净的牲畜和飞鸟为燔祭”所表示的。阿摩司书:
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礼物,我却不悦纳,也不垂顾你们肥畜的平安祭。惟愿公平如诸水滚滚,公义如大河滔滔。(阿摩司书5:22,24)
“公平”表示真理,“公义”表示良善,这两者都源于仁爱,是内在人的“燔祭和祭物”。何西阿书:
我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西阿书6:6)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当仁和信不存在时,祭物和燔祭是何性质;还明显可知,洁净的牲畜和洁净的飞鸟因表示仁与信之良善,故也代表它们。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