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5

85.在来自我们太阳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属天的奥秘 #10146

10146.“这要在

10146.“这要在耶和华面前”表来自主。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在圣言中,“耶和华”是指主(参看9373节提到的地方)。“在耶和华面前”之所以表示来自主,是因为“在面前”表示同在,主随着对来自祂的属爱的良善和属信的真理被接受而同在。因此,“在主面前”表示来自主。诚然,主与每个人同在;然而,祂与善人同在的方式却不同于与恶人同在的方式。就善人而言,祂在他们源于信之真理的思维的一切细节和源于爱之良善的渴望的一切细节中同在,或说祂在他们出于信之真理所思考的一切细节和出于爱之良善所意愿的一切细节中同在。祂以这种方式同在:祂自己构成他们的信,祂自己构成他们的爱。因此,祂可以说住在他们里面,正如主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所说的那样:
  真理的灵将与你们同住,也要在你们里面。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那人是爱我的。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约翰福音14:17, 18, 20, 21, 23)
  但就恶人而言,主不是在一切细节中同在,因为他们没有信或仁。祂以一种泛泛的方式同在,这种同在赋予他们思考和意愿,以及只要停止邪恶就接受信和仁的能力。但只要他们不停止邪恶,祂似乎就缺席。祂似乎缺席的程度取决于信和爱之真理和良善缺乏的程度。正因如此,那些在天堂里的人经历主的同在,而那些在地狱里的人则经历祂的缺席。
  而真相却是,不是主从人那里缺席,而人从主那里缺席。因为一个被邪恶主宰的人背离祂向后看,这时在他眼前的事物照着它们与主宰他的邪恶的密切程度而与他同在。事实上,来世没有空间,只有与人里面的思维和情感网络一致的空间的表象。这一切极像就光和热而言,这个世界的太阳的同在。太阳每时每季都一样同在,但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光就会消失,而黑暗则会降临;首先到来的是晚上的阴影,然后就是夜间的黑暗。当地球没有与太阳直接连成一条线,而是成一定角度时,如冬天里的情形,热就会退去,而寒冷则到来;结果,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变得不活跃并消亡。这也被称为太阳的缺席,而事实上,这是地球从太阳那里的缺席,不是空间上的缺席,而是就光和热的状态而言的缺席。提到这些现象是为了帮助说明这个问题。
  

属天的奥秘 #4225

4225.首先必须说

4225.首先必须说明,谁在这大人里面,谁在这大人外面。凡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并发自内心照着邻人里面的良善而向他行善,拥有公义和公平的良知之人皆在这大人里面;因为他们在主里面,因而也在天堂里面。但是,凡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并由此陷入自己的恶欲之人皆在这大人外面。这些人行善只是因为法律要求他们去行善;他们行善是为了自己的荣耀和世俗的财富,以及由此而来的名声。因此,他们内心无情、自私,甚至因自己和世界的缘故而对邻人心怀仇恨和报复,当邻人不支持他们时,便以伤害他为乐。这些人便在这大人的外面;事实上,他们就在地狱。他们不与任何人体器官或部位相对应,而是与被引入人体的各种缺陷和疾病相对应;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通过后面的经历予以描述。
那些在大人外面,也就是在天堂外面的人无法进入大人,即天堂,因为他们的生活与之相反。诚然,他们若以某种方式进去了-有些活在肉身时学会伪装成光明天使的人有时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有时被允许进入天堂,是为了叫他们看到自己的本性),只被允许到第一个入口处,也就是到那些心思简单、尚未得到充分教导的人那里。即便在那里,那些伪装成光明天使而进入的人也只能逗留片刻,因为那里的生命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生命。那里没有任何东西与他们自己的生命相对应,所以他们几乎无法呼吸。灵人和天使也要呼吸(参看3884-3893节)。结果,那些伪装成光明天使的人开始感到痛苦,因为呼吸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命的自由;说来奇怪,他们最终几乎无法移动,而是变得像那些极其沉重,陷入内在的痛苦和折磨的人,结果他们从那里一头栽下去,直栽入地狱,在那里恢复呼吸和自由运动的能力。这就为何在圣言中,生命以动作(movement)来代表。
但那些在大人里面的人能自由呼吸,那时他们处于爱之良善。然而,他们照着那良善的质和量而彼此有别。天堂如此众多即源于此,在圣言中,这些天堂被称作“住处”(约翰福音14:2)。当在自己的天堂里时,人皆过着自己的生活,并从整个天堂接受流注;每个人都是所有流注的焦点,因而处于最完美的平衡;并且是照着天堂所取的奇妙形式如此行的,这种奇妙的形式唯独从主而得,因而具有多样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