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5

85.在来自我们太阳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属天的奥秘 #2576

2576.“看哪,为

2576.“看哪,为你给凡与你同在的人作遮眼的”表示理性真理对属灵真理来说,就像一种遮盖物或衣服。这从“遮”、“眼”和“看”的含义清楚可知:稍后将论述“遮”的含义;“眼”是指理解力的事物,这从圣言中的众多经文明显看出来;“看”是指理解(2150, 2325节)。谁都能看出,本节的每个细节都含有奥秘在里面,这奥秘只有凭借某种内义才能揭开。例如,经上说亚比米勒给了一千锭银子,并且给的是她的哥哥,而不是丈夫;亚比米勒说这是“为你给凡与你同在,并与众人同在的人作遮眼的”;她由此“被证明是清白的”等细节。许多历史推断可能的确取自字义,但它们都没有任何属灵之物,更不用说任何神性之物了。这就是圣言的性质。
至于理性真理对属灵真理来说,就像一种遮盖物或衣服,情况是这样:人的至内在事物属于他的灵魂,而外在事物属于他的身体。人的至内在事物是良善和真理,灵魂从它们那里获得生命;否则,灵魂就不是一个灵魂了。而人的外在事物从灵魂获得它们的生命,并且它们当中的每一个都像一个身体,或也可说,像一种遮盖物或衣服。这一点尤其从来世所看到的事物清楚看出来,如从天使看出来。当天使呈现在面前时,他们的内层就从脸上闪耀出来;而他们的外层则体现在身体和衣着上,并且体现得如此充分,以至于在那里,仅从他们所穿的衣服,谁都能认识到他们的品质;因为这些衣服都是由真实的物质制成的,因而是存在于一种形式中的本质。在圣言中,向人们显现的天使就是这样,经上描述了他们的面貌和衣服,如出现在主坟墓旁的天使(马太福音28:3; 马可福音16:5);宝座周围的二十四位长老(启示录4:4),等等。这不仅适用于天使,还适用于圣言所提到的其它一切事物,甚至无生命之物;它们的外层都是遮盖物或衣服。以约柜和它周围的帐幕为例。约柜因是至内在的,故代表主自己,因为法版在它里面;约柜外面的帐幕代表主的国度。那里的每一种“遮盖物”,即幔子和帘子,都代表主的国度,也就是三层天堂里面的外层属天和属灵事物。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帐幕的样式是在西乃山上被指示给摩西的(出埃及记25:9; 26:30)。赋予帐幕神圣的,正是这一事实,而不是它里面的金银和雕刻物。
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理性真理,对属灵真理来说,它就像一种遮盖物或衣服,并且摩西五经描述了帐幕的遮盖物,或帘子,包括入口前的幔子,所以为了说明,让我解释一下幔子具体表示什么。至于总的遮盖物表示什么,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在别处告知。帐幕有三种幔子:第一种用来隔开圣所与至圣所;第二种被称为帐幕门帘;第三种被称为院子的门帘。
关于第一种,即幔子本身,也就是约柜前的帘子,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你要用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一个幔子,用巧思者的手工绣上基路伯。要把幔子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子上,柱子上的钩应是金的,柱子要立在四个银座上。要把法柜抬进幔子以内那里;这幔子就给你们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出埃及记26:31-34; 36:35-36)
这种幔子代表理性良善和真理的最直接和最内在的表象,就是第三层天堂的天使看到的那种表象。这些表象被描述为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其中,红色代表爱之良善,白色代表它的真理。包柱子,以及制成钩子和座的金银也有一个类似的代表。至于颜色具有代表性,可参看前文(1042, 1043, 1053, 1624节);“金”表示爱之良善(113, 1551, 1552节);“银”表示真理(1551, 2048节)。
由此可见圣殿的幔子裂为两半(马太福音27:51; 马可福音15:38; 路加福音23:45)表示什么,即:主通过驱散一切表象进入神性本身,同时打开了通过祂变成神性的人身或人性而通往祂的神性本身的道路。
至于第二种幔子,或帐幕门帘,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你要拿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刺绣的手工作帐幕的门帘。要用皂荚木为帘子作五根柱子,用金子包裹,柱子上的钩子应是金的,又要为柱子铸造五个铜座。(出埃及记26:36-37; 36:37-38)
这种帘子代表比刚才所提到的那些表象更低级,或更外在的良善和真理的表象,也就是说,理性的中间表象,就是第二层天堂的天使看到的那种表象。对这些表象的描述几乎和第一种的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帘子有五根柱子和五个座;而“五”这个数字表示相对较少的东西,因为这些表象不像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的表象那样如此统一、连贯在一起,或那么属天。至于数字“五”表示少许,可参看前文(649, 1686节)。由于这些表象关注属世事物,所以经上吩咐这些座要用铜来铸;铜代表并表示属世良善(425, 1551节)。
至于第三种幔子,或院子的门帘,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院子的门当有二十肘的帘子,要用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用刺绣的手工织成,柱子四根,座四个。院子四围一切的柱子都要镶上银片,柱子上的钩子应是银的,座要用铜作。(出埃及记27:16-17; 38:18-19)
这种帘子代表良善和真理的还要更低级或更外在的表象,是理性最低级的表象,就是第一层天堂的天使看到的那种表象。由于这些表象对应于内层事物,所以对它们的描述差不多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柱子没有包金,而是镶上了银片,钩子是银的,这一切表示直接追溯其起源于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的理性真理;座是铜的,铜表示属世良善。这一切表明,帐幕中的东西没有一样不代表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事物;换句话说,所有事物都是照着存在于三层天堂中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各种样式或模型来作的;还表明,幔子或帘子表示至内层周围或之外类似身体或衣服的事物。
此外,“幔子”、“帘子或遮盖物”、“衣服”或“衣裳”表示相对低级的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以西结书:
你的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作的,你的篷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作的。(以西结书27:7)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内层知识或认知,因而表示那些拥有这些知识或认知的人(1201节);“埃及绣花”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埃及”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节);“作篷的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表示对应于内在敬拜的仪式(1156节)。
同一先知书:
所有海上的首领都要从宝座上下来,除去外袍,脱下刺绣的衣服,披上战兢为衣,坐在地上。(以西结书26:16)
这也论及“推罗”;“外袍”和“刺绣的衣服”表示从记忆内容或事实知识中形成的认知或宗教知识,因而表示更低级的真理。
又:
我也使你身穿刺绣衣服,脚穿獾皮鞋,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披在你身上,又用妆饰打扮你,将镯子戴在你手上,将链子戴在你脖子上。你拿了你的衣服,为自己做成彩色丘坛,在其上行淫。你又拿你的刺绣衣服,盖在它们身上。(以西结书16:10-11, 16, 18)
这论及“耶路撒冷”,也就是属灵教会;经上描述了它古时的样子,和它后来,就是被败坏之后的样子;其更低级的属灵事物和教义就是“刺绣衣服、细麻布和丝绸”。
以赛亚书:
主万军之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和犹大除掉整个粮杖和水杖。那时,人要拉住他父家的弟兄说,你有衣服,可以作我们的首领。到那日,他必扬声说,我不做包扎伤口的;我家里没有粮食,也没有衣服;你们不可立我作百姓的首领。主必使锡安女子的头顶长疮。到那日,主必除掉她们华美的脚钏、发网、月牙圈、吊坠、链子、手镯、华冠、脚链、饰带、香盒、耳环、戒指、鼻环、礼服、外袍、云肩、荷包、手镜、细麻衣、裹头巾、围巾。(以赛亚书3:1, 6-7, 17-24)
“耶路撒冷”表示属灵教会;“犹大”表示属天教会;“要除掉的整个粮杖和水杖”表示良善和真理;首领所拥有的“衣服”表示构成教义的真理;所列举的锡安女子的各种衣服和装饰表示他们要被剥夺的良善和真理的每一个属和种。除非此处提到的每一个事物都表示教会的某个具体细节,否则它们就不是圣言的一部分,其中每个词都含有某种神性事物在里面;但它们论及锡安女子,“锡安女子”表示教会的事物(参看2362节)。
同一先知书:
锡安哪,醒来!醒来!披上你的力量;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从今以后,未受割礼的和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内。(以赛亚书51:1-2)
“锡安”表示属天教会;“耶路撒冷”表示属灵教会;“华美的衣服”表示信的神圣事物。同一先知书:
他们的网不能成为衣服;他们的作为也不能遮盖自己。他们的作为都是罪孽的作为。(以赛亚书59:6)
“网”表示没有成为衣服的伪造的真理;“衣服”表示教义和敬拜的外层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们的作为不能遮盖自己。”
同一先知书:
我要因耶和华大大欢喜,我的灵魂以我的神为喜乐;因祂给我穿上救恩的衣服,给我披上公义的外袍。(以赛亚书61:10)
“救恩的衣服”表示信之真理;“公义的外袍”表示仁之良善。启示录:
在撒狄你还有几个名字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启示录3:4-5)
又:
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的有福了!(启示录16:15)
又:
我看见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身穿白衣。(启示录4:4)
此处很明显,“衣”不是指衣服,而是指与真理有关的属灵事物。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主论到时代的完结所说的话。当祂说,不要回来取衣裳(马太福音24:18; 马可福音13:16)时,“衣裳”表示真理(参看2454节);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主论到没穿礼服的人(马太福音22:11-12)和约翰的话:
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身穿细软衣服的人吗?看哪,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马太福音11:8; 路加福音7:25)
这表示他们并不关心教义和敬拜的外在事物,而是关心内在事物;这就是为何祂补充说:
你们出去究竟是要看什么?先知吗?是的,我告诉你们,他比先知大多了。(马太福音11:9)
此处“先知”表示教义和敬拜的外在事物。
由于“衣服”表示各种真理,所以经上吩咐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要向她们的邻舍要金银和衣裳,好给她们的儿女穿戴(出埃及记3:22; 12:35-36);还吩咐不可穿各种衣服,或搀杂料的衣服(利未记19:19; 申命记22:11);他们要在衣服边上做繸子,在繸子上钉一根蓝细带子,好叫他们看见就想起诫命并遵行(民数记15:38-40)。
过去,他们还撕裂衣服(可参看约书亚记7:6; 士师记11:35; 撒母耳记上4:12; 撒母耳记下1:2, 11-12; 3:31; 13:30-31; 15:32; 列王纪上21:27; 列王纪下5:7-8; 6:30; 22:11, 14, 19; 以赛亚书36:22; 37:1),这表示对教义和真理的热情,这种热情以同样的方式被撕碎,也表示谦卑,因为认识到衣服的装饰所表示的东西不属于他们。
幔子、帘子、衣裳或衣服就表示这类事物,这一点从当时还是以色列的雅各的预言也明显看出来:
他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上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血中洗了袍褂。(创世记49:11)
没有内义,没有人知道这些话表示什么,即:“葡萄树”、“上好的葡萄树”、“小驴”、“驴驹”、“葡萄酒”,“葡萄血”、“衣服”和“袍褂”分别表示什么。但显而易见,它们论及主,主在此被称为“示罗”。此处论述的主题是犹大,犹大代表主的神性属天之物,或说属天神性;他在葡萄酒中所洗的“衣服”、在葡萄血中所洗的“袍褂”表示主的理性和属世之物,祂要把它们变成神性。
同样在以赛亚书:
这从以东、从波斯拉而来,穿赤红衣服,这服装华美,能力广大,大步行走的是谁呢?就是我,是凭公义说话,以大能施行拯救。你的服装为何有红色,你的衣服为何像踹酒榨的呢?我独自踹酒榨,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他们的胜利溅在我衣服上,我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以赛亚书63:1-3)
此处“衣服”和“服装”表示主的人身或人性,祂凭自己的能力通过试探的争战和胜利将这人身或人性变成神性;这就是为何经上说:“我独自踹酒榨,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以撒一闻以扫衣服上的气味,就给他祝福”(创世记27:27)具有类似含义。
主的神性人身的神圣本身也是显为光的衣裳,当祂变像时,这衣裳洁白放光;对此,我们在马太福音中读到:
当耶稣变了形像时,祂的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路加福音:
耶稣正祷告的时候,祂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路加福音9:29)
马可福音:
当耶稣变了形像时,祂的衣裳放光,极其洁白,像雪一样,地上没有能漂得这样白的。(马可福音9:3)
亚伦进幔子内所穿的细麻布圣衣(利未记16:2, 4)代表类似事物,他供祭司职分时为荣耀、为华美的圣衣也一样(出埃及记28:2-43; 39:1-43)。这些衣服的每个特征,无一例外,都代表某种事物。

属天的奥秘 #6435

6435.“如永世山

6435.“如永世山岭的渴慕”表直到属天的相爱。这从“永世山岭”的含义清楚可知,“永世山岭”(经上或译为长存的岭,或永世之岭等)是指相爱的事物,如下文所述。“如永世山岭的渴慕”表示属灵教会能达到这爱。在通过圣言的其它经文说明“永世山岭”表示相爱之前,有必要说一说何谓相爱,也就是“约瑟”所代表的属灵教会成员致力于达到的目标。从前面频繁的阐述和说明清楚可知,有两个国度构成天堂,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这两个国度之间的区别在于,属天国度的内在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其外在良善是相爱的良善。属天国度成员处于爱之良善,而非处于被称为信之真理的真理;因为这真理已完全融入该国度的良善,以致它看上去与良善不可分割。正因如此,该国度的成员甚至无法说出“信”这个词(202, 203, 4448节),因为在他们中间,相爱的良善取代了信之真理。但在属灵国度,它的内在是对邻之仁的良善,而它的外在是信之真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度之间有何区别,以及它们因以下事实而彼此相接触:属天国度的外在与属灵国度的内在通过被称为“属灵层的属天层的居间层而相吻合。因为如前所述,属天国度的外在是相爱的良善,属灵国度的内在是对邻之仁的良善;但相爱的良善比对邻之仁的良善更内在,因为前者源于理性层,而后者源于属世层。不过,尽管相爱的良善,就是属天教会的外在,更内在,对邻之仁的良善更外在,但就像刚才说的,主仍通过一个居间层将这两种良善联结在一起,从而将这两个国度联结在一起。
  为了区分属天教会的外在良善和属灵教会的内在良善,我们在下文将前一种良善称为相爱的良善,将后一种良善称为对邻之仁的良善,前几节一直没有研究这种区别。一旦知道这些事,就能阐明“永世山岭的渴慕”,就是以色列对于这个属灵教会的祝福之一,是什么意思,即:属灵国度能上升到仁之良善之上,甚至直达属于属天国度的相爱的良善;这两个国度便以这种方式在一个很深的层次上被联结在一起。这些就是这些话所表示的事。
  圣言的先知书部分的许多经文都提到了“大山和小山”;它们在内义上表示爱之良善。“大山”(经上或译为山)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也就是属天国度的内在;而“小山”表示相爱的良善,也就是属天国度的外在;但在论述属灵国度的地方,“大山”表示对邻之仁的良善,也就是该国度的内在,“小山”表示信之真理,也就是它的外在。要知道,主的每个教会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祂的两个国度也是如此。
  这就是“小山”(hill,经上或译为山岭、岭、峻岭、冈陵、冈等)的含义,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的山必为诸山之顶,高举过于万岭。(以赛亚书2:2; 弥迦书4:1)
  “耶和华的山”,即锡安,表示主的属天国度,因而表示该国度的良善,也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由此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自己,因为属天国度中的一切爱和一切良善皆属于主。
  在圣言的其它地方,“锡安山”也具有这层含义,而它的“冈陵”表示相爱的良善,如以赛亚书:
  万军之耶和华也必降临在锡安山和冈陵上争战。(以赛亚书31:4)
  此处“冈陵”表示相爱的良善;由于“冈陵”表示相爱的良善,“山”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故经上说“耶和华必降临在锡安山上争战”。耶和华不会在锡安山和冈陵上争战;但是,凡爱之良善存在的地方,为之争战,也就是为那些处于这良善的人争战的,正是主,在这段经文中,“耶和华”是指主。如果祂为锡安和耶路撒冷争战,那是因为它们代表属天教会。这也解释了为何锡安山被称为神圣,为何耶路撒冷也被冠以神圣;而事实上,它本身是不洁、污秽的,这一点从先知书论述它的可憎之事的地方明显看出来:
  诗篇:
  大山带来和平,小山送来公义。(诗篇72:3)
  又:
  大山和一切小山都当赞美耶和华!(诗篇148:9)
  又:
  大山跳跃如公羊,小山蹦跳如羊群的仔儿。(诗篇114:4, 6)
  又:
  巴珊山是神的山,巴珊山是多岭的山。众山啊,众山的众岭,你们为何跳跃?神渴望住于其中,耶和华也必永远居住。(诗篇68:15, 16)
  在这些经文中,“山”表示属天之爱,“岭”表示属灵之爱;很明显,此处不是指山,也不是指岭,甚至不是指那些住在山和岭上的人。
  以赛亚书:
  各高山各峻岭必有溪水涌流。(以赛亚书30:25)
  “溪水”表示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经上说它们在“各高山各峻岭”上,因为这些认知或知识是从属天和属灵之爱的良善那里流出的。
  哈巴谷书:
  耶和华站立,量了大地;祂观看,赶散列族,永久的山崩裂,长存的岭塌陷。(哈巴谷书3:6)
  “永久的山”表示属天的上古教会的爱之良善;“长存的岭”表示属于该教会的相爱之良善;前一种良善是它的内在,后一种良善是它的外在。当在圣言中表示该教会时,由于它是上古教会,故经上有时补充“永久”一词,如此处“永久的山”,别处有时用到“永恒之日”(6239节);经上也补充“长存”(everlasting,或译为永世)一词,如此处“长存的山岭”,以及在以色列所发的预言中:“永世山岭的渴慕”。由此可见,“永世山岭”(经上或译为长存的岭,永世之岭等)表示相爱的良善,这良善属于属天教会,或主的属天国度。
  在摩西五经,就是摩西对于约瑟所发的预言中也是如此:
  得东方诸山的初熟之物,永世之岭的宝物……愿它们都临到约瑟的头上。(申命记33:15, 16)
  以赛亚书:
  大山小山必发声歌唱,田野所有的树木也都拍掌。(以赛亚书55:12)
  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要流着奶子,犹大的一切溪流都有水流。(约珥书3:18; 阿摩司书9:13)
  以西结书:
  我的羊在众山和各山岭上流离;在全地面上分散。我必使他们和我的山四围成为福源;我必按季节降雨。(以西结书34:6, 26)
  耶利米书:
  毁灭者来到旷野的一切山岭上;耶和华的剑尽行吞灭。(耶利米书12:12)
  在这些经文中,“山”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小山或山岭或岭”同样表示这些良善,只是等级比较低。
  由于“大山或山”和“小山或山岭或岭”表示这类事物,故在古教会,他们的神性敬拜也在大山和小山上举行;后来希伯来民族在大山和小山上筑坛,在那里祭祀焚香;在没有小山的地方,他们就筑起高地。不过,该敬拜由于以下事实而变成偶像崇拜,即:他们认为这些大山小山本身是神圣的,根本没有思想它们所表示的神圣事物,故以色列和犹太人民被禁止举行这种敬拜,因为这些人比其他任何人民都更倾向于偶像崇拜。然而,为了保留古时所存在的对大山和小山的这种代表,锡安山被选中,它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在相对意义上代表祂国度中的神性属天层和神性属灵层。
  由于大山和小山表示这类事物,所以亚伯拉罕被吩咐在摩利亚地的山上把他的儿子献为祭;摩西也是在一座山上看见主,律法也是从一座山上被宣告;因为祂在何烈山上向摩西显现,律法在西乃山上被宣告;另外,耶路撒冷的圣殿也是在一座山上建的。
  这些人在大山小山上举行神圣敬拜,后来外邦人,以及偶像崇拜的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在大山小山上献祭和焚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耶利米书:
  你的淫行、你的嘶声,就是你在田野的小山上所犯淫乱的恶事,你那些可憎恶之事,我都看见了。(耶利米书13:27)
  这论及耶路撒冷。以西结书:
  他们被刺死的人,倒在他们祭坛四围的偶像中间,就是各高冈、各山顶、各青翠树下、各茂密的橡树下。(以西结书6:13)
  耶利米书:
  你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屈身行淫。(耶利米书2:20; 3:6;列王纪上14:23; 列王纪下16:4; 17:10)
  由于拜偶像是在大山和小山上举行的,而大山和小山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属于自我之爱的邪恶;如耶利米书:
  我观看大山,看哪,它们尽都震动,一切小山也都摇来摇去。我观看,看哪,无人,天空中所有的飞鸟也都逃掉。(耶利米书4:24, 25)
  以赛亚书:
  一切山谷都要抬高,一切大山小山都要削低。(以赛亚书40:4)
  同一先知书:
  看哪,我已使你成为又新又尖锐的打谷器;你要把山岭打得粉碎,使冈陵如同糠秕。(以赛亚书41:15)
  又:
  我要使大山小山变为荒凉,使它们其上的一切草木都枯干。(以赛亚书42:15)
  弥迦书:
  惟愿你们听耶和华的话!要起来与大山争辩,使小山听见你的声音。(弥迦书6:1)
  耶利米书:
  悖逆的诸山啊,我的百姓作了迷失的羊,他们的牧人使他们走差路。他们从大山走到小山,竟忘了安歇之处。(耶利米书50:6)
  还有其它经文,如耶利米书(16:6),那鸿书(1:5, 6)。
  “大山”和“小山”之所以表示属天和属灵之爱的良善,是因为它们拔地而起的地方,高高拔起的地方表示属于天堂的事物,在至高意义上表示属于主的事物。“迦南地”表示主的天国(1607, 3038, 3481, 3705, 4240, 4447节);因此,那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灵义,它的大山小山表示“高高”的那类事物。当属于属天教会的上古之人上一座大山时,他们会思想高度,并通过高度思想神圣事物,因为经上说耶和华或主住在“至高之地”,还因为“高”在灵义上是指爱之良善(650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