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5

85.在来自我们太阳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属天的奥秘 #2830

2830.“看哪,有

2830.“看哪,有一只公绵羊”表示人类的属灵成员,这从下文所解释的“公绵羊”的含义清楚可知。在教会,众所周知,代表性的犹太和以色列教会中的燔祭和祭物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不过,羊羔的燔祭和祭物表示一样事物,母绵羊和母山羊的燔祭和祭物表示另一样事物,小山羊、公绵羊和公山羊,公牛、小公牛和牛犊,以及斑鸠和雏鸽的燔祭和祭物又表示其它事物;素祭和奠祭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它们表示主的神性属天事物、神性属灵事物和神性属世事物,并由此表示从主而存在于祂的国度,从而存在于系主国度的每个人里面的属天事物、属灵事物和属世事物,这一点也可从取代燔祭和祭物的圣餐看出来。其中,面包和酒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面包表示祂的神性属天事物,酒表示祂的神性属灵事物;因此,它们表示主对整个人类的爱,以及反过来整个人类对主的爱(2343, 2359节)。由此明显可知,燔祭和祭物包含源于对主之爱的属天敬拜,和源于对邻之仁、因而源于对主之信的属灵敬拜在里面(922, 923, 1823, 2180节)。至于什么叫属天事物、什么叫属灵事物,也就是说,在主的国度或教会中,谁构成属天成员,谁构成属灵成员,或说属灵人和属天人是什么样,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说明(参看1155, 1577, 1824, 2048, 2088, 2184, 2227, 2669, 2708, 2715节)。
因此,“公绵羊”表示主的神性属灵之物,因而表示人里面的属灵之物,或也可说,人类的属灵成员,这一点从由公绵羊制成的燔祭和祭物可以看出来。例如,当亚伦和他的儿子成圣,以履行职责时,也就是当他们供祭司职分时,他们要献一只小公牛为赎罪祭,把它的血抹在坛的四角上,剩下的倒在坛脚;还要宰杀一只公绵羊,把它的血洒在坛的周围,然后把全羊焚烧,献为燔祭;要另外宰杀一只公绵羊,把它的血抹在亚伦的耳垂、大拇指和大脚趾上;然后用它作摇祭,烧在燔祭上(出埃及记29:1-35; 利未记8:1-36; 9:2-24)。显然,所有这些仪式都是神圣的;但它们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们代表并表示神圣事物。否则,宰杀小公牛,把它的血抹在坛角上,剩下的倒在坛脚;宰杀一只公绵羊,把它的血洒在坛周围,然后烧掉;把另一只公绵羊的血抹在亚伦的耳垂、大拇指和大脚趾上,把它献为摇祭,并烧在燔祭上;这一切仪式都将没有任何神圣可言,因而没有与敬拜有关的任何东西,除非它们代表神圣事物。至于每个细节代表什么,若不凭借内义,谁也看不出来。献为赎罪祭的小公牛表示主的神性属世事物,公绵羊表示祂的神性属灵事物,同时表示人类的属灵成员,这从圣言中“小公牛”和“公绵羊”的含义可以看出来。供祭司职分通过属灵事物实现,因为人通过属灵事物被引入属天事物,或也可说,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入爱之良善。当亚伦进入圣所时,他同样要献一只小公牛为赎罪祭,献一只公绵羊为燔祭(利未记16:2-3)。
当拿细耳人满了离俗的日子时,他要献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一只没有残疾、一岁的母羊羔作赎罪祭,和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作平安祭(民数记6:13-14, 16-17)。原因在于,拿细耳人代表属天人,而属天人是主的样式(51, 52, 1013节)。属天人是这样:他处于属天之爱,也就是对主之爱,并由此处于属天真理(202, 337, 2069, 2715, 2718节)。这就是为何拿细耳人要献表示属天之物的公羊羔和母羊羔为祭,还献表示属灵之物的公绵羊为祭。在节期,要献小公牛、公绵羊和羊羔为祭;如在无酵节的第一天,要献两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民数记28:18-20)。在初熟的日子,也要献两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民数记28:26-28)。在月朔,要献两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民数记28:11-12)。在七月,就是那月的初一日,要献一只小公牛、一只公绵羊、七只公羊羔及其素祭为燔祭;七月十五日,要献十三只小公牛、两只公绵羊、十四只公羊羔为燔祭,等等(参看民数记29:1-2, 12-14, 17-18, 20-22, 24, 26-36)。“小公牛”和“公绵羊”表示属灵事物,而“羊羔”表示属天事物,因为人们在节日要分别为圣,并通过属灵事物被引入属天事物。
由于“公绵羊”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的神性属灵事物,还表示人里面的属灵事物,所以在以西结书论到新殿和新耶路撒冷,也就是主的属灵国度的地方,经上说,洁净了坛,就要献一只小公牛为赎罪祭,献一只公绵羊为燔祭;并且七日内,每日要预备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也要预备一只小公牛和公绵羊(以西结书43:23-25)。那日,王要为众民预备一只小公牛作赎罪祭,这节的七日,每日要预备七只小公牛、七只公绵羊和素祭为燔祭(以西结书45:22-24);安息日,他要预备六只羊羔和一只公绵羊(以西结书46:4, 6)。
从普遍意义上说,新殿和新耶路撒冷表示主的国度(参看402, 940);从具体意义上说,表示一个新教会(2117节)。众所周知,那里既没有燔祭,也没有祭物;这表明燔祭和祭物表示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属于主的国度;因此,这类事物在此由“小公牛”、“公绵羊”和“羊羔”来表示。“小公牛”和“公绵羊”表示属灵事物,这一点从以西结书的这一部分在内义上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一般从以下事实看出来,即:“新殿”和“新耶路撒冷”尤表主的属灵国度,而“锡安”表示属天国度。
“公绵羊”表示属灵之物,或也可说,表示属灵人,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但以理书。但以理看见一只有双角的公绵羊站在河边,然后又看见一只公山羊抵触公绵羊,折断它的两角,践踏它(但以理书 8:3-4等)。此处,“公绵羊”只表示属灵教会,“公山羊”表示那些处于与仁分离之信,或与良善分离的真理之人,他们一步步起来反对良善,最终反对主,如经上所描述的。撒母耳记:
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祭物,岂如喜悦听从耶和华的声音呢?看哪,听从胜于祭物,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记上15:22)
此处论述的是顺从,故论述的是真理,这是属灵的;这些话是对王说的,而王也表示真理(1672, 2015, 2069节)。因此,经上没有说“胜于公牛或羊羔的脂油”,而是说“胜于公羊的脂油”。
诗篇:
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说陌生语言之民时,犹大就成了主的圣所,以色列成了祂统治的权柄。沧海看见它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大山跳跃如公羊,小山蹦跳如羊群的崽儿。沧海啊,你为何奔逃?约旦哪,你为何倒流?大山哪,你为何跳跃如公羊?小山哪,你为何蹦跳如羊群的崽儿?大地啊,在主的面前,在雅各神的面前,震动吧!祂叫磐石变为水池,叫燧石变为水泉。(诗篇114:1-8)
此处在内义上论述了重生之后的属灵良善,并描述了该良善的性质。它的属天-属灵的性质被描述为“跳跃如公(绵)羊的大山”,它的属天-属世的性质被描述为“蹦跳如羊群的崽儿”;“大山”表示爱的属天事物(参看795, 1430节)。谁都能看出,这些话,和诗篇其余的话一样,都包含神圣事物,但仅包含在内义里面;“跳跃如公(绵)羊的大山”、“蹦跳如羊群崽儿的小山”、“在主的面前震动的大地”,都表示某种属灵之物;若无内义,它们都是些毫无意义的词语。
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也是如此:
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使他吃地的出产,又使他从磐石中咂蜜,从燧石中吸油,也吃牛群的奶油,羊群的奶,羊羔和公羊的脂油,巴珊所出的,还有山羊的脂油,与上好小麦的脂油;你要葡萄的血,如同纯酒。(申命记32:13-14)
“公(绵)羊,巴珊所出的”表示属天-属灵事物。至于属天-属灵事物是什么,可参看前文(1824节)。诗篇:
我要把肥甘作燔祭,连同公绵羊的馨香祭献给你,又把公牛和公山羊献上。(诗篇66:15)
“肥甘的燔祭”表示爱的属天事物,“公绵羊的馨香祭”表示信的属灵事物。
以西结书:
阿拉伯和基达的一切首领都作你手下的客商,用羊羔、公绵羊、公山羊与你交易。(以西结书27:21)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那些知道良善和真理的人(1201节);“阿拉伯”表示他们的智慧;“基达的首领”表示他们的聪明;“羊羔”表示属天事物;“公绵羊”表示属灵事物;“公山羊”表示属世事物,它们按次序一个接一个到来。以赛亚书:
基达一切的羊群必聚集到你这里,尼拜约的公绵羊要要服侍你;它们必上我的祭坛蒙悦纳,我必荣美我荣美的家。(以赛亚书60:7)
这论及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基达的羊群”表示神性属天事物;“尼拜约的公绵羊”表示神性属灵事物。由此明显可知,“公绵羊”在内义上表示主的神性属灵之物,并由此表示人里面的属灵之物,或也可说人类的属灵成员。

属天的奥秘 #4317

4317.就内在历史

4317.就内在历史意义而言,“因为那人在坐骨神经筋上将雅各的大腿窝摸了一把”表由于他们具有一种无法通过重生被根除的遗传性,因为他们不允许这种事发生。这从“大腿”的含义清楚可知,“大腿”是指婚姻之爱,因而是指一切属天和属灵之爱(参看4280节);因为“大腿窝”就是婚姻之爱,以及一切属天、属灵之爱与属世良善结合的地方(4277, 4280节)。因此,“摸它”,或损害它,以至于瘸了是指摧毁从这些爱所流出的良善。由于这事发生在雅各身上,故它表示这种性质从他传到他的后代那里,因而具有遗传性。“坐骨神经筋”(nerve of that which was displaced)表示虚假(参看4303节),在此表示源自遗传之恶的虚假。由此和整个思路可知,这种遗传性无法通过重生根除,因为他们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他们具有这种遗传性,并且无法重生;这一点从圣言中有关他们的一切记载,尤其摩西五经中的以下经文看得非常清楚:
摩西召了以色列众人来,对他们说,耶和华在埃及地,在你们眼前向法老和他众臣仆,并他全地所行的一切事,你们都看见了;但耶和华到今日没有使你们心能明白、眼能看见、耳能听见。(申命记29:2, 4)
又:
我未领他们到我所起誓应许之地以先,这百姓今日里所作的计画我都知道了。(申命记31:21)
又:
我要向他们掩面,看他们的结局如何。他们本是极乖僻的一代,心中无诚实的儿女。我要除灭他们,使他们的名从人间消失,惟恐仇敌惹动我。因为他们是缺乏智谋的民族,他们里面毫无聪明。他们的葡萄树是所多玛的葡萄树,他们的葡萄是蛾摩拉田园出的;他们的葡萄是苦毒的,全挂都是苦的。他们的酒是大蛇的毒气,是虺蛇残害的头。这不都是积蓄在我这里,封锁在我府库中吗?(申命记32:20, 26-34)
其它地方,尤其耶利米书中的部分经文也提到这些事。
“摸雅各的大腿窝”,然后他就瘸了,就表示他们的遗传性;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何西阿书:
耶和华与犹大争辩,必照雅各所行的惩罚他,按他所做的报应他。他在腹中抓住哥哥的脚跟,壮年的时候与神较力;与天使较力,并且得胜,哭泣恳求。(何西阿书12:2-5)
就内在历史意义而言,此处“与神较力”是指他们坚持认为教会的代表要存在于他们当中(参看4290, 4293节)。由此明显可知,他们所拥有的这种遗传性源自雅各自己,这一点从更多目前不得不忽略过去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关于具体的遗传性,在当今的教会,人们都以为一切遗传之恶皆来自第一代父母,所有人都因此在遗传之恶方面受到诅咒。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里面的遗传之恶的源头在于他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也就是在于祖父母和历代先祖。他们通过实际生活所获得、通过频繁实践或习惯可以说已经成为其秉性一部分的一切邪恶都会传给他的儿女,在他们里面变成遗传,这恶还伴随着从祖父母和先祖植入在父母里面的东西。来自父亲的遗传之恶更为内在,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更为外在。前者无法轻易根除,而后者则能。当人正在经历重生时,来自最近父母的根深蒂固的遗传之恶就会被根除;但对那些未经历重生的人,或不能重生的人来说,它依然存留。这就是遗传之恶(参看313, 494, 2122, 2910, 3518, 3701节)。这个问题对于能反省的人,以及从以下事实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每个家族都有某种特定邪恶或良善,该家族凭此而有别于其它家族;这种特性如众所周知的,是从父母和先祖遗传来的。这同样适用于如今仍旧存留的犹太民族,该民族与其它民族截然不同,不仅能从它特有的性情被识别出来,还可以从它的习俗、言语和面貌被识别出来。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何为遗传之恶。人们以为遗传之恶在于行恶,而事实上,它在于意愿、因而思想邪恶。遗传之恶就在意愿本身和源于此的思维中;它就是在它们里面、甚至在此人行善时也会将自己附着上的向恶的实际倾向。它通过当邪恶临到别人身上时所感觉到的快乐可被识别出来。这根深深向下隐藏,因为接受来自天堂,也就是经由天堂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内在形式本身被扭曲,可以说已经扭曲得变形了;以致当良善与真理从主流入时,它们要么被反射回去,要么被歪曲,要么被窒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今对良善与真理的觉知不存在了,对重生之人来说,取而代之的是良心;良心承认从父母和老师那里所学到的为良善与真理。爱自己胜过他人,若其他人不尊敬我们,就向他们意愿邪恶,以报复为乐,以及爱世界胜过天堂,就出自遗传之恶;一切恶欲或邪恶情感也出自这一源头。人不知道这类事物就存在于遗传之恶里面,更不知道它们是天上情感的对立面。然而,在来世可以清楚显明,每个人通过实际生活引向自己的源自遗传之物的邪恶何等之多,以及他因来自这一源头的邪恶情感而距离天堂何等遥远。
雅各后代里面的遗传之恶无法通过重生而根除,因为他们不允许这种事发生。这一事实从圣言中的历史描述明显看出来;因为他们在旷野的一切试探中都屈服了,如摩西五经所记载的;后来在迦南地,一看不到神迹,也会屈服。然而,这些试探都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或属灵的。他们在属灵的事上不能受试探,因为他们不知道内在真理,也没有任何内在良善,如前所示;除了在他所知道或所拥有的事物方面外,没有人能受试探。试探就是实现重生的实际手段。这些事就是他们不允许重生的意思。关于他们在来世的状态和命运,可参看前文(939-941,3481节)。
大人和对应(续)
此处关于与总体上感官的对应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