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3033.“你要谨慎,不要带我的儿子回那里去”表示它决不能形成联结。这从刚才的阐述(3031节)清楚可知,那里解释了将亚伯拉罕的儿子带回他原出之地表示什么。与真理不一致的情感不能与理性的良善结合,这一点从前面(参看2173, 2507, 2727-2759节)关于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或也可说,关于天上婚姻的论述明显看出来。因此,古人在对良善的情感与对真理的情感之间建立了一种婚姻(参看1904节);而且,虚假决不能与良善结合,真理决不能与邪恶结合,因为它们的性质是完全对立的(2388, 2429, 2531节);良善被注入真理的知识或认知,这些知识或认知是接受它的器皿;结合就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1469, 1496, 1832, 1900, 1950, 2063, 2189, 2261, 2269, 2428, 2434, 2697节)。
我得到机会生动地感觉到,虚假不可能与良善结合,真理也不可能与邪恶结合;虚假只能与邪恶结合,真理只能与良善结合。我发觉情况如下:如果一个人拥有对良善的情感,也就是发自内心意愿良善,那么每当他思想他该意愿并做什么时,他对良善的意愿便流入他的思维,在那里使自己适合并嵌入存在于那里的知识或认知,如同嵌入接受它的器皿。他对良善的意愿通过这种结合迫使他如此思考、意愿和行动。这就像是把良善嫁接到真理上,确切地说,嫁接到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上。
但对一个没有对良善的情感,只有对邪恶的情感,也就是意愿邪恶的人来说,情况就不同了;他会认为凡对他个人有利,能使他变得伟大或重要、富有,从而拥有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的一切,都是良善;这就是他的目的。每当这人思想他该意愿并做什么时,他的意愿以同样的方式流入他的思维,在那里激活类似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从而迫使他思考、意愿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以错误的方式使用知识或认知,以为他从圣言的字义,或其它知识或研究领域所吸收的一些大体观念能随心所欲地来解释。邪恶就是以这种方式与虚假苟合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于那里的真理完全丧失了真理的一切本质。
在来世,像这样的人比其他人更愚蠢,无论他们在世时似乎比别人多么见多识广。他们越深信他们拥有真理,就越给其他人带来幽暗。这些灵人曾在我周围逗留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对源于真理的良善的情感却不容易影响他们,或说他们对这种情感不敏感,无论他们回想起多少他们活在肉身时所知道的真理,因为邪恶与他们同住,真理无法与这邪恶结合。这些灵人也不能与善灵交往;相反,但凡有任何属世良善与他们同住,他们都会经历荒废,直到他们根本不知道任何真理为止。这时,一点真理就被引入剩下的良善,只要剩下的那极少量的良善能接受它。然而,那些拥有发自内心的对良善的情感之人则能照着与他们同在的良善的量和质接受一切真理。
895.“水从地上都干了”表示那时,虚假并不明显。这从前面的阐述(857, 868, 887节)清楚可知。这句话尤表虚假已经与属于该教会成员的意愿的事物分离。“水从地上都干了”这句话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地”在此表示人的意愿,而人的意愿无非是恶欲。如前所述(875:3节),“土地”位于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真理就被播种在这一部分。真理永远不会播种在他的意愿部分,在属灵人里面,这意愿部分已经与理解力部分分离。这就是为何在本节最后,经上说“土地面干了”。对上古教会成员来说,他的意愿里面有土地,主将良善植入其中;所以他能从良善认识并感知真理,或能从爱而拥有信。然而,若同样的事发生在现在,人必永远灭亡,因为他的意愿完全败坏了。
至于在意愿部分和理解力部分的这种植入或播种是怎么回事,这从以下考虑清楚可知:事实上,上古教会成员享有启示,他从小时候起就被引入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但由于这些启示被植入他的意愿部分,所以他无需进一步的教导就能感知无数事物。主赋予他们能力,使他们能从一个总体观念知道具体观念和个体细节;而现在的人不得不先学习才了解它们,即便这样,也几乎不知道其千分之一。因为属灵教会成员若不通过学习获得,就一无所知;他将自己以这种方式知道的东西保留下来,并相信是真的。事实上,如果他学到了错误的东西,并且这错误的东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仿佛它是真的,他也会相信,因为他只会感知某事是真的;事实上,他已经以这种方式被说服相信了它。那些有良心的人从良心获得某种指示;然而,对他们来说,某事之所以是真的,只是因为他们听说并获知它是真的。这就是构成他们良心的东西,这一点从那些拥有虚假良心的人清楚看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