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3849.“拉班又将他的婢女辟拉给女儿拉结,给她作婢女”表作为服务纽带或手段的外层情感。这从前面所述(3835节)清楚可知。之所以拉结的婢女“辟拉”表示外层情感,而利亚的婢女“悉帕”表示外在情感,是因为“拉结”代表对内在真理的情感,而“利亚”代表对外在真理的情感。外层情感是服务内在情感的属世情感。这些外层情感是服务于真理与良善结合的手段,其原因在于,若不藉着情感,教义事物,甚至记忆知识的事物根本无法进入到任何人里面。因为情感含有生命在里面,而属于教义与记忆知识的真理若没有这些情感,就没有生命在里面。很明显,这就是真相;因为没有情感,人甚至无法思考,事实上一个也说不出来。人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没有情感的声音就像机器人的声音,因而只不过是毫无生命的声音;当当它有了情感时,这情感的质和量就决定了它里面生命的质和量。这表明真理若没有良善会是什么样,并且存在于真理中的情感源自良善。
人若思考这个问题,还能从以下事实意识到这一点,即:认知若没有意愿在其中,就不是认知,因为认知的生命来自意愿。这再次表明真理若没有良善会是什么样,即:它们根本就不是真理,并且良善是它们获取生命的源头;因为真理属于心智的认知部分,而良善属于意愿部分。谁都能由此判断出,本为真理的信若没有本为良善的仁会是什么样;并且没有仁之善的信之真是死的;因为如前所述,真理里面情感的质和量决定了它们里面生命的质和量。但是,甚至当仁之善不存在时,真理似乎仍拥有生命。可这种表象出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情感,而这些情感除了在属灵意义上被称为死亡的生命,也就是地狱的生命外,并没有任何生命。所用的词是情感,情感是指某种爱的延伸。
由此可见,情感是服务于真理与良善结合的手段;而且情感就是那引入真理,并将它们整理成序的。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所具有的纯正情感将它们引入天堂的秩序;而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所具有的邪恶情感则将它们引入地狱的秩序,也就是天堂秩序的对立面。
最外在的情感就是肉体的情感,被称作情欲和快感。接下来的内层情感是低层心智或属世心智的情感,被称作属世情感。而内在情感是理性心智的情感,被称作属灵情感。真理通过外层和最外在的情感,也就是属世和肉体情感被引入后者,即高层心智的属灵情感。因此,这些情感是服务的手段,由拉班给拉结和利亚的婢女来表示。当她们被称为拉班的婢女时,意思是,这些情感源于拉班所代表的良善,这种良善在前面已描述过。因为先学到的真理一开始无法通过任何其它情感被注入。随着时间推移,纯正的情感会到来,不过,必须等到人出于良善行事之后。
9682.“又要把施恩座安在至圣所内的法柜上”表听从并接受属于至内层天堂中由来自主的爱之良善所产生的敬拜的一切事物。这从“施恩座”、“法柜”和“至圣所”的含义清楚可知:“施恩座”是指听从并接受属于由爱之良善所产生的敬拜的一切事物(参看9506节);“法柜”是指主所在的至内层天堂(9485节),柜子里的“法版”是指主(参看9503节);“至圣所”是指来自主的爱之良善所住的地方(9680节)。由此明显可知“又要把施恩座安在至圣所内的法柜上”表示听从并接受属于至内层天堂中由来自主的爱之良善所产生的敬拜的一切事物。
至于主存在于至内层天堂的性质,存在于中间天堂的性质,以及存在于最低层天堂的性质,这从许多地方关于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流注的说明可以看出来。主的存在通过流注实现,但这流注取决于人们所过的良善与真理的生活。处于对主之爱的良善之人就是那些最直接地接受该流注的人;处于对邻之仁的良善之人也接受它,但更为遥远,因为对邻之仁的良善比对主之爱的良善本身更遥远;而处于信之良善的人也的确接受它,但只是照着在那信里面的良善的量来接受。因此,那些基于信之真理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才接受它;事实上,主住在他们的良善里面,因为一切良善皆源于主,无一源于人,也无一源于天上的天使。
为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即主存在于天堂,并通过天堂与人同在,必须紧记:主在众天堂之上,因为祂是天堂的真正太阳;然而祂仍通过那太阳发出的光和热而存在于天堂。这太阳所发之光是神性真理,也就是信之光;而它所发之热是神性良善,也就是爱之热;凡从主发出之物都是主自己。由此明显可知,主存在于从祂所获得的良善所住之地。不过,从关于流注的说明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切,即:生命的一切都是从主流入的,因而一切良善和真理也都是从主流入的,因为这些构成人的生命,所流入的事物取决于各人接受它们的方式(2535, 2706, 2886-2889, 2893, 3001, 3318, 3484, 3742, 3743, 4151, 5846, 5850, 5986, 6053-6058, 6189-6215, 6307-6327, 6466-6495, 6598-6626, 6982, 6985, 6996, 7004, 7055, 7056, 7058, 7147, 7270, 7343, 8321, 8685, 8701, 8717, 8728, 9110, 9111, 9216节);来自主的流注既直接从祂而来,也间接经由天堂而来(5147, 6058, 6063, 6466, 6472, 6473, 6982, 6985, 6996, 7004, 7007, 7055, 7056, 7058, 7270, 8685, 8701, 8717, 8728, 921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