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3923.“因此给他起名叫但”表它的根本性质。这从“名”和“起名”的含义清楚可知,“名”和“起名”是指根本性质(参看144, 145, 1754, 1896, 2009, 2724, 3421节)。具体性质就包含在“但”这个名字中,因为他因“伸冤”(judged)这个动词而被如此称呼。不过,尽管他因“伸冤”(judged)而得名,但这名仍包含拉结的所有这些话,即“神为我伸冤,也听了我的声音”所表示的那些事物。也就是说,“但”这个名含有生活的良善和信仰神圣在里面,在至高意义上含有主的公义和仁慈。教会这个一般原则就由“但”来表示,并由以但命名的支派来代表。在一个人能重生或变成教会之前,这个一般原则必须首先得到肯定或承认。除非这种良善和神圣得到肯定和承认,否则,构成信仰和生活的所有其它品质绝无可能被接受,从而得到肯定,更不用说得到承认了。因为人若凭自己只肯定信仰,而不肯定信仰的神圣,也就是仁爱(仁爱就是信仰的神圣),并且没有通过生活的良善,也就是仁爱行为肯定信仰的神圣,就无法再拥有对信仰本质的热情了,因为他会拒绝之。承认以及肯定是正在重生之人最先获得的一般成就,但却是已重生之人所具有的最后成就。这解释为何对即将重生的人来说,但先到来,约瑟后到来,因为约瑟是属灵之人本身。但对已重生的人来说,约瑟先到来,但后到来。其原因在于,即将重生之人的起点是肯定这些品质(即信仰的神圣和生活的良善)的确如此。而已重生之人,也就是属灵之人已抵达属灵良善本身,并由此视这种肯定为后来者。因为构成信仰的神圣事物和生活的良善已在他里面牢固确立。
“但”就表示这种肯定态度,当人正在重生时,这种肯定态度必须首先存在。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提及“但”的其它经文看出来,如雅各,当时叫以色列,关于他儿子们的预言:
但必判断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角蛇,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坠落于后。耶和华啊,我向来等候你的救恩。(创世记49:16-18)
“但”在此表对真理的肯定态度。论到这种态度,当有人出于感官经验推理真理时,经上说它“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角蛇”;当这人求教于认知的最低层,或记忆知识,并从中得出结论时,经上说“咬伤马蹄”。他在这样做时,就远离了真理,这一事实由“使骑马的坠落于后”来表示。经上说其后果是,“耶和华啊,我向来等候你的救恩”。“蛇”表示通过感官经验和记忆知识推理神性奥秘的人(参看195-197节);“道”和“路”表示真理(627, 2333节);“马蹄”表示认知的最低层,或记忆知识(259节);因为“马”表示认知(2761, 2762节);认知的最低层由“蹄”(heel:脚后跟)来表示。
摩西对十二个支派的预言:
论但说,但为小狮子,从巴珊跳出来。(申命记33:22)
就圣言的内义而言,“狮子” 因其力量而表示教会的真理,因为真理就是那去争战并得胜的。因此,“小狮子”表示真理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肯定和承认。经上之所以说“从巴珊”,是因为这些始于属世层的良善。耶利米书:
耶路撒冷啊,你当洗去心中的恶,使你可以得救。恶念存在你里面要到几时呢?有声音从但传扬,从以法莲山听到祸患。(耶利米书4:14-15)
“从但”表要得到肯定的真理;“从以法莲山”表这种肯定来自对它的情感。
同一先知书:
我们指望平安,却得不着好处;指望痊愈的时候,不料,受了惊惶。听见从但那里他的马喷鼻气;他的壮马发嘶声,全地就都震动;因为他们来吞灭这地和其上所有的,吞灭这城与其中的居民。看哪!我必打发蛇、毒蛇到你们中间,是不服法术的,必咬你们。(耶利米书8:15-17)
“听见从但那里马喷鼻气”表出于非肯定的态度推理真理。“地就都震动”和“他们吞灭其上所有的”表教会和构成教会的全部事物。因为出于非肯定或否定态度推理真理的人摧毁信的一切事物。“毒蛇”表推理,如前所述。
以西结书:
但人和雅完人来你集市上拿亮铁、桂皮、菖蒲与你交易。(以西结书27:19)
这论述的是推罗,推罗表示真理与良善的认知(1201节)。“但”表示得到肯定的最初真理;“集市和交易”表真理与良善的获取(2967节);“亮铁”表属世真理,也就是最初真理(425, 426节);“桂皮、菖蒲”表示良善从中所流出的属世真理。
阿摩司书:
当那日,美貌的处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干渴发昏。那指着撒玛利亚的罪孽起誓的说,但哪,你那活神;别是巴的活道;他们都必仆倒,不再起来。(阿摩司书8:13-14)
“但哪,你那活神;别是巴的活道”表示他们对构成信及其教义的一切事物的否定态度。“道”表真理(参看627, 2333节);“别是巴”表教义(2723, 2858, 2859, 3466节)。之所以表示对信的一切事物的否定态度,是因为但是迦南地的最后边界,而别是巴是最初边界,即那地的中间或核心。因为迦南地代表并表示主的国度,因而代表并表示教会(1607, 3038, 3481节),相应地代表并表示爱与信的一切细节,因为这些构成主的国度和教会。因此,迦南地境内的一切事物都是照着它们的距离、位置和边界而具有代表性(1585, 1866, 3686节)。
在耶路撒冷变得如此之前,最初边界,即那地的中间或核心是别是巴,因为亚伯拉罕在那里,以撒也生活在那里。但最后边界,或那地最外面的点,就是但。因此,当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切事物时,经上就说“从但直到别是巴”。如撒母耳记:
把国从扫罗家挪走,把大卫的宝座立于以色列和犹大之上,从但直到别是巴。(撒母耳记下3:10)
同一先知书:
将以色列众人,从但直到别是巴,都聚集起来。(撒母耳记下17:11)
又:
大卫吩咐约押走遍以色列众支派,从但直到别是巴。(撒母耳记下24: 2, 15)
列王纪:
从但直到别是巴,犹大和以色列,各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列王纪上4:25)
这个短语(即从但直到别是巴)在历史意义上表示迦南地的一切事物,但在内义上表示构成主国度的一切事物,以及构成教会的一切事物。
如前所述,“但”之所以表示最初边界,以及最后边界,是因为对真理与良善的肯定态度是当信与仁开始存在于人里面时一切事物的首要条件,但当仁和随之的信在人里面得以确立时,就是最后条件。这也是为何当分迦南地业时,但拾到最后一个阄(约书亚记19:40等);因为阄是在耶和华面前拈的(约书亚记18:6);因此阄照着各支派的代表拈出。
由于但没有拈到阄,从而在其余支派当中得着地业,而是在他们的边界之外得着地业(士师记18:1),所以约翰在提及受印的一万二千时,也略去了这个支派(启示录7:5-8)。因为那些只是肯定真理和良善,却止步不前的人并不在主的国度里面,即不在那些受印的人当中。甚至最坏的人也能认识真理与良善,还能肯定它们;但其肯定的真正性质从他们所过的生活就能得知。
经上在创世记(14:14)也将但当作边界来提及,在这一节描述了亚伯拉罕追赶敌人,直追到但,但在此也具有同样的含义。但的后代那时的确没有建立名为“但”的城市,但后来建立了(约书亚记19:47;士师记18:29);然而,甚至那时它也被当作进入迦南地的最初边界,或离开迦南地的最后边界;那地的核心部分就是希伯仑,后来是亚伯拉罕和以撒所住的别是巴。
9942.“要用细麻线的织工织内袍”表从属天之爱的真理发出的属灵国度的至内在事物。这从亚伦的衣服和“细麻”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伦的衣服一般是指毗邻属天国度的属灵国度(参看9814节),内袍因是这些衣服当中最里面的,故表示该国度的至内在事物,“亚伦的内袍”表示直接从神性属天层发出的属灵国度中的神性真理(参看9826节);“细麻”是指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参看9469节)。论到这内袍,经上说它要用织工来织,织工是指编织工所织的东西;“织工”表示来自属天层之物(9915节)。在原文,表达“织工”的那个词也表示“编织”。
这个内袍是织成的,或用编织工的手工作成的,这一点从出埃及记下面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他们拿细麻线、用编织工的手工为亚伦和他的儿子作内袍。(出埃及记39:27)
内袍之所以是织成的,也就是用细麻线织成的,是为了让它可以代表直接从属天层发出之物;相对之下,它类似于属天层的一个延续。事实上,从属天层发出的事物类似从人心智的意愿发出之物;因为属于一个人的理解力的一切事物都是从他的意愿发出的。相对于那些由外在从意愿发出的事物,那些由内在从意愿发出的事物可以说是从它那里延续来的。因此,那些由内在从意愿发出的事物主要有对真理的情感;因为存在于理解力里面属于爱的一切情感都是从此人的意愿流入的。天堂也有类似情形,在那里,属天国度对应于人的意愿,属灵国度对应于他的理解力(参看9835节)。由于亚伦的衣服代表毗邻主的属天国度的其属灵国度(9814节),所以内袍代表那里的至内在之物,因而代表从属天国度发出,离该国度最近之物;因为内袍是最里面的衣服。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内袍是织成的,或用织工作的,又为何由细麻线来作。因为“织物”表示来源于意愿或属天层之物(9915节),“细麻”表示源于属天之爱的真理(9469节)。
圣言其它地方的“内袍”(tunic,或译内衣,里衣、上衣、衣服等)也表示从属天之物发出的属灵之物,如那人和他妻子吃了知识树之后,经上说耶和华为他们作“皮衣”(创世记3:20, 21)。没有人知道这些“内袍”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除非这个故事细节的内义被揭开;所以有必要解释一下。那里的“那人和他的妻子”表示属天教会,作为丈夫的那人自己表示良善方面的属天教会,他的妻子表示真理方面的属天教会;这真理和这良善是属天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但当该教会堕落时,这种堕落通过基于记忆知识推理神之真理而发生,在内义上由蛇的劝诱来表示,属天教会堕落后的这第一个状态就是此处所描述的,它的真理由“皮衣”来描述。
要知道,在创世记第一章,天地的创造在内义上表示并描述了那时教会成员的新造或重生,因而属天教会的建立;“园子”表示并描述了那个教会的智慧和聪明,吃知识树表示并描述了由于基于记忆知识推理神性事物所导致的它的堕落。意思就是这样,这一点从对这些章节的解释中关于这个主题的说明可以看出来。因为创世记头几章所包含的一切事物都是虚构的历史,就其内义而言,是关于属天教会成员的新造或重生的神性事物,如前所述。这种写作方式在上古时代是惯常的,不仅在属于教会的人当中是这样,在教会之外的人当中也是这样,如在阿拉伯人、亚兰人或叙利亚人和希腊人当中,这从那些时代的书籍,无论圣的还是俗的明显看出来。
所罗门正是模仿这些书写了雅歌,因为所罗门是从这些书中得到它的;事实上,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圣书,因为它不像圣书那样里面包含一系列天上的神性事物。约伯记也是古教会的一本书。经上,如摩西五经(民数记21:14, 15, 27 ff)还提到现已遗失的古教会的圣书。这些书的历史部分被称为“耶和华战记”,它们的预言部分被称为“诗歌”(参看2686, 2897节)。被称为“耶和华战记”的历史部分的风格就具有这种性质,这一事实从摩西所摘录并引用的部分内容明显看出来。因此,他们的历史叙述接近于一种预言的风格,具有这种性质,小孩子,以及简单人可以将这些事物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上面(民数记21章)所提到的那些书是神圣的,这一点从现存于21章28-30节的部分内容明显看出来,可与耶利米书(48:45, 46)相对照,那里有类似的话。在教会之外的人当中,这种风格是那时最常使用的,几乎是唯一的风格,这从那些教会之外的作家所写的寓言或神话传说清楚看出来;他们将是非对错的道德观念,或诸如属于情感和生命的那类事物都包裹在这些寓言或神话传说中。
在真实而非虚构的历史叙述中,就是像创世记头几章虚构的历史章节之后出现在摩西五经中的历史,以及出现在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中的历史,“内袍”(tunic,或译内衣,里衣、上衣、衣服等)也表示从属天真理和良善发出的属灵真理和真理之良善。要知道,属灵真理和良善就是在中间或第二层天堂的属灵天使所享有的那种真理和良善;但属天真理和良善则是在第三或至内层天堂的属天天使所享有的那种真理和良善(参看9277节所提到的地方)。摩西五经提到,约瑟的父亲以色列给了他儿子约瑟一件彩衣,他的哥哥们为此感到恼火,后来就剥了这彩衣,把它染了血,打发人送到他们父亲那里(创世记37:3, 23, 31-33)。这一切都真实的历史;由于它们里面,也就是其内义里面同样包含天堂和教会的神圣事物,因而包含神性事物,所以“彩衣”(tunic of various colors)表示约瑟所代表的良善和真理的状态,这是一种从属天层发出的属灵真理和良善的状态(参看3971, 4286, 4592, 4963, 5249, 5307, 5584, 5869, 5877, 6417, 6526, 9671节)。因为雅各所有的儿子都代表诸如属于天堂和教会、在自己适当秩序中的那类事物(3858, 3926, 4060, 4603, 6335, 6337, 6397, 6640, 7836, 7891, 7996节)。但在上面所提到的那一章,他们代表对立面。
包含在圣言书卷,无论历史书卷还是预言书卷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并用来表示这些事物,所以在诗篇,“王的女儿”描述了对属灵真理的情感,她的“衣服”描述了真理本身:
有列王的女儿在你尊贵妇女之中;王后佩戴最美的俄斐金饰站在你右边。推罗的女儿必带来供物,民中的富人也必求你的脸面。王的女儿在里面极其荣华,她的衣裳是用金线织的。她要穿刺绣衣服,被引到王前。(诗篇45:9, 12-14)
“女儿”一般表示对属灵真理和良善的情感,因而也表示教会(参看2362, 3024, 3963, 9055e节);当论及主时,“王”表示神性真理(2015, 2069, 3009, 4581, 4966, 5068, 6148节)。由此明显可知,该诗篇所讲述的关于王的女儿的这一切事物都表示教会中诸如属于对从主所获得的真理和良善的情感的那类事物。经上说“推罗的女儿必带来供物”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推罗”表示这些认知或知识(参看1201节)。“民中的富人”所表相同,因为“富人”在灵义上只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并不表示别的(1694, 4508节)。由此明显可知“王的女儿在里面极其荣华”、“她的衣裳是用金线织的”表示什么;因为她的“衣裳”是指一件内衣或里衣(tunic),这从这个词在原文的含义明显看出来;因为在原文,这个词表示贴身的衣裳。它是指一件内衣或里衣,这一点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19:23, 24),那里提到主的里衣,这里衣在诗篇(诗篇22:18)同样被称为“衣裳”。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撒母耳记下(13:18),在那里,经上说,王的女儿(经上译为公主)穿着彩衣,如下文所述。诗篇中“金线织的”与“亚伦内袍用织工织的”所表相同,原文用的是相同的词。至于她被引到王前所要穿的“刺绣衣服(或刺绣内袍)”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9688节)。
由于王的女儿和她的衣服或内衣表示这类事物,所以那个时代王的女儿或公主就穿这种衣服,这清楚可见于撒母耳记下:
那时她玛穿着彩衣,因为王的女儿都是这样穿的。(撒母耳记下13:18)
由于内袍(tunic,或译内衣,里衣、上衣、衣服等)代表属灵良善和真理,故可以看出“亚伦的内袍”表示什么,以及本章下一节所提到的他儿子的内袍表示什么;在那里,经上说他们“要为亚伦的儿子作内袍,腰带,裹头巾,为荣耀,为华美”。由于他们的内袍代表这些神圣事物,所以经上说,亚伦的儿子拿答和亚比户因用凡火上香被天上的火烧灭,他们穿着内袍被抬到营外(利未记10:1-5)。“凡火”表示来自某个其它源头,而非天堂之物的爱,因为在圣言中,“圣火”是指天上或神性的爱(6832, 6834, 6849, 7324, 9434节)。因此,由于亚伦的儿子所做的事,他们的“内袍”所表示的属灵良善和真理被玷污了,这就是为何他们穿着内袍被抬到营外。
在弥迦书,“里衣”(tunic,或译内袍,内衣、上衣、衣服等)所表相同:
我的民因衣裳起来如仇敌,你们剥去那些安然经过之人身上的里衣。(弥迦书2:8)
在这段经文中,“里衣”在原文是用另一个词来表述的;然而,所表示的仍是属灵的真理和良善;“剥去那些安然经过之人身上的里衣”表示剥夺那些过着一种简单良善生活之人的属灵真理;“因衣裳起来(视人)如仇敌”表示由于他们所认为的真理而向他们行恶,而事实上,只要处于良善,没有人会由于凡他以之为真理的而受到伤害(1798, 1799, 1834, 1844节)。
由此可见马太福音中的“里衣”表示什么:
耶稣说,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不可指着地起誓,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太福音5:34-37, 40)
人若不知道在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是何状态,就不可能知道主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因为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与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同在的良善和真理的状态,对他们来说,一切真理都住在里面,铭刻在他们心上。因为对主之爱的良善引导他们认识一切真理,并且认识得如此透彻,以致他们从来不像属灵国度里的天使那样去推理它。因此,当提到真理时,他们只是说是,是;或说不是,不是;事实上,在属天国度,他们甚至不提信。关于这些天使的状态,可参看9277节所提到的地方。由此明显可知,“不可起誓”这条禁令是什么意思;因为“起誓”表示确认真理(3375, 9166节),确认真理在属灵国度通过运用理性和取自圣言的记忆知识来进行。“告,想要拿里衣”表示争论真理,以及想要说服别人相信某事不是真的;“里衣”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因为属天之人会让各人去持守各自的真理,而不会和他继续理论。
在马太福音的另一处,“里衣”(tunic,或译内袍,内衣、上衣、衣服等)也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传天国,说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途中不要带行囊,不要带两件里衣,也不要带两双鞋和两个拐杖。(马太福音10:5, 7, 9, 10)
这些话代表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良善和真理之人根本没有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任何良善或真理,相反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真理和良善皆来自主。因为十二个门徒代表所有处于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之人,在抽象意义上代表源于主的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3488, 3858e, 6397节)。“腰袋里的金银铜钱”和“行囊”表示源于自我,而非源于主的良善和真理;“里衣、鞋和拐杖”表示来自主的真理和良善:“里衣”表示内层真理,或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鞋”表示外层真理,或属世层中的真理(1748, 6844节),“拐杖”表示真理的能力(4876, 4936, 6947, 7011, 7026节)。然而,“两件里衣”、“两双鞋”和“两个拐杖”表示既来源于主,也来源于自我的真理及其能力。他们被允许有一件里衣,一双鞋和一个拐杖,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马可福音(6:8, 9)和路加福音(9:2, 3)。
一旦从这些例子知道“里衣”表示什么,那么“主的里衣”表示什么就显而易见了;对此,我们在约翰福音中读到:
他们就拿衣服分为四份,每兵一份;又拿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从上头整片织成的。他们就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是谁的。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彼此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做了这事。(约翰福音19:23, 24; 诗篇22:18)
若运用在某种程度上被光照的理性想一想,谁看不出这一切表示神性事物?否则经上怎会在大卫诗篇中预言它们呢?然而,没有内义,因而没有从内义所获得的知识,没有人知道它们表示什么;也就是说,没有人知道“衣服”、“拈阄”、“分它们”、“里衣”、它“原来没有缝儿”,或“从上头整片织成”,以及“士兵”分别表示什么。从内义明显可知,“衣服”表示真理,“主的衣服”表示神性真理;“拈阄”和“分它们”表示把这些真理拆散并驱散它们(9093节);“里衣”表示从神性属天层发出的属灵层的神性真理,与“亚伦的内袍”所表相同,因为亚伦代表主;它“原来没有缝儿”,或“从上头整片织成”与描述亚伦内袍的“织工”所表相同。里衣没有分开表示直接从属天层的神性真理发出的属灵层的神性真理无法被驱散,因为这真理是圣言的内在真理,就是诸如与天上的天使同在的那种。
当经上说“兵丁做了这事”时,意思是说,这事是那些本应为真理而争战的人,也就是有圣言在中间的犹太人行出的,但他们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会驱散它。因为他们虽有圣言,却不愿从圣言知道主就是弥赛亚,是那要到来的神的儿子。他们也不愿知道关于圣言内在意义的任何事,只想知道外在意义;他们还抽取外在意义用来服务于他们自己的爱,这些爱都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他们还由此用来支持从这些爱中涌出的欲望。“分主的衣服”就表示这些事;因为凡他们对主所行的,都代表那时在他们当中的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的状态;因此,他们对待神之真理的方式就是他们对待主的方式。在世时的主就是神性真理本身(参看 9199e, 9315e节所提到的地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