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4503.“雅各的儿子们就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表他的所有后代都毁灭了这教义。这从“雅各的儿子们”、“掳掠”和“城”的含义清楚可知:“雅各的儿子们”是指出身于雅各的后代,如前所述;“掳掠”是指毁灭;“城”是指教会的教义,如前所述(4500节)。西缅和利未杀了城中所有男丁,以及哈抹和示剑后,雅各的儿子们又“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这是一个奥秘,若不藉着内义,它的含义不会显明。
该奥秘乃是这样:由 “西缅和利未”所代表的教会真理和良善被灭绝,虚假和邪恶取而代之后,那些由雅各其余的儿子在反面意义上所表示的虚假和邪恶就被添加了上去。雅各的每一个儿子都代表了信与仁的某个总体方面,如前所示(2129, 3858, 3913, 3926, 3939, 4060);至于每个儿子代表哪一方面,可参看以下章节:流便,3861,3866,3870节;犹大,3881节;但,3921-3923节;拿弗他利,3927,3928节;迦得,3934,3935节;亚设,3938,3939节;以萨迦,3956,3957节;西布伦,3960,3961节。一旦教会的真理和良善被灭绝,他们所代表的信和仁的这些总体方面就会变成那种虚假和邪恶,然后这些进一步的虚假和邪恶就被添加给他们;因为一旦教会被败坏和灭绝,虚假和邪恶就会在教会中不断增长。西缅和利未杀了城中所有男丁,以及哈抹和示剑,把底拿带出来走了以后,雅各的儿子们又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就表示这些添加的虚假和邪恶。
在圣言中,“被杀的人”表示被灭绝的真理与良善,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惟独你被抛弃在你的坟墓之外,好像可憎的枝子,被杀之人的衣服,就是被剑刺透,坠落坑中石头那里的;又像脚下被践踏的尸首一样。(以赛亚书14:19)
这论及巴比伦。“被剑刺透的”表示那些亵渎教会真理的人。又:
被杀的必然抛弃,尸首臭气上腾。(以赛亚书34:3)
这论及充斥教会的虚假与邪恶,“被杀的”就表示这些。
以西结书:
列族的强暴人必拔刀砍坏你用智慧得来的美物,亵渎你的光彩。他们必使你下到坑中,你必死在海中被杀之人的深渊。(以西结书28:7-8)
这论及推罗君王,他表示对真理与良善的首要认知;“死在海中被杀之人的深渊”表示那些通过记忆知识孵化虚假,并由此玷污教会真理的人。
又:
这些也与它们同下阴间,到被剑所杀的人那里。你要与伊甸的诸树一同下到阴府,在未受割礼的人中间与被剑所杀的人一同躺卧。(以西结书31:17-18)
又:
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吧!他们必在被剑所杀的人中间仆倒;大有威势的领袖要在阴间当中对他说话。(以西结书32:19-21)
这论及法老和埃及。“被剑所杀的人”表示那些因利用知识而发疯的人;他们通过利用知识摧毁了在教会所知真理上的一切信仰。
诗篇: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同无力的人一样,被丢在死人中间,好像被杀的人躺在坟墓里。他们是你不再记念的,与你的手隔绝了。(诗篇88:4-5)
在阴间(即地狱)“被杀的人”,就是“下坑”并“躺在坟墓里的人”,表示那些用虚假和邪恶摧毁自己里面的真理和良善的人。显然,他们在地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被剑所杀。
以赛亚书:
你这大有喧哗的城,欢乐的邑啊,(你中间被杀的)并不是被剑刺死的,也不是在战场上被杀的;你中间一切被找到的都一同被捆绑,他们本是逃往远方的。(以赛亚书22:2-3)
这论及由感官事物所产生的幻觉,教会的真理无法通过这些感官事物被看到。因此,这论及陷入消极怀疑的人,这些人被称为“被杀的并不是被剑刺死的”。
以西结书:
我必使刀剑临到你们,也必毁灭你们的高地。你们的祭坛必被拆毁,你们的雕像必被打碎,我要使你们被杀的人倒在你们的偶像面前;被杀的人必倒在你们中间,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被杀的人,倒在他们祭坛四围的偶像中间,那时,你们就承认我是耶和华。(以西结书6:3-4,7,13)
此处“被杀的人”表示那些陷入教义虚假的人。
又:
要污秽这殿,使院中充满被杀的人。他们就出去,在城中击杀。(以西结书9:7)
这是一个预言的异象。“要污秽这殿,使院中充满被杀的人”表示亵渎良善与真理。又:
你们在这城中增多了你们所杀的人,使被杀的人充满街道。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你们所杀的人,就是你们放在城中间的,他们就是肉,这城就是锅,祂要把你们从城中间带出去。(以西结书11:6-7)
由于“被杀的人”表示那些用虚假和邪恶灭绝自己里面的教会真理之人,因此在代表教会,摸了被杀之人的,是不洁净的。关于这种人,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无论何人在田野地面摸了被剑杀的,或是自死的,或是人的骨头,或是坟墓,就要七天不洁净。(民数记19:16,18)
所以进行调查,拿小母牛烧成除罪灰。又:
若遇见被杀的人倒卧在田野,不知道是谁杀了他,城中长老和审判官就要出去,从被杀的人那里量起,直量到四围的城邑。看哪城离被杀的人最近,那城的长老就要从牛群中取一只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把母牛犊牵到河流或山谷,在那里打折母牛犊的颈项。他们要在所打折颈项的母牛犊以上洗手,说,我们的手未曾流这人的血,我们的眼也未曾看见这事。耶和华啊,求你赦免你的以色列民,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在你的百姓中间。他们流血的罪必得赦免。(申命记 21:1-8)
之所以制定这些律法,是因为“被杀的”表示用虚假和邪恶歪曲、摧毁并亵渎教会的真理;这一点从内义中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经上之所以说“被杀的人倒卧在田野”,是因为“田野”表示教会(参看2971, 3310, 3766节)。“一只未曾耕地的母牛犊”表示处于无知的外在人的纯真。若不藉着内义知道这些事,谁都会为制定这种除罪程序而感到惊讶。
9780.“叫他们把那橄榄油拿来给你”表仁与信的良善。这从“橄榄油”的含义清楚可知,“橄榄油”是指属天之爱的良善(参看886节),但在此是指属灵之爱的良善,也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和信之良善。“橄榄油”在此之所以表示信与信的良善,是因为这油是用来点灯的,也就是用于灯台,而“灯台”表示属灵天堂(9548节),地上的属灵天堂就是属灵教会。在圣言中,“油”和“橄榄油”表示属天良善和属灵良善;在论述属天国度或属天教会的地方表示属天良善,在论述属灵国度或属灵教会的地方表示属灵良善。这些国度或教会通过它们的良善来区分。属天国度或属天教会的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和相爱的良善;属灵国度或属灵教会的良善是对邻之仁的良善和信之良善(9741节)。这些良善和源于它们的真理是整部圣言论述的主题,因为圣言完全由关于良善的教义构成,因为它完全由关于爱主爱邻的教义构成(参看马太福音22:35-40);一切良善都是爱的属性,包括信之良善,因为这良善是从爱之良善产生的,没有它就不存在。
由于圣言由关于良善的教义构成,所以人们若要理解圣言,就必须知道何为良善。但是,没有人知道何为良善,除非他照圣言过一种良善的生活。因为当有人照圣言过一种良善生活时,主就将良善注入那人的生命。然后此人就会觉察并感受到那良善,由此明白它的性质。否则,它不会显现,因为它没有被觉察到。由此可见,那些只是知道包含在圣言中的东西,说服自己相信它们都是真的,然而却不行出来的人处于哪种状态。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良善,因而也没有真正意识到真理,因为从良善才能知道真理,没有良善的真理永远不会存在,只不过是毫无生命的记忆知识而已,这些知识在来世都会消亡的。
“油”和“橄榄油”表示良善,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它们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撒迦利亚书:
我看见了一个金灯台,旁边有两棵橄榄树,一棵在灯盏的右边,一棵在灯盏的左边。这是两位油之子,站在全地之主的旁边。(撒迦利亚书4:2, 3, 14)
“两棵橄榄树”和“两位油之子”是指在祂右边的对主之爱的良善和在祂左边的对邻之仁的良善。类似的话出现在启示录:
两个见证人说预言一千二百六十天。这二人就是那两棵橄榄树,两个灯台,站在大地之神面前的。(启示录11:3, 4)
“两棵橄榄树和两个灯台”是指这两种良善,它们因来自主,故被称为“两个见证人”。
又:
我听见在四活物中间有声音说,油和酒不可糟蹋。(启示录6:6)
“油”表示爱与仁之良善,“酒”表示信之良善与真理。以赛亚书:
我要在旷野种上香柏树、皂荚树、番石榴树和橄榄树。(以赛亚书41:19)
耶利米书:
他们要来到锡安的高处歌唱,又流归耶和华的美善,就是小麦、新酒和油。(耶利米书31:12)
约珥书:
田荒凉,地悲哀,因为五谷毁坏,新酒干竭,油也缺乏。(约珥书1:10)
同一先知书:
禾场必满了洁净的五谷,榨池必有新酒和油盈溢。(约珥书2:24)
申命记:
我必按季节降雨在你们的地上,使你们可以收藏五谷、新酒和油。(申命记11:14)
这节经文论及“五谷、新酒和油”,但是,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都能看出所指的不是这些东西。圣言因是神性,故是属灵的,不是世俗的,所以经上不会说与地上的五谷、新酒、油有关的话,它们都是作为食物的形式而服务于肉体的,不过也是在服务灵魂的前提下。因为在圣言中,一切食物都表示天上的食物,圣餐中的饼和酒就是这样。至于此处所引用经文中的“五谷”和“新酒”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3580, 5295, 5410, 5959节);由此明显可知“油”表示什么。
这同样适用于主在世时所说的一切话,如祂论到撒马利亚人说,他来到那个被强盗打伤的人身边,给他包扎伤口,倒上油和酒(路加福音10:33, 34)。此处不是指油和洒,而是指爱与仁之良善,“油”是指爱之良善,“酒”是指仁与信之良善;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邻舍,因而是对他的仁爱。至于“酒”也具有这种含义,可参看前文(6377节)。
这同样适用于主论及十个童女的话,其中五个拿着灯,却没有油,五个拿着灯,也有油,后面五个被允许进入天堂,而前面五个被拒绝了(马太福音25:3, 4等);“灯里的油”是指在信之真理里面的爱与仁之良善;“有灯无油的童女”是指那些听到并阅读圣言,说他们相信,然而却没有因此做任何善事的人,即便行了任何良善,他们也不是出于爱良善或真理,而是出于爱自己爱世界而行的。
由于“油”表示仁之良善,所以病人也用油来抹,并得医治,如经上说到主的门徒,他们出去,赶出许多鬼,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马可福音6:13)。诗篇:
你要用油滋润我的头,我的杯必满溢。(诗篇23:5)
“用油滋润头”表示赋予天上的良善。摩西五经:
耶和华使百姓得吃田间的土产;又使他们从磐石中咂蜜,从坚石中吸油。(申命记32:13)
这论及古教会;“从坚石中吸油”表示通过信之真理而充满良善。
哈巴谷书:
无花果树必不发芽,葡萄树上无出产;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哈巴谷书3:17)
此处不是指无花果树、葡萄树、橄榄树,以及田地,而是指它们所对应的天上事物,或说天上的食物资源;凡承认圣言论述诸如属于天堂和教会,因而属于灵魂的那类事物的人,自己就能认识到这一点。但那些只思想世俗、尘世和肉体事物的人看不见内在事物,甚至不想看见它们,因为他们对自己说,什么是属灵事物?什么是属天事物?因而说,什么是天上的食物资源?当被告知,这些就是属于聪明和智慧的那类事物时,他们的确会知道,但不想知道它们属于信和爱。他们不想知道,是因为他们不让这类事物进入他们的生命,因而不会走得太远,以至于获得在天上的真理和良善里面的聪明和智慧。
以西结书:
我用水洗你,洗净你身上的血,又用油抹你。我给你穿上刺绣的衣服。你的衣服是细麻布、丝绸和绣花的手工做的。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又拿你的绣花衣服盖在偶像上,并将我的膏油和香料摆在它们面前。(以西结书16:9, 10, 13, 18)
谁看不出,在这段经文中,所指的不是用绣花手工、细麻和丝绸做的衣服,也不是指油、蜜或细面,而是指属于天堂和教会的神性事物?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是指教会;因此,所提到这几样事物是指诸如与教会有关的那类事物。显然,每个细节都表示关于教会的某种具体事物;因为圣言,也就是神性里面没有一个词是没有意义的。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参看3654节),至于“绣花的手工”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9688节),“细麻”(5319, 9469节);“细面”(2177节);“蜜”(5620, 6857节);“用水洗”(3147, 5954e, 9088节);“洗净血”(4735, 9127节)。
何西阿书:
以法莲吃风;他们与亚述立约,把油送下埃及。(何西阿书12:1)
这些话完全无法理解,除非人知道“以法莲”、“亚述”和“埃及”都表示什么;它们描述了教会成员的理解力,这理解力已经因基于记忆知识的推理而被败坏了;因为“以法莲”是指这种理解力(3969, 5354, 6222, 6238, 6267节);“亚述”是指推理(1186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9391节)。因此,“把油送下埃及”表示以这种方式玷污教会的良善。
主经常上橄榄山(路加福音21:37; 22:39),这是因为“油”和“橄榄”表示爱之良善,“山”也是(6435, 8758节)。原因在于,当主在世时,关于祂的一切都是天堂的代表;整个天堂通过它们而与主联结;因此,凡祂所行的和凡祂所说的都是神性,是天上的,最末和最低事物则是代表。橄榄山代表爱与仁之良善方面的天堂;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民族争战。那日,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面前的橄榄山上。这橄榄山必分裂,山的一半向东倾斜,一半向海倾斜,成为极大的山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撒迦利亚书14:3-4)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和祂的降临;“橄榄山”表示爱与仁之良善,因而表示教会,因为这些良善构成教会。教会将离开犹太民族,在外邦民族当中建立,这一事实由“这山必向东、向海、向北、向南分裂”来表示。主在路加福音中的话也有类似含义:
你们自己却要被赶到外面;从东、从西、从北、从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路加福音13:28, 29)
就整体意义而言,“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民族争战”、“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面前的橄榄山上”表示主将出于神性之爱而与地狱争战;因为“那些民族”表示来自地狱的邪恶(1868, 6306节),祂的脚要站的“橄榄山”表示神性之爱。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