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三、火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85.在来自我们太阳系的所有灵人当中,火星灵是最好的。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属天之人,和地球上的上古教会之人没什么区别。当表现他们的性质时,他们就被表现为脸在天堂,身体在灵人界;其中那些为天使之人则被表现为面朝主,身体在天堂。地球上的第一代上古教会是一个属天教会,为众教会之首(AC 607, 895, 920, 1121-1124, 2896, 4493, 8891, 9942, 10545)。当教会的主要特征是对主之爱时,该教会就被称为属天的;但当它的主要特征是对邻之仁,以及信时,它就被称为属灵的(AC 3691, 6435, 9468, 9680, 9683, 9780)。
关于与大人的对应关系(续)
此处关于手、臂、脚、腰与大人的关系
4931.前面早已说明,整个天堂都与一个人及其各个器官、肢体、脏腑有相似之处。还说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堂与主有关;事实上,主是天堂全部中的全部,以致严格来说,天堂本质上是从主所接受的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因此,天堂划分众多区域,可以说和人的脏腑、器官、肢体一样多,并与这些也有一种对应关系。除非人与天堂,并通过天堂与主具有这样一种对应关系,否则人片刻不能存活。所有这些事物都通过流注彼此保持联系。
不过,所有这些区域都与两个国度有关,即属天国度和属灵国度。属天国度是大人里面心脏的国度,属灵国度是肺脏的国度。和在人里面一样,这心脏和肺脏在大人的每一个部分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两个国度以神奇的方式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体现在人里面心脏与肺脏的结合,以及它们在各个肢体和内脏的运作的结合中。
当人还是一个胚胎,或尚在子宫里时,他处于心脏的国度。不过,一旦从子宫里挣扎出来,他就进入肺脏的国度。然后,他若通过信之真理肯让自己被引入爱之良善,那么就会从大人里面的肺脏国度返回到心脏国度。因为他由此第二次进入子宫,并再生。这时,这两个国度会再次在他里面结合,不过次序却是颠倒的。因为之前,他里面的心脏国度在肺脏的控制之下,但现在肺脏国度在心脏的控制之下。也就是说,一开始信之真理在他里面掌权,但后来仁之良善在他里面掌权。因为心脏对应于爱之良善,肺脏对应于信之真理(3635, 3883-3896节)。
9467.“紫色”表对良善的属天之爱。这从“紫色”的含义清楚可知,“紫色”是指对良善的属天之爱。这爱之所以由“紫色”来表示,是因为红色表示属天之爱。事实上,基本的颜色有两种,其余的颜色都来自这两种颜色,即:红色和白色。红色表示属于爱的良善,而白色表示属于信的真理。红色之所以表示属于爱的良善,是因为它来自火,而火表示爱之良善;白色之所以表示属于信的真理,是因为它来自光,而光表示信之真理。“火”表示爱之良善(参看5215, 6314, 6832, 6834, 6849, 7324, 9434节);“光”表示信之真理(2776, 3195, 3636, 3643, 3993, 4302, 4413, 4415, 5400, 8644, 8707, 8861, 9399, 9407节);“红”表示爱之良善(3300节);“白”表示信之真理(3993, 4007, 5319节)。
由此明显可知其余的颜色表示什么;因为它们照着带有红色的程度而表示爱之良善;照着带有白色的程度而表示信之真理。出现在天堂的一切颜色都是在这两个层面上的天堂之光和火焰的修改。因为天堂之光是真光,本身是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因此,这光和火焰的修改就是真理和良善,因而聪明和智慧的不同变化。
这一切表明为何帐幕的幔子和帘子,以及亚伦的衣服都要用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并细麻织成(出埃及记26:1, 31, 36; 27:16; 28:6, 15);也就是说,是为了它们可以代表属于良善的属天事物和属于真理的属灵事物,这些事物是下文的主题。
在以西结书,“紫色”也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良善:
你的篷帆是用埃及刺绣的细麻布做的;你的篷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以西结书27:7)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蓝色、紫色篷”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关于真理和良善的认知或知识。
在路加福音,“紫色和细麻布”表示类似事物: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路加福音16:19)
“财主”在内义表示犹太民族和他们当中的教会,它因取自存在于那里的圣言的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而被称为“财主”;“紫色和细麻布衣服”是指这些认知或知识;“紫衣”表示关良善的认知或知识;“细麻布衣服”表示关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这二者都来自一个属天源头,因为它们来自神性。在启示录,“紫色”也具有类似含义:
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启示录17:3, 4)
这论及巴比伦,巴比伦表示这样的教会:其中圣言的圣物被用于亵渎的功用或目的,也就是被用来在天上和地上掌权,因而被用于源于地狱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目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