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6.在灵人和天使的概念中,火星和其它星球一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该星球在左前方胸部层面的某个距离处,也就是说,在我们地球灵所在的领域之外。各星球的灵人彼此分离,因为每个星球的灵人都对应于巨人的某个特定区域。因此,他们的状态各不相同;这种状态的不同使他们看上去彼此分离,或向右,或向左,并且距离或长或短。天堂与主有一个对应关系,人与天堂在每个细节上都有一个对应关系,以致在主眼里,天堂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249-3624,3636-3643, 3741-3745, 4625)。我已通过亲身经历论述了人及其各个部位与巨人,也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AC 3021, 3624-3649, 3741-3750, 3883-3896, 4039-4055[原文4051], 4218-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3 [原文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10030)。在来世,距离是真实的表象,照着天使与灵人的内在状态而被主变得可见(AC 5605 [原文5604], 9104, 9440, 10146)。
6405.“必有敌军毁坏他”表未经判断的行为或作为会把他从真理的状态中逐出。这从“敌军”和“毁坏他”的含义清楚可知。“敌军”(troop)是指行为或作为(参看3934节),在此是指未经判断的行为或作为或作为;事实上,那些其行为或作为出于真理,尚未出于良善的人拥有一种模糊地、未被光照的理解力,而那些其行为或作为出于良善的人则有一种被光照的理解力,因为良善光照它,赋予它光明;来自主的真理之光通过良善流入心智的理解力部分,然后流入真理,而不是直接流入真理。其中的情形就像阳光,阳光通过热流入植物界的成员,如树木、幼苗、鲜花,使它们生长、开花;但阳光的直接流入却做不到;因为当光在没有热的情况下流入时,如在冬天,没有什么东西能生长、开花。“毁坏他”是指把他从真理的状态中逐出。
不过,有必要阐明“迦得”在此所表示的那些人到底是谁。他们就是那些在真理方面陷入幻觉,然而仍出于这幻觉行事的人;因此,这些不是真理的行为或作为,更不是良善的行为或作为。他们因这类行为或作为而从真理的状态中被逐出,因为一个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的人一旦出于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将某种观念付诸实践,那么以后就会维护这个观念,好像它就是绝对真理。他会持守此观念,不容改变,除非他进入良善。因为通过将观念付诸实践,他会全神贯注于它,迷恋它。行为或作为便以这种方式把他从真理的状态中逐出。除此之外,他信为真理的那些事并非真理,因为和“但”所表示的那些人一样,这些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官进行判断,因而没有判断力。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有人持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是同等的邻舍,因此要同等地向恶人和善人行善,他因向恶人行善而伤害他人。他在反复实践这个观念后,就会维护它,声称每个人都是他的邻舍,他并不关心一个人的品性如何,只关心向他行善。如此他所行的就未经判断,而且违背真正的真理;因为真正的真理是,所有人都是邻舍,但各自都是不同程度的邻舍;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比其他人更是邻舍(参看2417, 3419, 3820, 5025节)。
“迦得”还表示那些认为整个救恩唯独在于行为或作为的人,就像主在比喻中所提到的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独自站着如此祷告,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加福音18:11, 12)
因此,他认为绝对真理就在于外在行为。诸如此类的人也在主的国度,但只在它的边缘,这就是为何主说:
我告诉你们,这税吏下去、到他家里,比那法利赛人倒算为义了。(路加福音18:14)
主如此说是在暗示,法利赛人也下去称义了,因为他出于顺服所吩咐的而行事。简言之,“迦得”代表那些将非真理称为真理,并出于这非真理而行事的人;因此,他们所行的就像真理,因为行为或作为无非是体现在行为中的意愿和理解力。拯救这些人的,并非他们行善的意图,而是在他们的无知里面的某种程度的纯真。
在以赛亚书中,“迦得”也表示那些出于不是真理,却被他们视为真理的东西而处于外在行为或作为的人:
但你们这些离弃耶和华、忘记我的圣山、给迦得摆筵席、给弥尼盛满调和酒的。(以赛亚书65:11)
“给迦得摆筵席”表示唯独处于行为或作为。耶利米书:
论亚扪人,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没有儿子吗?没有后嗣吗?他的王为何得迦得之地为业呢?他的民为何住其中的城邑呢?(耶利米书49:1)
“得迦得之地为业”表示活在来自非真理的行为或作为中;“亚扪人”是指那些歪曲真理,并照着这些被歪曲的真理生活之人(2468节);在此先知书中,论到迦得的这些话适用于他们。
3020.“那管理他所有一切的”表示属世人的职责或功能。这从“管理”,尤其“管理一切”的含义清楚可知:“管理”,尤其“管理一切”是指履行职责或发挥功能。属世人相对于理性人,或也可说,外在人相对于内在人,就像一个管家(1795节)。人里面的一切事物就像一个家庭,也就是一个家族,或换句话说,有一个人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其他人则承担仆人的责任。理性心智本身就是作为一家之主监管一切,并通过进入属世心智的流注而按秩序排列它们,或说通过流注将秩序带入属世心智的那一位;而属世心智则是服侍并管理或执行的那一位。
属世心智不同于理性心智,并处于理性心智之下的一个较低层级,而且行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相对于理性心智,它被称为“仆人,家中的老者”,是“那管理他所有一切的”。属世心智不同于理性心智,并处于一个较低层级,而且行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一点从它里面的事物和它所发挥的功能可以看出来。它里面的事物就是一切记忆知识或事实,因而是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或认知,简言之,就是属于外部记忆或物质记忆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对此,参看2471, 2480节)。属世心智还包含一切想象力;想象力是人感官的更深层面,或人的内在感官意识,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尤其活跃。属世心智又包含一切属世情感,而属世情感是人和野兽所共有的。这一切表明属世心智的功能是什么。
但理性心智更为内在。它所包含的知识,也就是说,属于内部记忆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没有在人面前公开显明;相反,只要他活在肉身,它们是感知不到的(对此,参看2470-2474, 2489, 2490节)。一切思维能力,也就是对公平和公义,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感知也属于理性心智。此外,理性心智还拥有一切属灵情感;属灵情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性,并将人与野兽区别开来。理性心智从它里面的这些事物流入属世心智,并激活那里的事物,用一种眼光看待它们,以这种方式进行判断、形成结论。这两种心智截然不同,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对许多人来说,属世人掌控理性人,或也可说,外在人掌控内在人;只有在那些处于仁之良善,也就是允许自己被主引导的人里面,它才不掌权,而是服侍。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