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6

86.在灵人和天使的

86.在灵人和天使的概念中,火星和其它星球一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该星球在左前方胸部层面的某个距离处,也就是说,在我们地球灵所在的领域之外。各星球的灵人彼此分离,因为每个星球的灵人都对应于巨人的某个特定区域。因此,他们的状态各不相同;这种状态的不同使他们看上去彼此分离,或向右,或向左,并且距离或长或短。天堂与主有一个对应关系,人与天堂在每个细节上都有一个对应关系,以致在主眼里,天堂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249-36243636-3643, 3741-3745, 4625)。我已通过亲身经历论述了人及其各个部位与巨人,也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AC 3021, 3624-3649, 3741-3750, 3883-3896, 4039-4055[原文4051], 4218-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3 [原文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10030)。在来世,距离是真实的表象,照着天使与灵人的内在状态而被主变得可见(AC 5605 [原文5604], 9104, 9440, 10146)

属天的奥秘 #8227

8227.“埃及人遇

8227.“埃及人遇海逃跑”表他们陷入邪恶所生的虚假。这从“遇海逃跑”的含义清楚可知,“遇海逃跑”是指陷入红海的水所表示的邪恶所生的虚假(参看8226节)。此中情形是这样:不知道更内在层面上的原因之人必以为临到恶人身上的坏事,如惩罚、荒凉、诅咒,以及最终投入地狱,可归因于神性。他觉得就是这样,因为这种事是因神性同在而发生的(8137, 8138, 8188节)。即便如此,临到他们身上的这类事丝毫不归因于神性,只归因于他们自己。神性及其同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对善人的保护和拯救。当神性与这些人同在,保护他们免受恶人伤害时,恶人对他们更加敌对,对神性本身更加敌对,因为他们最恨祂。那些恨恶良善的人最恨恶神性。因此,他们向这些人发起攻击,并且越是这样做,就越受到惩罚、荒凉、诅咒,最终把自己投入地狱。由此可见,神性,就是主,只行良善,不向任何人行恶;相反,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则使自己遭受这些痛苦。这就是“埃及人遇海逃跑”所表示的;也就是说,他们陷入邪恶所生的虚假。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说一说。有人以为邪恶也归因于神性,因为神性允许它们,没有拿走它们。允许某事,并且在有能力时没有拿走它的人看似愿意它发生,因而是这事的原因。但神性之所以允许,是因为它无法阻止,或拿走。神性只意愿良善;因此,如果祂真的阻止或移除坏事,也就是惩罚、荒凉、迫害、试探等等的痛苦,那么祂就是在意愿坏事。因为这时,这些人无法纠正自己的错误,邪恶会增加,直到它向良善掌权。此中情形就像一个将有罪之人无罪释放的国王:他是这些人随后在其王国中所行坏事的起因;也是由此导致的其他人无法无天的起因;更不用说这一事实:恶人会更深地沉浸于邪恶。因此,一个正义、良善的国王纵然能拿走惩罚,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这样他就不是在行善,而是在行恶。要知道,在来世,一切惩罚,以及试探都以良善为它们的目的。

属天的奥秘 #3882

3882.“她才停了

3882.“她才停了生育”表搭着从地甚至直到耶和华或主的梯子上升。这从“生育”或生产的含义清楚可知,“生育”或生产是指真理与良善;因为这些就是属灵意义上的生产,因为人通过真理与良善得以重生或新生。这类真理与良善就是利亚所生的四个儿子,即流便、西缅、利未、犹大所表示的。“流便”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一步的真理。这种真理仅仅是记忆知识,因而纯粹是对真理的认识。“西缅”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二步的真理,这种真理存在于意愿中,因而是一种渴求真理的意愿。“利未”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三步的真理,人对这种真理感受到一种情感,因而对真理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与仁爱是一样的。而“犹大”表示良善,也就是重生或新生的第四步,这种良善是爱的属天形式。当重生之人,或新生之人到达这一阶段时,主便向他显现,因为这时,他已经如同爬梯子那样从最低的台阶上升到主所在的那个台阶。
这也是雅各在梦中所看到的立在地上、头顶着天、神的使者在上面上去下来、而耶和华或主就在上头的那架梯子所表示的上升(对此,参看创世记28:12)。由此明显可知,这就是“她才停了生育”的含义。“怀孕和生育”在此提到了四次,表示从外在之物到内在之物,或从真理到良善的发展,也就是从地到天的发展(参看3860, 3868, 3874, 3879节)。此后就下来,因为人若不先上去,就不可能下来。下来无非是指通过良善审视真理,如同从一座他所爬上去的高山俯瞰山下的事物。显然,他从这个位置以一种视野来审视,能领略到无数事物,远比站在下面或山谷之人所能领略到的多得多。这种情形和那些处于良善,也就是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相对于那些仅处于真理,也就是唯独处于信仰之人的一模一样。
关于大人和对应关系(续);此处关于心与肺的对应关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