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8

88.我被指教,火星

88.我被指教,火星灵在巨人中与理解力和意愿之间的中间之物有关,也就是与基于情感的思维有关;他们当中最好的则与思维的情感有关。正因如此,他们的脸和思维行如一体,他们无法在任何人面前装模作样。由于他们在巨人中与此有关,所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中间区域与他们相对应。对那些大小脑在属灵功能上被联结的人来说,脸与思维行如一体,以致其思维的实际情感从他们的脸闪耀出来,由他们的情感所产生的思维的大致变化通过也从眼睛发出的迹象显示出来。因此,当他们与我同在时,我能清楚感觉到我脑袋的前面部分被拉向后枕骨,也就是说,大脑被拉向小脑。古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从小脑接受流注;那时,脸与人的内在情感行如一体。但后来,当人们开始在脸上掩饰并伪装自己没有感觉到的情感时,他们就从大脑接受流注。关于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脸所经历的变化,可参看《属天的奥秘》(AC 4325-4328)一书。

属天的奥秘 #2928

2928.“向那地的

2928.“向那地的百姓,赫的儿子们”表示被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接受)。这从“百姓”、“地”和“赫的儿子们”的含义清楚可知:“百姓”是指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因而是指属灵人(参看1259, 1260节); “地”是指教会(参看662, 1066, 1067, 1262, 1733, 1850, 2117, 2118e节);“赫的儿子们”(sons of Heth,中文圣经通常译为“赫人”,准确翻译为“赫的儿子们”)是指那些属于新的属灵教会的人(2913节)。当论述的主题是以色列和耶路撒冷时,圣言在许多地方提到“那地或这地的百姓”,“那地或这地的百姓”在内义上表示属灵教会,或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因为“以色列”和“耶路撒冷”表示属灵教会。然而,当论述的主题是犹大和锡安时,圣言就会用“民族”这个词。“民族”表示属天教会,因为“犹大”和“锡安”表示属天教会。
当论述的主题是以色列和耶路撒冷,因而是属灵教会时,经上就说“那地或这地的百姓”,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以西结书:
你要对这地的百姓说,主耶和华(Lord Jehovih)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以色列地如此说,他们必在忧虑中吃饭,在凄凉中喝水;她的地可能荒废;有人居住的城邑必变为荒废,这地必成为荒凉。(以西结书12:19-20)
此处“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地”在内义上表示属灵教会;“饭”和“水”表示仁和信,或良善和真理;“这地”表示教会本身,经上说这教会在良善方面“变为荒废”,在真理方面“成为荒凉”。
同一先知书:
以色列家必埋葬歌革和他的群众,他们必用七个月洁净这地;那地所有的百姓都必埋葬他们。(以西结书39:11-13)
“歌革”表示与内在分离的外在敬拜,也就是偶像崇拜(1151节);“以色列家”表示良善方面的属灵教会;“那地的百姓”表示真理方面的属灵教会;“那地”表示教会本身。“那地”之所以表示教会,是因为“迦南地”代表主的国度,因而代表教会,主在地上的国就是教会。
又:
这地所有的百姓都要奉上这捐献物给以色列的王。到那日,王要为自己和这地所有的百姓预备一头公牛作赎罪祭。在安息日和月朔,这地的百姓要在这门口下拜;在各指定的节期,这地的百姓要进入。(以西结书45:16, 22; 46:3, 9)
这论及新耶路撒冷,也就是主的属灵国度;其居民在此被称为“这地的百姓”。“王”是指来自主的神性真理。
他们被称为“赫的儿子们”,是因为“儿子”表示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节)。真理之所以归于属灵人,是因为属灵人通过真理被引入良善,也就是说,通过信被引入仁。他们出于对真理的情感行善;他们知道这是良善,是因为他们被教导这就是良善。他们的良心也建立在这些信之真理的基础上(参看1155, 1577, 2046, 2088, 2184, 2507, 2715, 2716, 2718节)。

属天的奥秘 #4038

4038.“骆驼和驴

4038.“骆驼和驴”表良善之真理,无论是颇为外在的还是完全外在的。这从“骆驼”和“驴”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是指属世人的一般记忆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一般记忆知识是指较为低级或更为外在的良善之真理;“驴”是指还要低级的,也就是完全外在的属世良善之真理(2781节)。至于何为内层良善与真理,何为居间的良善与真理,以及何为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与真理,可参看前面所述(4009节)。
一般来说,人里面有三层区域,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层。肉体层是最外层,属世层是居间层,理性层是内层。在人里面,只要其中一层掌管另一层,他要么被称为肉体的,要么被称为属世的,要么被称为理性的。人心智的这三个部分以奇妙的方式互通:肉体部分与属世部分相通,属世部分与理性部分相通。人刚出生时纯粹是肉体的,但里面拥有能得到完善的能力。后为,他变得属世,最后变得理性。由此可见,这一方与另一方之间是互通的。肉体部分藉着感官与属世部分相通,并且是以一种截然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方式通过属于理解或认知的事物和属于意愿的事物而相通;如果人要变成并成为完全的人,理解或认知和意愿这两种官能必须在人里面充分发展。视觉和听觉尤其服务于充分发展他的理解力,而其它三种感觉则尤其关注他的意愿。人心智的肉体部分藉着这些感觉与他的属世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居间部分相通。因为通过感官进入的事物将自己置于属世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记忆。快乐和愉悦及其中的渴望属于意愿,被称为属世良善;记忆知识属于理解力,被称为属世真理。
人心智的属世部分通过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事物与其理性部分相通,这理性部分就是内层部分,如前所述。从属世层上升到理性层的事物也将自己置于理性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内部记忆,关于内部记忆,可参看前文(2469-2480节)。那里的祝福和幸福属于意愿,是理性良善的形式;而对事物的内在洞察,以及对它们的感知则属于理解或认知,这些洞察和感知的对象就被称作理性真理。这三者(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性)构成人,并且这三者之间是互通的。外部感官是人心智的肉体部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内部感官则是其心智的属世部分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因此,那些存在于人心智的属世部分、源于适合身体的外部感官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之真理的。而那些源于适合其灵并与理性层相通的内部感官的事物则是那被称作内层良善与真理的。介于这二者之间并参与这二者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居间良善与真理的。这三组依次始于内层,就是“羊群、仆婢、骆驼和驴”所表示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