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8

88.我被指教,火星

88.我被指教,火星灵在巨人中与理解力和意愿之间的中间之物有关,也就是与基于情感的思维有关;他们当中最好的则与思维的情感有关。正因如此,他们的脸和思维行如一体,他们无法在任何人面前装模作样。由于他们在巨人中与此有关,所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中间区域与他们相对应。对那些大小脑在属灵功能上被联结的人来说,脸与思维行如一体,以致其思维的实际情感从他们的脸闪耀出来,由他们的情感所产生的思维的大致变化通过也从眼睛发出的迹象显示出来。因此,当他们与我同在时,我能清楚感觉到我脑袋的前面部分被拉向后枕骨,也就是说,大脑被拉向小脑。古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从小脑接受流注;那时,脸与人的内在情感行如一体。但后来,当人们开始在脸上掩饰并伪装自己没有感觉到的情感时,他们就从大脑接受流注。关于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脸所经历的变化,可参看《属天的奥秘》(AC 4325-4328)一书。

属天的奥秘 #5297

5297.“收存在各

5297.“收存在各城里作食物”表诸如存在于属世心智内层中的那类事物。这从“食物”和“城”的含义清楚可知:“食物”是指一切有用的事物,因而是指真理与良善,如刚才所述(5293节);“城”是指属世心智的内层。就普遍意义而言,“城”表示教会的教义事物(参看402, 2268, 2449, 2451, 2712, 2943, 3216, 4492, 4493节);但就具体意义而言,“城”表示人的内层,就是教义事物,确切地说,被联结于良善的真理所存在的地方。因为人里面的真理与真理可以说形成一座城(参看3584节);这就是为何拥有教会在里面的人被称为“神的城”。“城”的含义与“家”(house)的相似。就普遍意义而言,“家”表示良善,但就具体意义而言,它表示一个人(3128节),尤表他在良善和联结于良善的真理方面的心智(3538, 4973, 5023节);一个家及其房间、周围建筑物和庭院就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城。
  在以赛亚书,属世心智的内层就由“城”来表示:
  当那日,埃及地必有五城的人说迦南的方言,又指着万军之耶和华起誓。(以赛亚书19:18)
  主在路加福音所设比喻中的“城”也表示内层中的良善与真理:
  主人对那有用一锭银子赚了十锭银子的仆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对赚了五锭银子的第二个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路加福音19:12 及以后)
  故此处“收存在各城里作食物并保管它”表示与良善联结的真理要储存在属世心智的内层中;当这些真理与良善已在那里被储存起来时,它们就被称为“余剩”。这些余剩就是人的实际属灵生命所在之处,每当有需要和渴望,也就是属灵的饥荒时,它们就是那给予一个人属灵滋养的。
  

属天的奥秘 #4325

4325.总体上的感

4325.总体上的感官活动或一般感官活动分为自主的和非自主的。自主的感官活动属于大脑,而非自主的感官活动属于小脑。总体感官活动的这两种形式在人里面被结合起来,然而它们却是不同而分离的。从大脑发出的纤维建立总体上自主的感官,而从小脑发出的纤维建立非自主的感官。来自这两个源头的纤维在名为延髓和脊髓的两个附件内联结起来,并通过这些进入身体,在那里使它的肢体、内脏和器官成形。包裹身体的部位,如肌肉和皮肤,以及感觉器官,绝大部分接受来自大脑的纤维;人通过这些而照着自己的意愿拥有感觉和活动。但包含在这些包裹物或覆盖物里面、被称为身体内脏的部位则接受来自小脑的纤维;因此人在这些部位中体验不到任何感觉,它们也不受其意愿的控制。由此在某种程度可知,何为总体上的感官活动,或一般自主的感官活动和一般非自主的感官活动。另外,要知道,总的整体必须先于任何个体部位而存在;没有总的整体,个体部位绝无可能存在和持续存在;事实上,它在总的整体里面持续存在;每一个体部位都受总的整体的性质和状态制约。这同样适用于人里面的感觉,以及活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