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8

88.我被指教,火星

88.我被指教,火星灵在巨人中与理解力和意愿之间的中间之物有关,也就是与基于情感的思维有关;他们当中最好的则与思维的情感有关。正因如此,他们的脸和思维行如一体,他们无法在任何人面前装模作样。由于他们在巨人中与此有关,所以大脑和小脑之间的中间区域与他们相对应。对那些大小脑在属灵功能上被联结的人来说,脸与思维行如一体,以致其思维的实际情感从他们的脸闪耀出来,由他们的情感所产生的思维的大致变化通过也从眼睛发出的迹象显示出来。因此,当他们与我同在时,我能清楚感觉到我脑袋的前面部分被拉向后枕骨,也就是说,大脑被拉向小脑。古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从小脑接受流注;那时,脸与人的内在情感行如一体。但后来,当人们开始在脸上掩饰并伪装自己没有感觉到的情感时,他们就从大脑接受流注。关于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脸所经历的变化,可参看《属天的奥秘》(AC 4325-4328)一书。

属天的奥秘 #8227

8227.“埃及人遇

8227.“埃及人遇海逃跑”表他们陷入邪恶所生的虚假。这从“遇海逃跑”的含义清楚可知,“遇海逃跑”是指陷入红海的水所表示的邪恶所生的虚假(参看8226节)。此中情形是这样:不知道更内在层面上的原因之人必以为临到恶人身上的坏事,如惩罚、荒凉、诅咒,以及最终投入地狱,可归因于神性。他觉得就是这样,因为这种是因神性同在而发生的(8137, 8138, 8188节)。即便如此,临到他们身上的这类事丝毫不归因于神性,只归因于他们自己。神性及其同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对善人的保护和拯救。当神性与这些人同在,保护他们免受恶人伤害时,恶人对他们更加敌对,对神性本身更加敌对,因为他们最恨祂。那些恨恶良善的人最恨恶神性。因此,他们向这些人发起攻击,并且越是这样做,就越受到惩罚、荒凉、诅咒,最终把自己投入地狱。由此可见,神性,就是主,只行良善,不向任何人行恶;相反,那些陷入邪恶的人则使自己遭受这些痛苦。这就是“埃及人遇海逃跑”所表示的;也就是说,他们陷入邪恶所生的虚假。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说一说。有人以为邪恶也归因于神性,因为神性允许它们,没有拿走它们。允许某事,并且在有能力时没有拿走它的人看似愿意它发生,因而是这事的原因。但神性之所以允许,是因为它无法阻止,或拿走。神性只意愿良善;因此,如果祂真的阻止或移除坏事,也就是惩罚、荒凉、迫害、试探等等的痛苦,那么祂就是在意愿坏事。因为这时,这些人无法纠正自己的错误,邪恶会增加,直到它向良善掌权。此中情形就像一个将有罪之人无罪释放的国王:他是这些人随后在其王国中所行坏事的起因;也是由此导致的其他人无法无天的起因;更不用说这一事实:恶人会更深地沉浸于邪恶。因此,一个正义、良善的国王纵然能拿走惩罚,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这样他就不是在行善,而是在行恶。要知道,在来世,一切惩罚,以及试探都以良善为它们的目的。

属天的奥秘 #4215

4215.“亲吻他儿

4215.“亲吻他儿子和女儿”表承认这些真理,以及对这些真理的情感。这从“亲吻”、“儿子”和“女儿”的含义清楚可知:“亲吻”是指出于情感的结合(参看3573, 3574节),因而是指承认,因为哪里有通过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哪里就有对它们的承认;“儿子”是指真理和真实事物(489, 491, 533, 1147, 2623, 3773节);“女儿”,就是此处的拉结和利亚,是指对这些真理的情感(3758, 3782, 3793, 3819节)。
“亲吻”表示出于情感的结合是出于对应;因为天堂与人体的一切器官并肢体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如各章末尾所说明的。人的内在事物与脸上的各个部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因此他的面部表情能显示他的总体心态,而他的眼睛则能显示这种心态,就是其内在心智的内层。心智的思维与情感和身体的行为与姿势之间也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就那些自然的行为和姿势,以及那些非自然的行为和姿势而言,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内心的谦卑会使人屈膝下跪,这是一种身体的外在姿势;更大和更内在的谦卑甚至使他俯伏在地。内心的欢喜快乐会引发歌唱和欢呼声;而难过和内在悲伤则会导致哭泣和哀号。但出于情感的结合会产生亲吻的动作。
由此明显可知,由于这种外在行为与内在美德相对应,所以它们是内在事物的可见迹象;作为可见迹象的它们含有某种内在事物在里面,而它们就从这内在事物取得自己的品质或特性。然而,对那些渴望通过外在行为给人以他们拥有这些内在美德的印象之人来说,他们的外在行为同样是可见的迹象,但却是伪装、虚伪和欺骗的迹象。这就是亲吻的情形,因为人人都想通过亲吻来表达他对另一个人由衷的爱。事实上,凡给人以他拥有内在美德之人都知道,亲吻源于内心或出自这种爱,是出于情感联结的标志。他想凭着亲吻使他的邻人确信,他是由于他里面的良善而爱他;而事实上,这全都是为他自己,为了他自己的地位、利益和名声,因而不是为了良善,而是为了邪恶。因为凡以自己为目的、而不是为促进良善的中间目的,并希望与别人联结以达到该目的之人,都陷入邪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