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水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9.整个天堂类似于一个人,故可称作巨人。人里面的一切细节,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对应于这个巨人,也就是天堂。这是至今不为世人所知的奥秘,但我已详细说明,事实的确如此。从我们世界到达天堂的人相对来说很少,不足以构成这个巨人,所以必须有来自众多其它星球的人。主命定,在对应的质或量方面,凡有地方出现不足,马上就有人从另一个星球被召唤来补足数目,以此保持比例,维持天堂的稳定。天堂对应于主,人在一切细节对应于天堂,因此天堂在主眼里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624-3649, 3636-3643, 3741-3745, 4625)。关于人及其所属一切事物与巨人,也就是天堂的这种对应关系这个主题,已通过记事被大体描述出来(AC 3021, 3624-3649, 3741-3751, 3883-3896, 4039-4051, 4215-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 10030)。
4744.“那坑是空的,里头没有水”表那时根本没有真理。这从“坑”、“空”和“水”的含义清楚可知:“坑”是指虚假(参看4728节);“空”是指根本真理的地方,因为根本没有良善,如下文所述;“水”是指真理(680, 739, 2702, 3058, 3424节)。“空”表示根本没有真理的地方,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耶利米书:
他们的贵胄打发家僮打水,他们来到池边,见没有水,就拿着空器皿,蒙羞惭愧,抱头而回。(耶利米书14:3)
“空器皿”表示其中没有源于良善的真理之真理。又: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吞灭我,使我混乱,又使我成为空虚的器皿。他将我吞下。(耶利米书51:34)
“空虚的器皿”表示没有真理的地方;“巴比伦”表示那些损毁,也就是剥夺他人真理的人(1327e节)。又:
我观看地,不料,地是空虚混沌;我观看天,天也无光。(耶利米书4:23)
以赛亚书:
鹈鹕、箭猪却要得为业;猫头鹰、乌鸦要住在其间,他们必将空虚的准绳、混沌的线铊拉在其上。(以赛亚书34:11)
又:
空虚的城破毁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都不得进去。街上因无酒而有呼喊之声,地上的喜乐消逝,城中只有荒凉。(以赛亚书24:10-12)
此处原文用另一个词来表示“空”,但它具有同样的含义。“空”是指因没有良善而没有真理之地,这层含义从此处细节的内义,也就是说,从“城”、“家”、“呼喊”、“酒”和“街”的含义明显看出来。以西结书:
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这流人血的城,我也必大堆火柴。把锅倒空坐在炭火上,使锅烧热,使铜烧红,熔化其中的污秽,除净其上的锈。(以西结书24:9,11)
此处显而易见“倒空”表示什么;经上说“锅”被“倒空”,是因为它有污秽和锈,也就是邪恶与虚假在里面。
在马太福音也一样。
污灵从人里面出来,走遍干旱之地,寻求安歇,却寻不着。于是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到了,就看见里面空闲,打扫干净,为他修饰好了,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灵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马太福音12:43-45)
“污灵”表示人所过的不洁生活,以及与他同居的污灵,因为污灵就住在人的不洁生活中;“干旱之地”或无水之地表示没有真理之地;“空屋”表示人的内层再次充满不洁,也就是源于邪恶的虚假。路加福音:
神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加福音1:53)
“富足的”表示那些知道很多的人;因为“富足”在灵义上表示记忆知识,教义事物和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那些知道这些事,却不行出来的人就被称为“富而空”;因为对他们来说,真理并非真理,因为它们缺乏良善(参看4736节)。
10064.“并要把血洒在坛的周围”表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合一。这从“血”和“坛”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祭牲和燔祭时,“血”是指神性真理(参看10026, 10033节);“坛”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的一个代表(9964节)。当提到神性良善时,也是指神性之爱,因为一切良善皆属于爱;事实上,凡人们所爱的,他们都感觉为良善,并因此也称之为良善。但一切真理皆属于信;因为凡人们所信的,他们都视为真理,也称之为真理。由此可推知,那些构成人的理解力的事物属于信,那些构成意愿的事物属于爱,因为人的理解力致力于接受属于信的真理,他的意愿致力于接受属于爱的良善。因此,构成人的理解力的真理如何,这理解力就如何,或说人的理解力的性质取决于构成它的真理的性质;构成人的意愿的良善,以及对这些良善的爱如何,这意愿就如何,或说人的意愿的性质取决于构成它的良善的性质,以及他对这些良善的爱。就反面意义而言,对邪恶的爱和对虚假的信,以及由这些所构成的一个意愿和理解力也是存在的。不过,构成理解力的虚假,以及对虚假的信如何,这理解力就如何,或说理解力的性质取决于构成它的虚假的性质,以及对这虚假之信的性质;构成意愿的邪恶,对这邪恶的爱如何,这意愿就如何,或说意愿的性质取决于构成它的邪恶的性质,以及对该邪恶的爱之性质。由邪恶构成的意愿和由虚假构成的理解力来自地狱,它们构成与人同在的地狱,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们与由真理构成的理解力和由良善构成的意愿对立,而这样的理解力和意愿来自天堂,源于主,因而构成与人同在的天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