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一、水星及其灵人和居民
9.整个天堂类似于一个人,故可称作巨人。人里面的一切细节,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对应于这个巨人,也就是天堂。这是至今不为世人所知的奥秘,但我已详细说明,事实的确如此。从我们世界到达天堂的人相对来说很少,不足以构成这个巨人,所以必须有来自众多其它星球的人。主命定,在对应的质或量方面,凡有地方出现不足,马上就有人从另一个星球被召唤来补足数目,以此保持比例,维持天堂的稳定。天堂对应于主,人在一切细节对应于天堂,因此天堂在主眼里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624-3649, 3636-3643, 3741-3745, 4625)。关于人及其所属一切事物与巨人,也就是天堂的这种对应关系这个主题,已通过记事被大体描述出来(AC 3021, 3624-3649, 3741-3751, 3883-3896, 4039-4051, 4215-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 10030)。
6071.“把他们带到法老面前”表引入记忆知识。这从“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法老”是指总体的记忆知识(参看5799, 6015节)。“带到他面前”之所以表示引入,是因为介绍他们的目的就是引入他们,也就是引入教会的真理,这些真理就是“雅各的儿子们”。关于教会的这些真理被引入教会记忆知识的必要性,可参前文(6004, 6023, 6052节);但由于如今这是个不为人知的主题,故必须进一步予以说明。
如今教会的记忆知识是指那些属于圣言字义的事物。除非来自内义的真理被引入这些记忆知识,否则,心智就会受迷惑,陷入各种异端邪说;但是,一旦真理被引入它们,心智就不会受迷惑,陷入异端邪说。例如,人若从圣言字义获知神会发怒、惩罚,将人引入试探,投入地狱,作恶,就有可能受迷惑,陷入关于神的错误观念,如:邪恶,因而与神对立的东西是从良善本身,也就是神那里出来的;而事实上,良善来自良善,邪恶来自邪恶。不过,如果内层真理被引入这记忆知识,如这一真理:正是人里面的邪恶使人发怒,将他引入试探、惩罚他,把他投入地狱,并且不断产生进一步的邪恶,那么他从字义所知的这个记忆知识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象。这个问题就像国家所立的法律,这些法律出自君王,但惩罚的痛苦却不能归因于君王,而是归因于那些作恶的人。
还有这个真理:地狱是一切邪恶的源头,并且被允许成为邪恶的源头;为了人的缘故,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人陷在邪恶中,他的生命就是由邪恶产生的;因此,他若不留在邪恶中,就无法处于自由,从而得以改造。然而,除了良善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从神来的,因为神在人允许的范围内将邪恶折向良善。
还有这一真理:信仰的最总体事物首先到来,后来必充满个体真理。下面这个总体记忆知识就是如此:所发生的一切事,无一例外,皆来自神,包括惩罚所带来的痛苦。至于这些痛苦以哪种方式来自神,这不得不等到以后才能获知;经许可所发生之事的性质和源头也是如此。同样还有这一真理:对神的一切敬拜必始于神圣的敬畏,这种敬畏含有以下信仰在里面,即:神会奖赏好人,惩罚坏人。简单人和小孩子必须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还不明白许可;他们的信仰遵照主的这些话:
惟有能把灵魂和身体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祂。(马太福音10:28)
所以,尽管一开始他们因为害怕不敢作恶,但伴随良善的爱却逐渐被引入,然后他们开始知道并发觉,除了良善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从神来的,邪恶来自他们自己,最后知道,一切邪恶皆来自地狱。
此外,天堂里的人发觉,除了良善外,没有什么东西是从神来的;而地狱里的人却说,一切邪恶皆从神来,因为是神允许的,祂没有移除邪恶。但作为回应,灵人界里的人被告知:如果邪恶真的从他们那里被拿走,他们就不拥有任何生命,陷入邪恶的世人也是如此。他们还被告知:他们里面的邪恶会照着律法自我惩罚,惩罚所带来的痛苦最终使他们避免作恶;对恶人的惩罚就是对善人的保护。
再加这一个:陷入邪恶的人,以及其敬拜是缺乏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之人,如犹太人,无论如何都要活在对神的畏惧中,并相信祂就是那实施惩罚的人;因为他们能出于对神的畏惧行善,却绝无可能出于爱行善,或说对神的畏惧能使他们行善,但爱却永远不能。当这些和其它许多真理被引入上述取自圣言字义的记忆知识时,这记忆知识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象。因为这时,该记忆知识变得像透明的容器,里面所盛的真理照亮这容器,使它看上去无非是一个总体真理。
4215.“亲吻他儿子和女儿”表承认这些真理,以及对这些真理的情感。这从“亲吻”、“儿子”和“女儿”的含义清楚可知:“亲吻”是指出于情感的结合(参看3573, 3574节),因而是指承认,因为哪里有通过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哪里就有对它们的承认;“儿子”是指真理和真实事物(489, 491, 533, 1147, 2623, 3773节);“女儿”,就是此处的拉结和利亚,是指对这些真理的情感(3758, 3782, 3793, 3819节)。
“亲吻”表示出于情感的结合是出于对应;因为天堂与人体的一切器官并肢体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如各章末尾所说明的。人的内在事物与脸上的各个部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因此他的面部表情能显示他的总体心态,而他的眼睛则能显示这种心态,就是其内在心智的内层。心智的思维与情感和身体的行为与姿势之间也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就那些自然的行为和姿势,以及那些非自然的行为和姿势而言,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内心的谦卑会使人屈膝下跪,这是一种身体的外在姿势;更大和更内在的谦卑甚至使他俯伏在地。内心的欢喜快乐会引发歌唱和欢呼声;而难过和内在悲伤则会导致哭泣和哀号。但出于情感的结合会产生亲吻的动作。
由此明显可知,由于这种外在行为与内在美德相对应,所以它们是内在事物的可见迹象;作为可见迹象的它们含有某种内在事物在里面,而它们就从这内在事物取得自己的品质或特性。然而,对那些渴望通过外在行为给人以他们拥有这些内在美德的印象之人来说,他们的外在行为同样是可见的迹象,但却是伪装、虚伪和欺骗的迹象。这就是亲吻的情形,因为人人都想通过亲吻来表达他对另一个人由衷的爱。事实上,凡给人以他拥有内在美德之人都知道,亲吻源于内心或出自这种爱,是出于情感联结的标志。他想凭着亲吻使他的邻人确信,他是由于他里面的良善而爱他;而事实上,这全都是为他自己,为了他自己的地位、利益和名声,因而不是为了良善,而是为了邪恶。因为凡以自己为目的、而不是为促进良善的中间目的,并希望与别人联结以达到该目的之人,都陷入邪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