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91.“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表他们所居于其中的源自主之良善的真理支撑主在天上的教会。“殿”表教会,“我神殿”表主在天上的教会。由此明显可知,“柱子”表支撑教会,使教会坚固之物,也就是圣言的神性真理。在至高意义上,“殿”表主的神性人身,尤表主的神性真理;在代表意义上,“殿”表主在天上和地上的教会。“殿”在至高意义上表主的神性人身,尤表主的神性真理。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可知:
耶稣对犹太人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祂这话,是指着祂身体的殿说的。(约翰福音2:19, 21)
在新耶路撒冷内,我没有看见圣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启示录21:22)
看哪,主必忽然进入祂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玛拉基书3:1)
我要向你的圣殿下拜。(诗篇138:2)
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我的祷告达到你面前,进入你的圣殿。(约拿书 2:4, 7;哈巴谷书2:20)
耶和华或主的“圣殿”是指祂的神性人身,因为下拜、仰望、祷告的对象是祂的神性人身,而不仅仅是殿,殿本身并不神圣。它之所以被称为“圣殿”,是因为“神圣”论及神性真理(173节)。使金子成圣的殿(马太福音23:16, 17)无非表示主的神性人身。
在代表意义上,“殿”表主在天上的教会。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的声音从殿中传出。(以赛亚书66:6)
有大声音从天上的殿中出来。(启示录16:17)
神天上的殿开了,在殿中现出祂的约柜。(启示录11:19)
天上那存法柜的殿开了;七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因神的荣耀,殿中充满了烟。(启示录 15:5-6, 8)
我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祂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诗篇18:6)
我见主坐在高高举起的宝座上,祂的衣摆充满圣殿。(以赛亚书6:1)
“殿”表地上的教会,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我们圣洁的殿,已经遭火焚毁。(以赛亚书64:11)
我必震动万族,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哈该书2:7, 9)
主将要建立的教会在以西结书(40-48章)以“新圣殿”来描述,由“天使所测量的殿”(启示录11:1)来表示。其它经文中的也一样(如以赛亚书44:28;耶利米书7:2-4, 9-11;撒迦利亚书8:9)。
门徒来到耶稣跟前,把殿的建筑指给他看;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能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马太福音24:1, 2; 马可福音13:1-5;路加福音21:5-7)
此处的“殿”表如今的教会;“没有一块石头能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表教会的末了,那时,教会将没有任何真理留下。因为当门徒向主谈论圣殿时,主就预言了该教会的相继状态,甚至直到教会的末了,或“时代的末了”,“时代的末了”表教会的末期,便是今日。这一切由圣殿被毁,直到露出地基来代表。
“殿”表这三者,就是主、天上的教会和地上的教会,因为这三者合而为一,不可分割,因此其中一个若离了另一个就无法理解的。人若将地上的教会与天上的教会分开,并将这些与主分开,就不在真理之中。“殿”在此之所以表示天上的教会,是因为后面论述的是地上的教会(194节)。
ISB19.对于这些事,我补充以下记事。写完这些东西后,我向主祈求能与亚里士多德的门徒,同时与笛卡尔的门徒和莱布尼茨的门徒交谈,以便获知他们的心智对于灵魂和身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我祷告之后,有九个人出现了:三个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三个笛卡尔学派的,三个莱布尼茨学派的;他们站在我周围,亚里士多德的崇拜者在左边,笛卡尔的追随者在右边,莱布尼茨的支持者在后边。在很远的地方,并且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只见有三个人仿佛戴着桂冠,凭所流入的一种感知我知道,他们就是那三个伟大领袖或导师本人。莱布尼茨身后站着一个人,抓着他的衣襟,我被告知,这是沃尔夫。这九人互相看了看,一开始彼此致敬,礼貌交谈。
但很快就有一个灵人从下面上来,右手拿着一个火把;这个灵人在他们脸前摇了摇火把,于是他们就成了敌人,三个对三个,面色凶狠地彼此对视,因为他们充满争辩和讨论的欲望。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人,也就是经院学者,开始发言说:“谁看不到物体通过感官流入灵魂,就像一个人穿过门进入内室,灵魂照着这种流注思考呢?当一个恋人看见一个漂亮的处女,或他的新娘时,他的眼睛岂不闪闪发光,把对她的爱传给灵魂吗?当一个守财奴看见钱袋子时,他的一切感官岂不对着它们燃烧,由此将这种激情传给灵魂,激起占有它们的贪欲吗?当一个骄傲的人听见别人赞美他时,岂不竖起耳朵把这些赞美传给灵魂吗?身体感官不就像外院,唯有通过它才能进入灵魂吗?从这些和其它无数类似的事,除了这流注来自自然界,或是物质的外,谁还能得出其它结论?”
对于这些话,笛卡尔的追随者们把手指放在额头上,现在收回来,回答说:“唉,你们是从表象说话。难道你们不知道眼睛不是从自己,而是从灵魂在爱一位处女或新娘吗?同样,肉体感官不是从自己,而是从灵魂贪恋那些钱袋子吗?类似地,耳朵也不是以其它任何方式来抓取奉承者的赞美吗?不是感知引起感觉吗?感知属于灵魂,不属于肉体器官。你若能,请告诉我,除了思维,还有什么能使舌头和嘴唇说话呢?除了意愿,还有什么能使双手工作呢?思维和意愿属于灵魂,不属于肉体。这样,除了灵魂,有什么能使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其它器官感觉呢?从这些和其它无数类似的事,凡智慧上升到肉体感官事物之上的人都能得出这个结论:身体进入灵魂的流注是不存在的,只有灵魂进入身体的流注,我们将这种流注称为偶然的,也称为属灵流注。”
听到这些话,站在前两个三人组后面的三个人,就是莱布尼茨的支持者,抬高嗓门说:“我们听了双方的辩论,并作了比较,觉得在许多细节上,后者比前者更强有力;而在其它许多细节上,前者又比后者更强有力;所以,若你们愿意,我们会解决这场争端。”当被问到如何解决时,他们回答说:“既没有灵魂进入身体的任何流注,也没有身体进入灵魂的任何流注,而是有两者共同的一致且即时的运作,一位著名作者给它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叫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此后,手拿火把的那个灵人又出现了,但现在火把在他左手上;他在这些人的脑后摇了摇火把,于是他们对这一切的观念变得混乱起来,一起喊着说:“我们的灵魂和身体都不知道我们该站在哪一边,不如让我们抽签决定这场争端吧,我们都会赞成先出来的那个签。”于是,他们拿来三张纸,在其中一张纸上注明:“物质流注”,在另一张纸上注明:“属灵流注”,在第三张纸上注明:“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并把这三张纸放进一顶帽子里。然后,他们选出其中一员去抽签,这人把手伸进去,抓出一个签,上面写着:“属灵流注”;当看见并念出这个签时,虽然他们都说,我们赞成这个吧,因为它是先出来的;但有些人说这话清晰而流畅,有些人则声音微弱而压抑。
这时,有一位天使忽然站在旁边,说:“不要以为赞成属灵流注的那张纸是偶然出来的,这乃是出于天意。你们因陷入混乱的观念,所以看不见它的真理,而真理本身却将自己呈到那抽签人的手上,好叫你们赞成它。”
二、灵界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自然界也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ISB4.灵界有一轮太阳,自然界则另有一轮太阳,因为这两个世界完全不同;每个世界都从自己的太阳那里获得自己的起源。事实上,一个其中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世界不可能来源于一个其一切产物都是属世的太阳,因为这样就会有物质流注,然而,这种流注违反秩序。世界靠太阳存在,而不是反过来,这一点从原因的结果明显看出来,即:世界就属于它的一切事物而言,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靠太阳生存;生存证明存在,因此我们说,生存就是不断存在;由此明显可知,如果太阳被移走,它的世界就会陷入混乱,这种混乱会化为乌有。
我可以作证,灵界有一轮不同于自然界的太阳,因为我看见过它。它看上去和我们的太阳一样火热,大小几乎相同,距离天使就像我们的太阳距离世人一样遥远;但它既不升也不落,而是固定在天顶与地平线之间的中间高度,天使从那里享有永恒的光和永恒的春天。
一个对灵界太阳一无所知的人,凭推理在关于宇宙创造的观念上很容易误入歧途。当深入思考它时,他只会觉得宇宙来自自然界;由于自然界的起源是太阳,所以他只会以为宇宙来自作为创造者的太阳。此外,没有人能理解属灵流注,除非他也知道它的起源;因为一切流注皆来自一个太阳,属灵流注来自它的太阳,属世流注则来自它的太阳。人的内在视觉,也就是其心智视觉,从属灵太阳接受流注;而他的外在视觉,也就是其身体视觉,从属世太阳接受流注;两者在运作中结合在一起,就像灵魂与身体结合在一起那样。
由此明显可知,那些对灵界及其太阳一无所知的人可能会陷入什么样的盲目、黑暗和愚蠢之中;陷入盲目,是因为心智若唯独依赖肉眼视觉,就会变得像蝙蝠,它在夜间胡乱飞行,有时撞到挂起的亚麻衣上;陷入黑暗,是因为当肉眼的视觉从里面流入心智的视觉时,心智的视觉就会丧失一切属灵之光,变得像猫头鹰;陷入愚蠢,是因为此人仍在思考,但却出于属世事物思考属灵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而是愚蠢、可笑、疯狂地思考。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