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94.“我神城的名,就是新耶路撒冷”表新教会的教义必刻在他们心上。“新耶路撒冷”表新教会,新耶路撒冷被称为“城”时则表新教会的教义。因此,“将我神城的名,就是新耶路撒冷,写在他上面”表新教会的教义必刻在他们心上。“耶路撒冷”表教会,作为城“耶路撒冷”则表教会的教义(参看880, 881)。“城”之所以表教义,是因为“地”,特别是“迦南地”表整体上的教会;因此,划分迦南地境内的“产业”就表示教会的各种事物,其中的城市表教义事物。正因如此,当在圣言中提及这些城名时,天使并不将其理解为别的;这一事实也通过大量经历向我证明了。高山、小山、山谷、源泉、河流的含义也一样,它们全都表示诸如属教会的那类事物。
“城”表教义事物,这一点可从以下经文在某种程度上看出来:
地必空虚,地必混乱,地必遭亵渎,空虚的城拆毁了,城中剩下的尽是废墟,城门拆毁净尽。(以赛亚书24:3-4, 10, 12)
有狮子从密林中上来,要使地荒凉;你的城邑被毁坏;我见迦密变为荒地,她的城邑荒凉。地要悲哀;全城的人尽都逃跑,被撇下。(耶利米书4:7, 26-29)
此处的“地”是指教会,“城”是指教会的教义。教会因教义的虚假而毁灭以这种方式被描述出来。又如:
行毁灭的必来到各城,并无一城幸免。山谷必败落,平原必被毁坏。(耶利米书48:8)
同样:
看哪!我使你成为坚城,与全地反对。(耶利米书1:18)
这话是对先知说的,因为“先知”表教会的教义(8节)。又如:
当那日,在犹大地要唱这歌:我们有坚固的城;祂要将救恩定为城墙、为外郭。(以赛亚书26:1)
那大城裂为三段,列族的城也都倒塌了。(启示录16:19)
先知在一座高山的南边看见有一座城的建筑物,一位天使量墙、门、卫房和门廊;这城名为耶和华在那里。(以西结书40:1等)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诗篇46:4)
我要激动埃及人攻击埃及人,这城攻击那城,这国攻击那国。(以赛亚书19:2)
凡国自相纷争,就必定荒凉;凡城自相纷争,必站立不住。(马太福音12:25)
在这些经文中,“城”在灵义上表教义,又如(以赛亚书6:11; 14:12, 17, 21; 19:18, 19; 25:1-3; 33:8, 9; 54:3; 64:10; Jer. 7:17, 34; 13:18, 19; 32:42, 44; 33:4;西番雅书3:6;诗篇48:2; 55:9; 107:4, 7;马太福音5:14, 15)等处经文。
由“城”的含义明显可知主在以下比喻中所说的“城”是什么意思:
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便给他仆人银子去作生意。他回来就把仆人叫来,头一个上来,说,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他对仆人说,良善的仆人,你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第二个来,说,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他也对这仆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路加福音19:12-19)
此处的“城”也表教义或教义的真理;“管城”表变得聪明智慧,因此“管城的权柄”表赐予聪明智慧;“十”表大量,“五”表些许;显然,“做生意”和“赚”表通过运用自己的才能而获得聪明。
“圣城耶路撒冷”表新教会的教义,这从圣言对它的描述(启示录21)显而易见。经上描述了它的尺寸、城门、城墙、根基;当“耶路撒冷”表示教会时,“圣城耶路撒冷”只会表示属于其教义的事物,而非其它。教会非因其它源头而为教会。由于“耶路撒冷城”表教会的教义,故经上称其为“真理之城”(撒迦利亚书8:3-4),也多处称其为“圣城”,因为“圣”论及来自主的真理(173节)。
ISB2.由于属灵流注源于秩序及其律法,如前所述,所以它优先于其它两种观点被学术界的智者承认并接受。源于秩序的一切都是真理,真理凭其自身固有的光,甚至在假设所在的推理官能的阴影中显现。然而,有三件事涉及在阴影中的这种假设,即:对何为灵魂的无知,对何为属灵之物的无知,以及对何为流注的无知。因此,必须先解释这三件事,然后理性官能才能看见真理本身。因为假设的真理不是真理本身,只是对真理的一种猜想。这就像借着星光在墙上所看到的一幅画,心智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它各种形式;但天亮后,当阳光照在它上面,不仅揭示并呈现出它的总体特征,还揭示并呈现出它的各个细节时,它就显得不同了。所以,当知道何为属灵之物,它相对于属世之物是何性质,还知道何为人类灵魂及其性质,以及流入灵魂,并通过灵魂流入进行感知和思考的心智,又从心智流入身体的流注是何性质时,由这种假设所在的真理阴影产生的真理就被打开了。
但没有人能解释这些事,除非有一个人得着主的恩准,既能与灵界的天使交往,同时又能与自然界的世人交往。我已经获得这种恩准,故能描述属灵之物和属世之物这两者及其性质。这种描述在《婚姻之爱》一书完成;那里以记事的形式描述了属灵之物(326–329节);人类灵魂(315节);流注(380节);更详细的(415–422节)。谁不知道,或有可能知道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从神流入人,它们流入他的灵魂,在他的心智中被感觉到;并且它们从他的思维流出,进入他的言语,从他的意愿流出,进入他的行为?
属灵流注,以及它的起源和衍生由此而来,这一点将按下列顺序来说明:
一、有两个世界:灵人和天使所居住的灵界,世人所居住的自然界。
二、灵界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自然界也靠自己的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三、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
四、从那太阳发出热和光,从它发出的热本质上是爱,从它发出的光本质上是智慧。
五、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热流入他的意愿,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光流入他的理解力,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
六、这两者,即热与光,或爱与智慧,合起来从神流入人的灵魂,通过灵魂流入他的心智及其情感和思维,从这些流入身体的感觉、言语和行为。
七、自然界的太阳是纯粹的火,自然世界靠这太阳存在并持续存在。
八、因此,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都是死的。
九、属灵之物穿上属世之物,就像一个人穿上衣服一样。
十、人里面如此穿上衣服的属灵事物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因而作为一个属灵的属世人活着。
十一、对该流注的接受取决于与人同在的爱与智慧的状态。
十二、人的理解力能照其理性的发育而被提升到光,也就是天堂天使所在智慧中;他的意愿能照其生活的行为而以同样的方式被提升到热,也就是爱中;但意愿之爱不会被提升,除非人意愿并实行理解力的智慧所教导的事。
十三、这与动物完全不同。
十四、灵界有三个层级,自然界也有三个层级,一切流注皆照这些层级发生。
十五、目的在第一层级,原因在第二层级,结果在第三层级。
十六、由此明显可知,属灵流注从其源头到结果是何性质。现逐一简要说明这些命题。
三、灵界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耶和华神就在这太阳中间
ISB5.属灵事物只能从爱,不能从其它任何源头发出,爱只能从为爱本身的耶和华神发出,不能从其它任何源头发出。所以,一切属灵之物都从灵界太阳流出,如同从它们的源泉流出;这太阳是来自耶和华神的纯粹的爱,耶和华神就在它中间。这太阳本身不是神,而是来自神,是围绕祂、来自祂的最近气场。耶和华神通过这太阳创造宇宙;宇宙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所有世界,这些世界和我们浩瀚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多。
创造通过这纯粹为爱的太阳,因而由耶和华神实现,因为爱是生命的真正存在,智慧是由此而来的生命的显现,一切事物都是从爱通过智慧创造的。这就是约翰福音中这些话的意思:
圣言与神同在,神就是圣言;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世界也是祂造的。(约翰福音1:1, 3, 10)
此处“圣言”是指神性真理,因而也指神性智慧;所以此处“圣言”也被称为照亮每个人(1:9)的光,神性智慧以同样的方式通过神性真理照亮每个人。
那些不从藉着神性智慧的神性之爱,而是从其它任何源头推论诸世界的起源之人,就像头脑紊乱的人一样被迷惑了;他们视幽灵为人,视幻影为光,视想象的人为真实的人。因为受造宇宙是通过智慧来自爱的一个连贯作品。你若能按顺序从初至末查看事物的联系,就会发现这一点。
由于神为一,所以属灵太阳也为一;因为空间的延伸无法论及属灵事物,也就是属灵太阳的衍生物;没有空间的本质和存在在没有空间的空间中无处不在;因此,神性之爱从宇宙的起始处直到它的一切边界。神性充满一切事物,并通过这种充满将一切事物保存在它们被造所处的状态,理性官能从远处就能看到这一点,并且随着它越发知道在自己里面的爱是何性质,以及这爱为了觉察目的而与智慧的结合、为了展现原因而进入智慧的流注、为了产生结果而通过智慧的运作是何性质,就看得越清楚。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