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32.启19:18.“可以吃君王的肉,千夫长的肉,壮士的肉,马和骑马者的肉,并自主的,为奴的,小的大的,众人的肉”表通过圣言、因而教义的各种意义、等级和种类上的真理吸收来自主的良善。
刚才(831节)论述了通过圣言与主的结合;此处则论述通过圣言的真理吸收来自主的良善。“吃”表示吸收(89节);他们所要吃的“肉”表示圣言、因而教会的良善;“君王、千夫长、壮士、马、骑马者、自主的、为奴的、小的大的”表示各种意义、等级和种类上的真理。“君王”表示那些处于来自圣言的教会真理之人,抽象来说,表示来自圣言的教会的真理(20,483节)。“千夫长”表示那些处于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之人,抽象来说,表示这些认知或知识(337节)。“壮士”表示那些因取自圣言的教义而有学问的人,抽象来说,表示由此而来的学问(337节)。“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骑马者”表示那些因对圣言的理解而处于智慧的人,抽象来说,表示由此而来的智慧(298, 820节)。“自主的、为奴的”表示那些凭自己知道的人和那些通过其他人知道的人(337, 604节)。“小的大的”表示那些处于大大小不同等级中的人(527, 810节)。由此明显可知,“他们可以吃这些人的肉”表示通过圣言、因而教义的各种意义、等级和种类上的真理吸收来自主的良善。
要知道,若非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没有人能从主拥有任何属灵的良善;因为圣言的真理处于天堂之光,其良善处于这光之热,除非理解或认知通过圣言处于天堂之光,否则意愿无法进入天堂之热。爱与仁若不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就无法得以形成;人若不通过来自圣言的真理,就无法得以改造。人里面的教会本身通过它们得以形成;但不只是通过那些理解或认知上的真理,还通过照之的生活得以形成;真理就这样进入意愿,变成良善。真理的外在形式也以这种方式变成良善的外在形式;因为凡属于意愿、因而属于爱的,都被称为良善;凡属于意愿或爱的也属于人的生命。由此可见,“吃”那些所提及之人的“肉”在此表示通过各种意义、等级和种类上的真理吸收良善。谁看不出此处“肉”不是指肉?谁会如此疯狂,以至于相信主呼召并召集所有人去赴大筵席,给他们吃君王、千夫长、壮士、马、骑马者、自主的、为奴的、小的大的之肉?谁看不出这些话定有灵义,若无灵义,没有人知道它们表示什么?谁会坚持否认圣言的核心是属灵的?若照着字义,而非灵义来理解这些话,圣言岂不比物质还物质?
下列以西结书中的话与此类似:
主耶和华如此说,你要对各种羽族的鸟和田野的各走兽说,你们聚集来吧!要从四围聚集来赴我在以色列山上的大祭筵,好叫你们吃肉喝血;你们必吃勇士的肉,喝地上首领的血,你们吃我为你们所献的祭,必吃饱了脂油,喝醉了血;你们必在我席上饱吃马匹和战车,并勇士和一切的战士;我必显我的荣耀在列族中。(以西结书39:17-21)
此处“肉”同样表示通过圣言来自主的教会的良善,“血”表示教会的真理。谁看不出,血不会给人喝,甚至喝到醉,他们也不会在主耶和华的席上饱吃马匹和战车,并勇士和一切的战士?所以,既然“肉”表示教会的良善,“血”表示教会的真理,那么显而易见,在圣餐中,主的“肉和血”表示来自主的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约翰福音(6:51-58)所提及的“饼和酒”所表相同。在圣言的许多经文中,“肉”表示良善,如以下经文:
我要从他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他们肉心。(以西结书11:19;36:26)
在干旱之地,我的肉体渴想你。(诗篇63:1)
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欢呼。(诗篇84:2)
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诗篇16:9)
你见赤身的给他遮体,不可躲藏避开自己的骨肉。(以赛亚书58:7)
9.⑴人类是天堂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人是最后被造的;最后被造之物是一切在先之物的基础。创造始于最高或最内在之物,因为它始于神性;并一直行进到最后或最外在之物,然后在那里停下来。创造的最外层是自然界,包括水陆星球及其上的一切。一旦这一切完工,人就被造,神性秩序的一切,从初至末,都被聚集整理进他里面;该秩序第一层上的事物被纳入他的最内在之物;最外层上的事物被纳入他的最外在之物。结果,人被造为形式上的神性秩序,或说神性秩序的化身。这就是为何在人里面和周围的一切事物既来自天堂,也来自世界:其心智的事物来自天堂,其身体的事物来自世界;因为天堂的事物流入他的思维和情感,并照着他的灵对这些事物的接受而使它们成形;世界的事物则流入他的感觉和愉悦,并照着他的身体对这些事物的接受而使它们成形,尽管只以一种被调整以适合他灵的思维和情感的方式。
至于支持这一切的材料,可参看《天堂与地狱》一书的几个相关点,尤其是:整个天堂作为单一实体与一个人有关(59-67节);每个天堂社群同样与一个人有关(68-72节);因此,每位天使都处于一个完美的人形(73-77节);这是由于主的神性人身(78-86节)。此外,在天堂的一切与人的一切的对应关系(87-102节)、天堂的一切与地上的一切的对应关系(103-115节),以及天堂的形式(200-212节)等章节里还有更多相关内容。
从创造的这种秩序明显可知,这就是一切事物合而为一的从初至末的一个联系的连续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在先之物无法与在后之物分离,正如一个原因无法与它的结果分离;同样,灵界无法与自然界分离,自然界也无法与灵界分离;因此,天使天堂无法与人类分离,人类也无法与天使天堂分离。所以主规定:两者要互相协助,也就是说,天使天堂要协助人类,人类要协助天使天堂。
这就是为何天使的住所虽在天堂,看上去远离世人所住的地方;但天使却在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中与他同住。人看似与他们分离只是由于表象;你从《天堂与地狱》一书论述天堂空间的章节(191-199节)就可以推断出这一点。
天使在人们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中与他们同住,这就是主说这些话的意思:
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约翰福音14:23)
在这段经文中,“父”和“主”也表示天堂,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构成天堂,这一点可见于《天堂与地狱》一书(7-12; 116-125节)。
也可以参看主的这些话:
保惠师,就是真理的灵,要与你们同住,也要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14:17)
“保惠师”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此祂也被称为“真理的灵”;神性真理构成天堂,也构成天使,因为天使是神性真理的接受者。从主发出的神性就是神性真理,天使天堂由神性真理构成,这一事实可见于《天堂与地狱》一书(126-140节)。这也是主说这句话的意思:
神的国在你们里面。(路加福音17:21)
“神的国”是指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天使就生活在其中。
天使和灵人与人同在,就在他的情感里面,这种事我被恩准从他们与我的同在和同住中看见过上千次。然而,天使和灵人并不知道他们与哪些人同在,人们也不知道哪些天使和灵人住在他们中间,唯独主知道并安排这一切。总之,对良善与真理的一切情感延伸到天堂,所以那里拥有相似情感的人会彼此联系并结合在一起。对邪恶与虚假的一切情感则延伸到地狱,所以那里拥有相似情感的人也彼此联系并结合在一起。情感延伸到灵界,几乎就像视觉延伸到自然界。在这两个地方的联系方式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自然界有物体,灵界有天使社群。
由此可见,天使天堂与人类的联系具有这种性质:双方互相依赖,没有人类,天使天堂就像一座没有地基的房子,因为天堂终结于人类,并安于其上。此处的情形与每个具体人一样;其属灵的思维和意愿流入其属世的感觉和行为,并在那里结束并具有永久性。如果人没有这后一种功能,也就是说,缺乏在最远边界处的这些感觉和行为,其灵的属灵思维和情感就会流逝,像缺乏边界或没有根基的事物那样消散。同样,当一个人从自然界过渡到灵界时(这是他死亡时所发生的情形),那时他因是一个灵,故不再依赖他自己的基础,而是依赖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人类。
人若不知道天堂的奥秘,可能会以为天使脱离世人而存在,世人脱离天使而存在;但我基于我的所有天堂经历,以及与天使的所有交谈可以证实:没有哪个天使或灵人脱离人类而存在,也没有哪个人脱离天使和灵人而存在。我还能证实,两者有一种相互和互惠式的结合。由此可见,人类与天使天堂构成一体,并相互和互惠式地依赖彼此而存在,这意味着两者都离不开对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