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37.“众鸟都吃饱了他们的肉”表地狱魔鬼仿佛靠他们的恶欲,也就是他们的小我(proprium或统我)得到滋养。“鸟”表示来自地狱的虚假;因为地狱魔鬼便陷入这些虚假,他们与同陷入属于其爱之虚假的世人在一起,所以“鸟”在此表示这些魔鬼。凡陷入这些虚假的人,死后就成为这类魔鬼中的一员。无用且有害的鸟类,尤其以腐肉为食的不洁和贪婪的鸟类表示属于爱的虚假(757节)。“肉”在此表示属人之小我的恶欲(748节)。“吃饱了肉”表示仿佛靠它们被滋养,并快乐地汲取它们;因为陷入相同恶欲的地狱魔鬼渴望汲取这类人的思维和呼吸所散发的欲望,并用它们充满自己的鼻孔,进而充满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也一起生活和居住。
38.这就是当今教会的状态,也就是说,它没有信,因为它没有仁。没有仁,就没有任何属灵良善,因为属灵良善唯独从仁存在,或说仁是属灵良善的源头。我从天上被告知,有些人仍有良善,但这良善不能被称为属灵良善,只能被称为属世良善,因为对他们来说,神性真理本身仍处于模糊或黑暗之中。正是神性真理将人引向仁爱,因为它们教导仁爱,视其为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所以仁爱无法存在,除非有真理把人引到那里。教会教义所源于的神性真理只关注信(这就是为何它们被称为信之教义),不关注生活;只关注信,不关注生活的真理无法使人变得属灵。只要在生活之外,它们就只是属世的,仅仅像某种遥远的东西那样被知晓和思想而已。这就是为何如今没有属灵良善,只有某些人所拥有的属世良善。
此外,每个教会起初都是属灵的,因为它始于仁爱;但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从仁转向信。结果,它从一个内在教会变成了一个纯外在的教会。一旦变成纯外在的教会,它就走到尽头,因为这时,它将一切都置于知识,很少或丝毫不置于生活。因此,只要人从内在变得外在,属灵之光就在他里面变暗,直到他不再从真理本身,也就是天堂之光看见神性真理,因为神性真理就是天堂之光;相反,他仅仅从属世之光看见它,而属世之光具有这种性质:当唯独它本身,没有被属灵之光光照时,可以说它在夜间观看神性真理,视它为真理仅仅因为它被领袖或教会权威称为真理,并被普通大众接受。正因如此,他们的理解力无法被主光照,因为属世之光在理解力中发光到何等程度,属灵之光就模糊或黯淡到何等程度。当人爱世俗、肉体和地上的事物胜过属灵、属天和神性事物时,属世之光就在理解力中发光;并且人照着这种情况的发展程度而为外在、肤浅的个体。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