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24.启21:26.“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表那些玷污圣言的良善,歪曲圣言的真理,并出于确认,因而也出于虚假作恶的人无一被接进主的新教会。“不得进”表示不被接纳,如前所述。“不洁净的”表示属灵的淫乱,也就是对圣言良善的玷污和对圣言真理的歪曲(702, 728节),这就是不洁和不纯本身;因为圣言是洁净和纯洁本身,当被败坏时,就被邪恶与虚假玷污。通奸和行淫对应于对圣言良善的玷污和对圣言真理的歪曲(参看134, 632节)。“行可憎与虚谎之事”表示行恶,因而行虚假。“可憎之事”表示各种邪恶,尤其十诫所提到的那些邪恶(891节);“虚谎”表示各种虚假,在此表示邪恶的虚假,这些虚假本身就是邪恶,因而表示确认邪恶的虚假,它们与确认的邪恶是一样的。
“虚谎”之所以表示教义的虚假,是因为属灵的谎言并不是别的什么;因此,“行虚谎之事”表示照着教义的虚假生活。在圣言中,“虚谎”(lie或译为谎言、说谎、谎诈、虚妄等)表示教义的虚假;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我们与死亡立约,在阴间见异象;我们以谎言为避所,在虚假中藏身。(以赛亚书28:15)
他们各人欺哄自己的同伴,不说真话,他们教舌头说谎。(耶利米书9:5)
他们是悖逆的百姓,说谎的儿女,不肯听从耶和华的律法。(以赛亚书30:9)
看哪!那些以虚妄之梦为预言,又述说这梦,以谎言使我百姓走错了路的,我必与他们反对。(耶利米书23:32)
卜士所见的是虚谎,所说的是幻梦。(撒迦利亚书10:2)
他们所见的尽是空虚,是谎诈的占卜;因你们说的是虚假,见的是谎诈,所以,看哪,我就与你们反对。我的手必攻击说谎言的先知。(以西结书13:6-9; 21:29)
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劫掠。(那鸿书3:1)
我在耶路撒冷的先知中曾见可怕的固执,他们犯奸淫,行在虚谎中。(耶利米书23:14)
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耶利米书8:10)
在以色列,他们行事虚谎。(何西阿书7:1)
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他从起初是杀人的,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说的;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翰福音8:44)
此处“谎”也表示虚假。
12.⑸天堂的完美随着它的居民数量增加而增加。这一点从它的形式明显看出来,该形式决定了人们交往的模式和交流的方式。天堂的形式是最完美的形式;就最完美的形式而言,那里的人越多,他们之间就越有朝向一体的同意,他们的结合就越紧密,他们的一致性就越大。同意和由此而来的结合随着人数增长而增长,因为那里的每个个体元素都作为一个媒介被安插在两个或更多元素之间;被如此安插的东西会巩固这种结合。
天堂的形式就像人类心智的形式,其完美随着真理和良善,也就是聪明和智慧的源头增长而增长。拥有天上智慧和聪明的人类心智的形式之所以类似天堂的形式,是因为心智是该形式的最小形像。这就是为何这些人和天使对良善和真理的思维和情感在各个方面与他们周围的天堂社群共享。它们随着智慧的增长,也就是说,随着更多真理被理解并植入理解力,更多对良善的情感被植入意愿而延伸得越来越远。换句话说,这取决于植根于他们心智的东西,因为心智由理解力和意愿构成。
人类和天使的心智具有这种性质:它能被丰富到永远,这种丰富会增加它的完美。当一个人被主引领时,这种情形尤其会发生,因为那时,他被引入植入其理解力的纯正真理和植入其意愿的纯正良善。此时主安排这种心智的整个结构,使之类似天堂的形式,直到它成为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从这种对照明显可知,天使数量的增加会使天堂变得更完美,因为这两种情况是相似的。
每个形式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一个形式若不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就不是一个形式,因为它没有任何品质和状态的变化。每个形式的品质都取决于它里面各个元素的排列,它们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同意成为一体的方式;这些因素决定了每个形式被视为一体的程度。一个形式的性质是这样:它里面被排列的元素越多,它就越完美,因为如刚才所述,其中每个元素都巩固、强化、联结,从而完善它。
这些事实从《天堂与地狱》一书,尤其论述以下事实的地方看得更清楚:每个天堂社群都是一个较小形式的天堂,每位天使都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51-58节);还有论述天堂形式的地方,该形式决定了人们在那里如何联系和交流(200-212节);以及论述天堂天使智慧的地方(265-275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