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

ISB1.关于灵魂与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揭秘启示录 #337

337.启6:15.

337.启6:15.“地上的君王、大臣、富户、千夫长、勇士和一切为奴的、自主的”表那些分离之前,或通过其他人,或凭自己而具有对真理与良善的理解和认知的知识、学识渊博,却未照之生活的人。若非知道“君王”、“大臣”、“富户”、“千夫长”、“勇士”、“为奴的和自主的”在灵义上分别表示什么,没有人能知道这些人依次表示所有这些事。就灵义而言,“君王”表示那些具有真理的人;“大臣”表示那些具有良善的人;“富户”表示那些具有对真理的认知之人;“千夫长”表示那些具有对良善的认知之人;“勇士”表示那些有学问的人;“为奴的”表示那些具有诸如从他人、因而从记忆所获取的那类事物之人;“自主的”表示那些具有诸如凭自己、因而凭判断所获取的那类事物之人。然而,通过圣言证实所以这些名号表示这些事物,需占用大量篇幅。前面已经说明“君王”(20节)、“富户”(206节)分别表示什么;至于“大臣”表示什么,这从耶利米书(5:5)、那鸿书(3:10)、约拿书(3:7)明显看出来;“(伟)大”(great)论及良善(896,898节)。下面将看到,“勇士”,以及“为奴的”和“自主的”是指那些或从他人或凭自己而拥有学问的人。之所以说他们拥有这些事物,却没有照之生活,是因为恶人,哪怕是最坏的人,也能拥有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之知识和理解,还能学富五车。但他们没有照之生活,故并非真地拥有它们。只停留在认知,而非同时应用于生活的,并不在人里面,而是在他之外,好比在门口。不过,同时应用于生活的,就在此人里面,在他里面好比在房子里面。因此,后者得以保留,而前者遭到弃绝。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