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启示录10
1.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降下,披着云彩,头上有虹。脸面像日头,两脚像火柱。
2.他手里拿着小书卷,是展开的。他右脚踏海,左脚踏地。
3.大声呼喊,好像狮子吼叫。呼喊完了,就有七雷发声。
4.七雷发声之后,我正要写出来,就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对我说,七雷所说的事你要封上,不可写出来。
5.我所看见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举起右手来。
6.指着那创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远远的,起誓说,不再有时日了。
7.但在第七位天使发声的日子,就是他要吹号的时候,神的奥秘就成全了,正如神向祂的仆人众先知所宣告的。
8.我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又吩咐我说,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取过来。
9.我就走到天使那里,对他说,请把小书卷给我。他对我说,你拿着吃尽了,便叫你肚子发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
10.我从天使手中把小书卷接过来,吃尽了,在我口中果然甜如蜜,及至吃完了,肚子觉得发苦了。
11.他对我说,你必在许多人民、民族、方言、君王面前再说预言。
灵义
整章内容
本章仍论述审查并显明那些在新教教会中之人的状态,此处论述他们对作为天地之神的主,如祂自己所教导的(马太福音28:18)的信仰;祂的人身是神性;并且这人身在新教教会得不到接受;只要唯信称义的信条在他们内心牢固树立,接受它就会极其困难。
各节内容
第1节.“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降下”表大有神性威荣和能力的主(465节)。“披着云彩,头上有虹”表祂的属世神性和属灵神性(466节)。“脸面像日头”表神性之爱,同时表神性智慧(467节)。“两脚像火柱”表主的属世神性的神性之爱,这爱支撑万物(468节)。
第2节.“他手里拿着小书卷,是展开的”表圣言中的这一教义要点:主是天地之神,祂的人身是神性(469节)。“他右脚踏海,左脚踏地”表主将整个教会置于祂的看顾和统治之下(470节)。
第3节.“大声呼喊,好像狮子吼叫”表为教会从祂那里被夺走而深切悲痛(471节)。“呼喊完了,就有七雷发声”表主将在整个天堂揭开小书卷里的内容(472节)。
第4节.“七雷发声之后,我正要写出来,就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对我说,七雷所说的事你要封上,不可写出来”表这些事虽已显明,但要等到龙、兽和假先知所表示的那些人被逐出灵人界之后,它们才被接受,因为在此之前被接受,就会有危险(473节)。
第5,6节.“我所看见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举起右手来,指着那直活到永永远远的,起誓说”表主指着自己宣誓和证明(474节)。“创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的”表那使天堂和教会中的所有人,以及他们所具有的每一和一切事物都活着的(475节)。“不再有时日了”表不可能有教会的任何状态,也不可能有任何教会,除非承认一位神,并且主就是这一位神(476节)。
第7节.“但在第七位天使发声的日子,就是他要吹号的时候”表对教会状态的最后审查和显明,若主不建立一个新教会,该教会必灭亡(477节)。“神的奥秘就成全了,正如神向祂的仆人众先知所宣告的”表到那时,新旧约圣言中被隐藏至今的预言,以及对那些毁灭教会的人施行最后审判之后,主的国即将到来,就会变得显而易见(478节)。
第8节.“我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又吩咐我说,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取过来”表天上来的命令,他们要将关于主的这个教义提取出来,但约翰要显明,在那些“龙”、“兽”和“假先知”所表示的人被除去之前,它在教会将如何被接受(479节)。
第9节.“我就走到天使那里,对他说,请把小书卷给我”表教会中许多人思想上倾向于接受这个教义(480节)。“他对我说,你拿着吃尽了,便叫你肚子发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表欣然并愉快承认主是救主和救世主,但承认唯独主是天地之神,并且祂的人身就是神性却因曲解而不情愿且很困难(481节)。
第10节.“我从天使手中把小书卷接过来,吃尽了,在我口中果然甜如蜜,及至吃完了,肚子觉得发苦了”表事情果然如此发生了,因而显明(482节)。
第11节.“他对我说,你必在许多人民、民族、方言、君王面前再说预言”表因为事情就是如此,所以必须进一步教导那些陷入唯信之人的性质(483节)。
诠 释
464.本章和接下来的一章论述了主,即祂是天地之神,就其人身而言,祂也是神;因此祂是耶和华自己。这就是这两章所论述的主题,这一点可从灵义上的细节,以及它们的结论看出来(11:15-17)。
五、热和光两者都流入人:热流入他的意愿,在那里产生爱之良善;光流入他的理解力,在那里产生智慧之真理
ISB7.众所周知,一切事物都普遍与良善和真理有关,没有一个事物里面不存在与这两者有关的某种东西。正因如此,人里面有两种接受生命的容器:一个是接受良善的容器,被称为意愿;一个是接受真理的容器,被称为理解力;正如良善属于爱,真理属于智慧,意愿是接受爱的容器,理解力是接受智慧的容器。良善属于爱,是因为一个人所爱的,他就会去意愿,当付诸行动时,他便称之为良善;真理属于智慧,是因为一切智慧皆来自真理;事实上,一个智慧人所思想的良善就是真理,当他意愿并实行这真理时,它就变成良善。
人若不正确区分这两种生命容器,就是意愿和理解力,并且对它们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试图了解属灵流注是徒劳的。因为既有进入意愿的流注,也有进入理解力的流注;既有爱之良善进入人之意愿的流注,也有智慧之真理进入人之理解力的流注,它们两者都直接通过耶和华神在其中间的太阳,间接通过天使天堂而从耶和华神发出。这两种容器,即意愿和理解力,就像热和光那样不同;因为意愿接受天堂之热,这热本质上是爱,理解力接受天堂之光,这光本质上是智慧,如前所述。
既有一种从人的心智进入言语的流注,也有一种进入行为的流注;进入言语的流注从意愿经由理解力而来,而进入行为的流注从理解力经由意愿而来。那些只知道进入理解力的流注,同时不知道进入意愿的流注,由此进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人,就像独眼人,只看见这一边的物体,同时却看不见另一边的物体;也像残疾人,仅用一只手笨拙地工作;又像跛脚的人,拄着拐杖单脚蹒跚而行。从这些事清楚可知,属灵之热流入人的意愿,产生爱之良善;属灵之光流入他的理解力,产生智慧之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