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

ISB1.关于灵魂与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揭秘启示录 #664

664.“圣徒之王阿

664.“圣徒之王阿,你的道途义哉,诚哉”表祂所发出的一切事物都是公义、真实的,因为祂是天堂和教会中的神性良善本身和神性真理本身。“道途”表示引向良善的真理(176节),“王”当论及主时,表示神性真理,“圣徒之王”表示天堂和教会中源自祂的神性真理;因为“圣徒”表示那些处于源自主的神性真理之人(173,586节)。因此,“圣徒之王阿,你的道途义哉,诚哉”表示主所发出的一切事物都是公义、真实的,因为祂是天堂和教会中的神性真理本身。就其神性人身而言,主被称为“王”,因为这神性人身就是弥赛亚,受膏者基督,神的儿子;希伯来语中的“弥赛亚”就是希腊语中的“基督”,而“弥赛亚”或“基督”就是神的儿子(520节);众所周知,在希伯来语,“弥赛亚”既表示王,也表示受膏者。身为王的主之所以是神性真理,是因为“王”表示神性真理(20,483节)。正因如此,“王或君王”(启1:6,5:10)表示那些处于源自主的神性真理之人。因此缘故,天堂和教会被称为祂的“国(度)”。祂的降世被称为该国度的福音。天堂和教会被称为祂“国(度)”(如但以理书2:44; 7:13, 14, 27;马太福音12:28; 16:28;马可福音1:14, 15; 9:1; 15:43;路加福音1:33; 4:43; 8:1, 10; 9:2, 11, 27; 10:11; 16:16; 19:11; 21:31; 22:18; 23:51)。祂的降临被称为这“国度的福音”(马太福音4:23; 9:35; 24:14)。不过,关于该主题的详细内容,可参看《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一书。
主被称为“王”或“君王”,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他们与羔羊争战,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祂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示录17:14)
骑在白马上的那位被称为道,祂的名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示录19:13,16;但以理书2:47)
拿但业说,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约翰福音1:49)
当人子在祂荣耀里降临的时候,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王要向那右边和左边的说。(马太福音25:31,34,41)
他们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翰福音12:13)
彼拉多耶稣,祂是不是王。耶稣回答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约翰福音18:37)
你的眼必见王的荣美,耶和华是我们的王,祂必拯救我们。(以赛亚书33:17,22)
我耶和华是你们的圣者,是创造以色列的,是你们的君王。(以赛亚书43:15)
耶和华以色列的王,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首先的和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神。(以赛亚书44:6)
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撒迦利亚书14:9;诗篇47:2,6-8)
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那荣耀的王要进来;万军之耶和华,祂是荣耀的王。(诗篇24:7-10)
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祂必掌王权,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耶利米书23:5;33:15)
此处还有其它地方(如以赛亚书6:5;52:7;耶利米书10:7,10; 46:18;以西结书37:22, 24;西番雅书3:15;诗篇20:9; 45:11, 13, 15; 68:24; 74:12)。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