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

ISB1.关于灵魂与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婚姻之爱 #26

26.我再次郑重声明

26.我再次郑重声明,这些事、这些话都是真的,和我讲述的一样。头几件事发生在灵人界,灵人界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后来的几件事发生在手拿号筒、充当向导的天使所属的天堂社群。若非主乐意开启某个人的灵眼,向他展示这些事,并教导他,基督教界有谁会知道天堂及其快乐和幸福(这些知识也是救赎的知识)呢?这类事发生在灵界的佐证,从使徒约翰的所见所闻(如启示录描述的那样)清楚可知。如,他描述了以下见闻:

人子在七个灯台中间。(启示录1:12,13

天堂的帐幕、圣殿、约柜和祭坛。(启示录15:5,811:196:98:39:13

封有七印的书卷,书卷打开,有马匹从里面出来。(启示录5:16:1,2,4,5,8

四个活物围着宝座。(启示录4:6

每个支派选出一万二千。(启示录7:4-8

蝗虫从深渊出来。(启示录9:3, 7

龙及它与米迦勒的争战。(启示录12:7

妇人生了一个孩子,由于龙而逃到旷野。(启示录12:1, 2, 5, 6

两个兽,一个从海中上来,一个从地中上来。(启示录13:1, 11

一个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启示录17:3

龙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启示录20:3, 10

白马及大筵席。(启示录19:11, 17

一个新天新地,圣城耶路撒冷降临,以及对它的城门、城墙、地基的描述。(启示录21:1, 2, 12, 14, 17-20

一道生命水的河,每月都结果子的生命树。(启示录22:1, 2

除此之外的很多其它事,全都是约翰在灵里看到的,有些发生在灵界,有些发生在天堂。此外,还有主复活后使徒和后来彼得看到的事,以及保罗的所见所闻。另外,一些先知也见过异象。如,以西结看到:

四个活物,就是基路伯。(以西结书1章,10章)

新圣殿和新地,天使在仗量它们。(以西结书40-48章)

他被带到耶路撒冷,在那里看到可憎的事,被带进迦勒底地,到被掳的人那里。(以西结书8章,11章)

撒迦利亚书也有类似经历,他看到:

一人骑马站在洼地番石榴树中间。(撒迦利亚书1:8)

四角,然后一人手拿准绳。(撒迦利亚书1:18;2:1)

一个灯台,两棵橄榄树。(撒迦利亚书4:1)

一飞行的书卷,一个量器。(撒迦利亚书5:1,6)

四驾马车从两座山中间出来,以及它们的马匹。(撒迦利亚书6:1)

但以理书同样看到:

四兽从海中上来。(但以理书7:1)

公山羊和公绵羊之间的战斗。(但以理书8:1)

他与天使加百列谈了很长时间。(但以理书9章)

少年人以利沙看见火车火马围绕他;当他的眼目开了后,就看见这些事物。(列王纪下6:17)

由上述和其它经文清楚可知,主降世前后,很多人看到过发生在灵界的事。当一个教会即将建立,新耶路撒冷由主那里从天而降时,同样的事发生在今天又有什么奇怪呢?


揭秘启示录 #386

386. 对此,我补

386. 对此,我补充这则记事:
有一次,我在灵界四下观望,听到似乎有磨牙声,又似敲击声,他们还混杂着刺耳的声音。于是,我询问所听到的是什么,与我同在的天使说:“是一些俱乐部,我们称之为‘酒馆’,那里正在进行辩论。这些辨论从远处听上去就是如此,不过,走近它们,它们听上去只不过如同辩论声。”我靠近发现一些小房子,由芦苇和泥建成。我想透过窗户往里看看,但一扇窗户也没有;没有可以进去的门,因为天上的光会流入进来,给他们造成混乱。但突然右边出现一扇窗户;于是,我听见他们抱怨说,他们处在一片黑暗中。没过多久,左边又出现一扇窗户,而右边那扇则关上了;然后,黑暗逐渐被驱散,他们发觉自己在光中。此后,我被允许从门进入并倾听。有一张桌子在中间,周围有长凳。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似乎都站在长凳上,彼此激烈辩论信与仁:一方认为信是教会的首要事物;另一方认为仁才是。认为信是首要的那一方说:“我们岂不是因信而与神有关,因仁而与人有关吗?因此,信不是天上的,仁不是地上的吗?我们得救,岂不是靠天上的,而非靠地上的?再者,神难道不能从天上赐予信,因为它是天上的,人必不能为自己获取仁,因为它是地上的?人为自己所获取的,并不属于教会,因而不能拯救。谁能靠行为,就是所谓仁爱的行为在神眼里称义?相信我们,我们不仅唯信称义,还唯信成圣,只要信不被来自仁爱行为的邀功之事所玷污。”除此以外还有更多事。
认为仁是教会首要事物的这一方则针锋相对驳斥这些事,说:“是仁拯救,而不是信;神不是爱所有人,不是愿意所有人都好吗?若不通过人,神如何实现这一切?难道神只是叫人彼此谈论与信相关的那类事?祂不是叫人去行出那些属于仁的事吗?难道你们看不出声称仁是地上的很荒唐吗?仁是天上的,因为你们不去行仁之善,所以你们的信才是地上的!除了像一根木头或一块石头外,你们如何接受信?你们却说,只要听圣言就行。然而,只是听一听,圣言如何运作,又如何作用在一根木头或一块石头上?或许你们在不知道它的情况下仍富有活力,但除了能说唯信得救这句话外,这活力又能是什么呢?至于何为信,何为得救之信,你们并不知道。”
但这时,有一个人起身,与我交谈的天使称他为“调和论者”(Syncretist)。他从头上摘下帽子放在桌子上,但很快又戴回去,因为他是个秃头。他说:“听着!其实你们都错了!真相是:信是属灵的,仁是道德的;不过,它们却联结起来,这种联结要靠圣言,靠圣灵,靠果效,人可以毫不知情,事实上可称作顺从,但没有人参与的份。我自己思想这些问题已经好长时间了,最终悟出:人可以从神接受属灵的信,但无法被神驱向属灵的仁,除非他像一根盐柱。”
说完这番话,那些处于唯信的人给他鼓掌,而那些处于仁的人却叫喊起来;后者愤慨地说:“朋友,听着!你们不晓得道德的生活可以是属灵的,也可以仅仅是属世的。对那些通过神行善,却貌似通过自己而行的人来说,道德的生活就是属灵的。而对那些通过地狱行善,却貌似通过自己而行的人来说,道德的生活仅仅是属世的。”
前面说过,他们的辩论听上去就像磨牙声、敲击声,其中混杂着刺耳的声音。听上去就像磨牙声的辩论,是那些处于唯信之人的;听上去就像敲击声的,是那些处于唯仁之人的;它们所混杂的刺耳声则出自调和论者。他们的声音从远处听上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世时把时间全都花在辩论上,并未避开任何邪恶,所以没有行出任何属灵的道德良善;而且,他们浑然不知信的全部是真理,仁的全部是良善;没有良善的真理在灵里不是真理;没有真理的良善在灵里不是良善;因此,一个必作成另一个。当右边出现窗户时,之所以有黑暗,是因为天上的光从右边流入会影响意愿;当右边的窗户被关闭,左边的另一扇窗户出现时,之所以有光,是因为天上的光从左边流入会影响认知,并且就其认知而言,人人都可以处于天堂之光,只要意愿在其邪恶方面被关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