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411.⒇在主的引导下,小孩子由女人抚养,并在身量和聪慧上逐渐成长,和世间一样。小孩子照以下方式在天堂被抚养长大:他们从抚育他们的天使那里学习说话。一开始,他们的言语仅仅是一种有声的情感表达,然而却包含了某种思维的初始元素。这种初始元素使得声音中的人性元素突显出来,从而与动物区别开来。这种言语逐渐变得清晰明确,因为情感所生的观念融入了思维。他们的全部情感也在增长,都是从纯真发出的。首先注入他们的,是诸如他们能用眼睛看到,并感到快乐的那类事物。这些因出于一个属灵源头,所以同时也会流入属于天堂的事物,其心智的内层由此被打开。之后,随着孩子的聪明逐渐完善,他们的身量也渐长,看上去更像是成年人。原因在于,聪明智慧是真正的属灵滋养,因此滋养其心智的事物也会滋养他们的身体。不过,天堂的孩子不会超过成人的年龄,而是停在这个阶段,留在其中,直到永远。到了这个阶段后,他们会被赋予婚姻。该婚姻是主为他们安排的,并在少男所在的天堂被庆祝。婚后不久,丈夫便随妻子到她的天堂,若在同一个社群,则随妻子到她的家。为叫我确信,小孩子随着他们在聪明方面增长并成年,也在身量上增长。我得以与一些小孩子交谈,后来又与长大后的他们交谈,他们看上去都是如世上少男和少女那种身量的成年人。
881.“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表新教会通过圣言与主结合。经上说约翰“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在此又说那城“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由此也明显看出“耶路撒冷”表示教会,他先看它如一座城,后看它如一位贞洁的新娘;代表性地看为城,属灵地看为贞洁的新娘,因而是以双重概念来看的,一个在另一个里面或之上;正如天使那样,他们看到、听到或读到圣言中的“城”时,以较低的思维概念理解为一座城,但以较高的思维概念则理解为教会的教义;若他们渴望并向主祈求,他们会看到后者如同一位童女,其美丽和衣着取决于教会的性质。我也蒙恩以这方式看到教会。
“预备好了”表示为她订婚而穿戴整齐,教会只通过圣言为她的订婚,后来为结合或婚姻而穿戴整齐;因这是结合或婚姻的唯一途径,因为圣言来自主、关乎主,因而就是主;正因如此,圣言还被称为“约”,而“约”表示属灵的结合;圣言也是为此目的而被赐下的。“丈夫”表示主,这一点从本章9-10节明显看出来,在那里,“耶路撒冷”被称为“新妇,羔羊的妻”。主被称为“新郎”和“丈夫”,教会被称为“新妇”和“妻子”,并且该婚姻如同良善与真理的婚姻,是通过圣言实现的(参看797节)。由此明显可知,“耶路撒冷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表示该教会通过圣言与主结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