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1

ISB1.关于灵魂与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婚姻之爱 #413

413.(21)主规

413.(21)主规定,在天上,他们孩子般的纯真要变成智慧的纯真,因而小孩子要变成天使。许多人可能持有这样的观点:孩子仍是孩子,死后会立刻成为天使。但是,构成天使的乃是聪明和智慧;因此,只要孩子没有这些,虽与天使同在,却不是天使。唯等获得聪明智慧,他们才首次成为天使。孩子就这样从孩子的纯真被引入智慧的纯真,也就是从外在纯真被引入内在纯真,因为后者是其一切教导和发展中的目的。所以,当他们达到纯真的智慧时,期间作为一个基础而服务于他们的孩子纯真就附于他们。我曾看到孩子纯真的性质,被表现为一块几乎没有生命的木头,随着孩子吸收真理的知识和良善的情感而获得生机。后来,智慧纯真的性质被表现为一个活泼的赤身小孩。第三层天堂的天使比其他人更处于源自主的纯真状态,他们在天堂下面的灵人眼前,看似赤身的小孩。他们因比在智慧上远远胜过其他所有人,故也是活泼的。原因在于,纯真对应于小孩和赤身。因此,经上论及处于纯真状态的亚当及其妻子时,就说他们赤身露体不觉羞耻(创世记2:25);但他们丧失这纯真状态以后,就为赤身露体感到羞耻而躲藏起来(创世记3:7,10,11)。简言之,天使越智慧,就越纯真。智慧纯真的性质从孩子的纯真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出来,如前所述(395节),只要我们将父母替换为作为父的主,他们被主引导,并且将所拥有的一切都归给主。

婚姻之爱 #50

50.⑹然后,男人会

50.⑹然后,男人会被赐予一个合适的妻子,女人会被赐予一个合适的丈夫。这是因为,只有那些产生内在结合,或好似合而为一的夫妻才能被接入天堂,从而留在那里。因为天上的夫妻不再被视为两位,而被视为一位天使。这就是主说“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之意。这些人才是被接到天上的夫妻,因为他们是共同生活在天堂的一体,即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居一个卧室,同睡一张床的一体。凡在天堂者皆照爱的亲密度和相似度产生结合,他们的家也取决于此。这是因为,灵界不存在维度空间,只有空间的表象,这些表象取决于其生命状态,其生命状态则取决于爱的状态。因此,在灵界,人只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这房子是照着其爱的性质被分配并指定给他的。他若住在别的地方,就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而且,若非极其相似,两个人无法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所以,夫妻若非互相吸引,根本无法共同生活。若他们的感情仅是外在的,而非同时是内在的,这房子或居所本身就会分开、拒绝和驱逐他们。因此,那些预备后可以进入天堂的人都会有婚姻,主会为其提供一个伴侣。二者的灵魂会互相强烈吸引,以致他们不想有两个生命,而想拥有一个生命。正因如此,分开之后,男人会被赐予一个合适的妻子,女人会被赐予一个合适的丈夫。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