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八、因此,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都是死的
ISB10.如果理解力的理性官能稍微升到身体感官事物之上,谁都能凭它看出,爱就本身而言,是活的;爱之火的表现就是生命;相反,初级的火就本身而言,分别是死的;因此,灵界的太阳因纯粹是爱,故是活的,自然界的太阳因纯粹是火,故是死的;从它们发出并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
有两样事物产生宇宙中的一切结果,即生命和自然;当生命从里面驱动自然时,两者就按秩序产生这些结果。当自然从里面使生命行动时,情况就不同了;这种情形就发生在那些将本身是死的自然置于生命之上和之内,因而只追求感官愉悦和肉体欲望,毫不在乎灵魂的属灵事物和心智的真正理性事物的人身上。这些人由于这种颠倒而被称为“死人”;他们都是世上的无神论自然主义者,并且都是地狱里的撒旦。
他们在圣言中也被称为“死人”,如在诗篇:
他们又与巴力毗珥连合,且吃了死人的祭物。(诗篇106:28)
仇敌逼迫我的灵魂,使我坐在黑暗之处,像世上的死人一样。(诗篇143:3)
要垂听被囚之人的叹息,要释放将死的人。(诗篇102:20)
在启示录:
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近死去的。(启示录3:1, 2)
他们被称为“死人”,是因为属灵的死亡就是诅咒,诅咒就是那些相信生命来自大自然,因而相信自然之光就是生命之光,从而隐藏、窒息并扑灭关于神、天堂和永生的一切观念之人的命运。这些人就像猫头鹰,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在光明中看见黑暗,也就是视虚假为真理,视邪恶为良善;由于邪恶的快乐是他们的心之快乐,所以他们与那些吞吃死尸如美味,闻坟墓里的恶臭如香气的飞鸟和野兽没什么两样。这些人只看见物质或属世的流注;即便他们肯定流注是属灵的,这种肯定也只是来自教师之口,而非来自对它的任何观念。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520.“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们主和主基督的,祂要掌权,世世无穷”表天使的祝贺,因为天堂和教会成了主的,如起初那样,还因为现在它们成了其神性人身的国度,因而主将在这两方面(即神性和人身)统治天堂和教会,直到永远。“有大声音”表示天使的祝贺;“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们主和主基督的”表示天堂和教会成了主的,如起初那样,现在它们也成了其神性人身的国度;“祂要掌权,世世无穷”表示主在其人身和神性方面统治它们。“天上的大声音”表示对主的祝贺,因为祂现在取得祂的大能,这一点从17节明显看出来,那里概括了“这些大声音”。“主”在此是指永恒之主,也就是耶和华;“基督”是指祂的神性人身,也就是神的儿子(路加福音1:32,35)。
就其神性人身而言,主也将掌权,这一点从下面这些话看得很清楚:
父已将万有交在子手里。(约翰福音3:35)
父赐给子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约翰福音17:2)
父啊,凡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0)
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
论到祂的神性人身,主还说:
父与祂为一。祂在父里面,父在祂里面。(约翰福音10:30,38;14:5-12)
对此,需要补充的是,若主的人身不被承认为神性,教会必灭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就无法在人里面,人也无法在祂里面,如祂自己所教导的(约翰福音14:20; 15:4-6;17:21,23);这种结合便构成教会之人,因而构成教会。
“基督”之所以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是因为“基督”就是“弥赛亚”,而“弥赛亚”就是被期望来到世上的神的儿子。“基督”就是“弥赛亚”,这一事实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约翰福音1:41)
妇人,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约翰福音4:25)
在希伯来语,“弥赛亚”是指“受膏者”,如“基督”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弥赛亚”就是“神的儿子”,这一事实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大祭司问祂是不是基督(即弥赛亚),神的儿子。(马太福音26:63;马可福音22:67;约翰福音20:31)
你是基督,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约翰福音11:27)
彼得说,我们已经信了,承认你是基督和永生神的儿子。(约翰福音6:69)
就神性人身而言,主是神的儿子:
天使对马利亚说,你要怀孕生子;祂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圣灵要临到你,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你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路加福音1;31,32,35等)
由此明显可知“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表示什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