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八、因此,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就本身而言,都是死的
ISB10.如果理解力的理性官能稍微升到身体感官事物之上,谁都能凭它看出,爱就本身而言,是活的;爱之火的表现就是生命;相反,初级的火就本身而言,分别是死的;因此,灵界的太阳因纯粹是爱,故是活的,自然界的太阳因纯粹是火,故是死的;从它们发出并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
有两样事物产生宇宙中的一切结果,即生命和自然;当生命从里面驱动自然时,两者就按秩序产生这些结果。当自然从里面使生命行动时,情况就不同了;这种情形就发生在那些将本身是死的自然置于生命之上和之内,因而只追求感官愉悦和肉体欲望,毫不在乎灵魂的属灵事物和心智的真正理性事物的人身上。这些人由于这种颠倒而被称为“死人”;他们都是世上的无神论自然主义者,并且都是地狱里的撒旦。
他们在圣言中也被称为“死人”,如在诗篇:
他们又与巴力毗珥连合,且吃了死人的祭物。(诗篇106:28)
仇敌逼迫我的灵魂,使我坐在黑暗之处,像世上的死人一样。(诗篇143:3)
要垂听被囚之人的叹息,要释放将死的人。(诗篇102:20)
在启示录:
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近死去的。(启示录3:1, 2)
他们被称为“死人”,是因为属灵的死亡就是诅咒,诅咒就是那些相信生命来自大自然,因而相信自然之光就是生命之光,从而隐藏、窒息并扑灭关于神、天堂和永生的一切观念之人的命运。这些人就像猫头鹰,在黑暗中看见光明,在光明中看见黑暗,也就是视虚假为真理,视邪恶为良善;由于邪恶的快乐是他们的心之快乐,所以他们与那些吞吃死尸如美味,闻坟墓里的恶臭如香气的飞鸟和野兽没什么两样。这些人只看见物质或属世的流注;即便他们肯定流注是属灵的,这种肯定也只是来自教师之口,而非来自对它的任何观念。
ISB1.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或一方进入另一方,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它们都是假设。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因为表面上看,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同样,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并在那里产生观念;嗅觉、味觉和触觉也一样。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并进入灵魂,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
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因而更纯粹,是在先和内在的;但身体是物质的,因而更粗糙,是在后和外在的;按照秩序,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在先的流入在后的,内在流入外在,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而不是反过来。因此,按照秩序,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同样,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
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同时随着身体行动。然而,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然后是同步的,连续运作是流注,同步运作是和谐;例如,当心智先思考,然后说话时,或当它先意愿,然后行动时;因此,确立同步之物,却排除连续之物,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
10.这事过后,天使和他的同伴返回聚会的地方,各组智者尚未离开。天使又召集那些以为天上喜乐和永恒幸福仅仅是进入天堂的许可,并且这许可全凭神的恩典之人(就是北方的第一组)。他们认为,只要进入天堂,他们就能得享快乐,就像世人在节庆日进入王的宫殿,或受邀参加婚礼一样。天使对这些人说:“请在此稍等,我要吹号,将在教会属灵事务上以智慧著称的智者召聚到这里。”过了一会儿,有九个人来了,都戴着彰显其声望的桂冠。天使领他们来到聚会的大厅,早先被召聚来的所有人都在场。当着他们的面,天使向戴桂冠的九人说:“我知道,因你们的强烈渴望,照着你们的想法,你们蒙允许升入天堂,现在,你们回到这地上或说天堂下面的大地,对天堂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所以,烦请告诉我们,天堂在你们眼里是什么样。”
他们依次作答。第一个说:“在世时,从小直到临终,我一直以为天堂是一个充满一切祝福、幸福、快乐、享受、愉悦和欢喜的地方。我若被允许到那里,必融入幸福的氛围。我可以尽情呼吸它,就像举行婚礼、携新娘步入洞房的新郎。怀着这种想法,我升入天堂,过了第一道岗哨,也过了第二道。但当我抵达第三道时,警卫对我说:‘朋友,你是谁?’我说:‘这不是天堂吗?到这里来是我的渴望,请让我进去。’于是,他就放我进来了。我在那里看见白衣天使,他们围着我转了一圈,仔细打量我,低声说:‘看哪,这新来的客人没穿天堂的礼服。’闻听此言,我就想:‘这听上去就像主对那参加婚礼却没穿礼服的人说的话。’于是,我就说:‘请给我这样的礼服。’但他们只是笑笑。然后,有人从法庭匆匆跑来传令说:‘剥光他的衣服,将他赶出去,把他的衣服扔到他身上。’就这样,我被赶了出来。”
第二个接着说:“我的想法和他的一样,以为只要允许我进入头顶上的天堂,快乐必在我周围流动,我将因它们而永远欢喜快乐。我的愿望也被满足了,但天使一看见我,就都逃开了,彼此说:‘这是什么怪物?夜鸟怎么飞到这里来了?’事实上,我也觉得自己从人变成了夜鸟,尽管我并未改变。这种感觉是由于吸入天堂大气造成的。很快,有人从法庭匆匆跑来,命两个仆人把我领出去,沿着我来时的路将我送回家。一到家,我在他人和自己眼里,又看似一个人了。”
第三个说:“我一向认为天堂是一个地方,而不是爱。所以,来到灵界后,我极度渴望天堂。一看见有人升上去,我就跟在他们后面,并且也被允许进去了,尽管走了没几步。当我想照自己想象的快乐和幸福欢呼雀跃时,天堂的光(它白如雪,其本质被称为智慧)照得我头脑发昏,以致我两眼抹黑,开始胡言乱语。很快,天堂的热(它和光的白亮相对应,其本质被称为爱)使我心跳加速,充满焦虑,并以内在的疼痛折磨我,致使我仰面栽倒在地。我躺在那里,这时,几个随从从法庭出来,受命将我轻轻抬进我的光和热中。一进入这些光和热,我的灵就苏醒了,心脏也恢复正常。”
第四个说:“我也原以为天堂是一个地方,而不是爱。一到灵界,我就问智者可不可以升入天堂。他们告诉我,人人都可以,但务必小心,免得被扔出来。我对此不以为然,一笑了之,然后也升了上去,并和其他人一样,以为全世界的人都能充分享受天上的喜乐。但事实上,一进去,我几乎喘不过气来,由于脑袋和身体的疼痛和折磨,我栽倒在地,像挨近火的蛇一样扭动翻滚。我慢慢爬向边缘,从上面掉下来。后来,我被下面的旁观者抬起来,并被送到一家客栈,我的神志在那里恢复正常。”
剩下的五个人也讲述了各自上天堂的神奇经历。其生命状态的变化,好比鱼儿从水里被捞出来进入空气时的变化,还好比鸟儿在太空中的变化。他们说,历经这样的磨难,他们再也不奢望天堂,唯求生活在同类中,不管在哪里。他们补充说:“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所在的灵人界,所有人首先被预备,善人为天堂预备,恶人为地狱预备。预备好后,他们会看见通往同类社群的道路被打开,并与这些同类永远住在一起。他们乐意踏上这些路,因为它们就是其爱之路。”听完这番陈述,先聚集起来的所有人一致承认,他们也是将天堂想象为一个地方,在此只需张嘴畅饮周围流动的欢乐,直到永远。
拿号筒的天使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明白,天上喜乐和永恒幸福并非在某个地方,而是人生命状态的属性。天堂的生活状态来自爱和智慧,由于二者的容器是服务,所以天堂的生活状态来自服务中爱和智慧的结合。若说仁,信和善行,也是一样,因为仁就是爱,信就是产生智慧的真理,善行就是服务。此外,我们灵界和尘世一样,也有各个地方,否则不会有住宅和独立的居所。但这里的地方并非真的地方,而是地方的一个表象,它取决于爱和智慧,或仁和信的状态。
“凡成为天使者,内心都带有自己的天堂,因为他带有自己的天堂之爱。人因着创造而成为大天堂的一个微型肖像、影像和模型,人的形式不是别的。因此,每个人都会进入他作为具体肖像而形成的天堂社群。他进入该社群,就等于进入了与自己相对应的一个形式中,因此就好像从自己进入社群中的自己,从社群进入自己里面的社群。他融入社群生活如同融入自己的生活,融入自己的生活如同融入社群生活。一个社群如同一个共同体,其中的天使如同构成这个共同体的相似部位。由此可知,那些陷入邪恶,由此陷入虚假的人,已经在自己里面形成一个地狱肖像。该肖像在天堂会因对立面相互作用的流入和暴行而遭受折磨。由于地狱之爱和天堂之爱完全对立,所以这两种爱的快乐也像敌人那样彼此冲突,一旦相遇就互相毁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